【新春走基層】留校過春節 追逐科研夢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王海涵 王磊 通訊員 胡正飛
1月22日,大年初一,安徽農(nong) 業(ye) 大學茶與(yu) 食品科技學院2021級營養(yang) 與(yu) 食品衛生學專(zhuan) 業(ye) 研究生李叢(cong) 一大早就從(cong) 床上爬起,梳洗完畢趕往學校實驗室裏。
今年,她之所以留在學校過年,是因為(wei) 牽掛著實驗所需的100多隻小鼠。李叢(cong) 的研究課題是探究飲食幹預對小鼠健康的影響及機製,實驗周期得持續3個(ge) 月,為(wei) 了驗證幹預物對疾病是否有防治功效,她每天都要到實驗室進行小鼠實驗。
清晨6點鍾的安徽合肥,天才微微亮,李叢(cong) 穿上工作服,進入工作間,6:30開始稱體(ti) 重進食量飲水量,7:30檢查每個(ge) 房間的小鼠飼養(yang) ivc係統(一種用於(yu) 生物學領域的科學儀(yi) 器)是否正常,記錄溫度、濕度和壓差。完成這些工作後,她還要清洗穿過的潔淨服,及時進行滅菌。下午,她要對實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夜幕降臨(lin) ,到了晚上8:30,再次灌胃、稱進食量飲水量,一直忙到晚上10:00來鍾。
這是李叢(cong) 近一段時間的工作常態。其實她的家鄉(xiang) 就在合肥,她完全可以在家裏過年,但心裏惦念著實驗進展,她隻是除夕回家吃了年夜飯,就連夜匆匆趕回學校。
因為(wei) 同學們(men) 都回了家,李叢(cong) 不僅(jin) 要管理自己的100多隻實驗小鼠,還要幫著照看飼喂師姐照顧的小鼠,定期換墊料、加食加水。這個(ge) 春節,她比平時更加忙碌。
走進該校動物房,幹淨整潔,一排排籠具陳列整齊,每個(ge) 籠具上掛著一張卡片,記錄著小鼠種類等信息。
李叢(cong) 生於(yu) 1999年,做事幹淨曆練,工作起來手腳麻利、動作嫻熟。讓很多人看起來害怕的小鼠,在她眼中卻是個(ge) 寶。“小鼠與(yu) 人類的基因相似度高,繁殖能力強,近交品係容易培育……”李叢(cong) 介紹實驗工作時,格外熟稔。
因為(wei) 春節假期的緣故,偌大的動物房看起來有點冷清,記者問到一個(ge) 女孩子害怕不害怕時,李叢(cong) 笑著說:“隻要把燈都打開,忙碌起來啥都忘了。”
寒假對很多學子來說有著特殊的意義(yi) ,和家人團聚,給自己一段休整的時光,感受祖國的大美山川。還有一批學子選擇利用這難得的空閑時機,忙著科研、學習(xi) 。今年春節,安徽農(nong) 業(ye) 大學共有49名學生留校開展科研工作,追逐著心中的夢想。
距離該校2000公裏外的海南南繁科研育種基地,同樣是大年初一,早上8:00,來自安徽農(nong) 業(ye) 大學生命科學學院2022級生物學專(zhuan) 業(ye) 研一學生陳興(xing) 誌就到了玉米基地,穿上工作服,帶上授粉袋、剪刀、記錄本,等著老師分配工作任務。
準備工作就緒,伴隨著光照增強、溫度上升,陳興(xing) 誌就和師兄師姐們(men) 忙碌起來。給雄蕊套袋,進行拍打,將花粉撒到雌蕊上,套袋並封牢……幾個(ge) 動作要重複無數次。
陳興(xing) 誌不覺得枯燥,“每一株玉米都是一個(ge) 生命體(ti) ,稍一疏忽就可能錯過一份好的育種材料。”
從(cong) 剛到基地時候的“笨手笨腳”,到現在的“手腳麻利”,陳興(xing) 誌覺得,這是一種獨特的成長體(ti) 驗。
忙到下午3:00多,工作告一段落,陳興(xing) 誌和師兄師姐們(men) 一塊去了海邊,吹著海風,感受海南新年的氛圍,交流著各自的未來和夢想,他說,“那種感覺很浪漫,很美好”。
海南南繁基地由於(yu) 氣候條件得天獨厚,每年春節前,來自全國大量科研人員匯聚於(yu) 此,利用豐(feng) 富的光溫資源開展農(nong) 作物加代育種研究。
這是陳興(xing) 誌在外過的第一個(ge) 春節,難免有些想家。除夕夜,大家聚在一起包餃子、看春晚、聊聊天,他給家裏打了視頻電話,“看著我們(men) 這麽(me) 多人一起過得很熱鬧,父母也放心。”
今年26歲的陳興(xing) 誌從(cong) 小沒有幹過農(nong) 活,這段時間,一大早就鑽進玉米地,中午在基地隨便扒幾口飯,接著一直忙到太陽落山。二三十攝氏度的溫度,“可能北方會(hui) 覺得這樣的溫度很舒適,但在玉米地裏一鑽就是一天,常常是汗流浹背、腰酸背痛。”
但陳興(xing) 誌覺得這樣的工作更有價(jia) 值,“想做科研就不能怕吃苦,搞農(nong) 業(ye) 的不到生產(chan) 一線,肯定出不了成果。”白天在田裏勞作,晚上和導師、師兄師姐們(men) 探討科研進展,學習(xi) 科研知識,陳興(xing) 誌覺得這是自己成長最快的一段時間。
陳興(xing) 誌有一個(ge) 強“芯”夢,“種業(ye) 不強,農(nong) 業(ye) 很難強,希望以後自己可以培育出好的品種,讓我們(men) 的農(nong) 業(ye) 更加強大,讓老百姓更加富裕。”
不管是在田間地頭忙碌,還是在實驗室攻關(guan) 科研,選擇春節堅守崗位、追逐夢想,這群年輕人為(wei) 青春塗上了靚麗(li) 的色彩。
安徽農(nong) 業(ye) 大學馬克思主義(yi) 學院2020級馬克思主義(yi) 基本原理專(zhuan) 業(ye) 研究生王玉瑩,整個(ge) 春節都泡在自習(xi) 室,她正在緊張地準備畢業(ye) 論文,同時也忙著為(wei) 各類考試做著準備。
因為(wei) 疫情原因,王玉瑩去年12月初才從(cong) 老家回到學校,大部分課程在網絡完成,她想趕快把失去的時間搶回來。
這幾天,她吃過早飯就到自習(xi) 室,開始一天的學習(xi) 。“自習(xi) 室空無一人,我可以把學習(xi) 資料全部打開,鋪滿幾個(ge) 座位,太爽了。” 王玉瑩笑著說,累了的時候,自己就到校園廣場上散散步,看看新聞聽聽歌,雖然校園裏人很少,但每天過得很充實。
大年三十中午,王玉瑩參加了學校為(wei) 留校生舉(ju) 辦的開心過大年活動。開心包餃子、活力羽毛球、幸運抽盲盒、開心套套圈等活動,王玉瑩玩得很開心,也品嚐了豐(feng) 盛的除夕宴。
初一上午,王玉瑩給自己放了半天假,“給家裏打了電話,‘隔空’給長輩們(men) 拜了年,然後又到合肥市城隍廟感受了濃鬱的新年氛圍”。
來自該校茶與(yu) 食品科技學院2022級茶學專(zhuan) 業(ye) 研究生張孟婷也感受到了學校帶來的新年溫暖,因為(wei) 階段性實驗沒有結束,她選擇留校過年。小年(1月14日)當天,她就收到導師宋傳(chuan) 奎的邀請——除夕到家裏一起吃年夜飯。
一開始,張孟婷還有點不好意思,導師幾次熱情邀請,她就到導師家裏吃了一頓開心的除夕宴,也不再覺得這個(ge) 春節過得“孤單冷清”。
和張孟婷一樣,該校部分留校學生被導師邀請到家裏吃年夜飯,學校也準備了精美的年夜飯和豐(feng) 富的過年活動。
在過去一段時間裏,王玉瑩也曾對學業(ye) 有過焦慮和迷茫,學校的老師和同學對她進行線上線下開導,幫她走出困惑。
寒假留校的這些天來,她剛好可以認真思考自己的就業(ye) 去向,她希望畢業(ye) 後能夠成為(wei) 一名專(zhuan) 業(ye) 思政課教師,把更多發生在身邊的溫暖故事和國家發展的道理講述給年輕的學生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