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見聞)台灣青年的團圓春節:盼兩岸交流更順暢
今年農(nong) 曆春節,是很多人期盼已久的團圓年,長年在大陸打拚的台灣青年返台過年,與(yu) 親(qin) 友重聚。他們(men) 在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表示,期待未來兩(liang) 岸交流更順暢、往來更便捷。
張毓中:與(yu) 家人團圓 品嚐家鄉(xiang) 美食
來自台灣台中的張毓中,是一名“北漂”青年。前兩(liang) 年由於(yu) 疫情,他留在北京過春節,今年終於(yu) 有機會(hui) 回鄉(xiang) 與(yu) 家人團聚。
“我們(men) 會(hui) 貼春聯、放鞭炮、發紅包,也會(hui) 去廟裏走走,但年夜飯可能有些不同,比如在台灣我們(men) 會(hui) 吃一道菜叫烏(wu) 魚子,是風味比較獨特的美食。”張毓中說,在北京過年時也會(hui) 與(yu) 朋友約著一起吃台灣菜,但回到家鄉(xiang) 品嚐當地美食的感受仍不可替代。
除夕夜,張毓中和家裏的親(qin) 戚朋友聚餐,享受來之不易的團圓。春節假期,他和家人外出旅行。“其實我想在家裏待久一點,但我媽有點‘憋得慌’,那就一起出去走走。”
在張毓中看來,今年的春節年味特別濃,有一種“全球華人大團圓”之感。不僅(jin) 他從(cong) 大陸飛回台灣,很多小時候的朋友也從(cong) 美國、加拿大或其他地方回到家鄉(xiang) 過年,大家難得相聚。
“感覺真的很不一樣,再加上台灣天氣很好,大家聚在一起,氛圍很棒。”他表示,假期過後,他會(hui) 繼續留在台灣一段時間,之後會(hui) 返回大陸,繼續自己的工作,“希望到時航班會(hui) 更加順暢,”他說。
郭雪筠:為(wei) 父母包紅包 發現有趣差異
“台北女孩”郭雪筠在北京過了幾年春節後,今年終於(yu) 回到家人身邊。“見到家人總是會(hui) 很開心的,就是那種很熟悉的感覺,我也會(hui) 趕快去看看台灣現在便利店在賣什麽(me) 、現在流行什麽(me) 餐廳。”
過年從(cong) 北京飛回台灣,郭雪筠的行程總體(ti) 順利,但因為(wei) 不少在大陸工作的台灣朋友都選擇過年回台,往返兩(liang) 岸的航班價(jia) 格較高。
“因為(wei) 我家不是那種很傳(chuan) 統的家庭,就是除夕大家吃個(ge) 飯。”郭雪筠表示,但是,今年她特別為(wei) 父母包了紅包,以表孝心。
“我發現一件很有趣的事,就是在台灣我們(men) 是會(hui) 包紅包給父母的,但是在大陸好像不是這樣。”她也曾和朋友交流過,發現台灣約定俗成是工作之後為(wei) 他人包紅包,並會(hui) 向長輩表示心意,但在大陸紅包似乎較多是給晚輩。
郭雪筠還表示,台灣有很濃厚的過年氣氛,春節期間很多店鋪都關(guan) 門,外麵的鞭炮聲很多,年夜飯也吃得比平時更豐(feng) 盛。
她也觀察到了一些變化,包括在街上會(hui) 遇到更多人談論在大陸的工作、生活,逛夜市也會(hui) 發現有商販在賣大陸零食。
假期過後,郭雪筠就會(hui) 回到北京。“兩(liang) 岸關(guan) 係很密切,所以交流的需求也很高。”她說,希望未來有更多年輕人互相交流的機會(hui) ,也希望航班可以再多一點,讓大家出行、回家方便。
黃柏翔:過溫暖春節 盼往來順暢
在北京從(cong) 事金融租賃相關(guan) 工作的黃柏翔,過年回到了故鄉(xiang) 高雄。他十分興(xing) 奮,“我在大陸工作,能夠回來看看父母,體(ti) 會(hui) 一下台灣的年味,心情是蠻高興(xing) 的,家人見到我也都特別開心。”
“台灣南部天氣比較溫暖,年味也很濃,過年會(hui) 去廟裏‘拜拜’等。像我家人也會(hui) 一起吃年夜飯、看看電視節目,其實和大陸蠻像的。”黃柏翔說。
除了與(yu) 家人團聚,黃柏翔這次回到台灣也見了不少老朋友。“很多台灣的朋友都在問什麽(me) 時候可以去大陸,包括旅遊、工作等等,我看到很多人對兩(liang) 岸交流是很期待的。”他說。
黃柏翔也告訴記者,這次回台灣,航班比以往更緊張、機票價(jia) 格也更高,但購票過程還算順利。“希望今後可以多開一些航班,方便兩(liang) 岸之間的往返。交流、溝通更便利,總是個(ge) 好事情。”(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