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同胞“雲拜年”蔚為風潮 祝福中傳遞交流心願
(新春見聞)兩(liang) 岸同胞“雲(yun) 拜年”蔚為(wei) 風潮 祝福中傳(chuan) 遞交流心願
中新社北京1月27日電 (朱賀)“願兩(liang) 岸春暖花開,望兩(liang) 岸共向美好未來,期待兩(liang) 岸民眾(zhong) 早日聚首一堂……”癸卯兔年春節,兩(liang) 岸各界人士以視頻方式向同胞拜年蔚為(wei) 風潮,同胞們(men) 在拜年詞中傳(chuan) 遞祝福,講述期盼恢複交流、共享團圓的心願。
連日來,“兩(liang) 岸同胞拜大年”話題在大陸社交媒體(ti) 中討論熱烈,截至27日已獲超1.2億(yi) 次閱讀量。有網友表示,在穿越海峽的新春祝福中看到了“兩(liang) 岸一家親(qin) ”,望兩(liang) 岸早日衝(chong) 破阻隔、團圓美滿。
近年兩(liang) 岸關(guan) 係複雜嚴(yan) 峻疊加新冠疫情等因素,令兩(liang) 岸交流頗為(wei) 不易。北京聯合大學台灣研究院副院長李振廣接受中新社采訪表示,在此背景下,兩(liang) 岸同胞堅持以“雲(yun) 端”方式互敘親(qin) 情,充分證明台當局出於(yu) 政治利益的阻撓無法阻斷兩(liang) 岸血脈相連的骨肉親(qin) 情和彼此牽掛。
祝福跨海而來,思念綿延不斷,盡快恢複交流成為(wei) 今春兩(liang) 岸同胞的共同心聲。正如中國國民黨(dang) 前主席洪秀柱在拜年視頻中所言,希望兩(liang) 岸各領域的交流都能恢複熱絡,攜手同心,和衷共濟。
前台北市議員羅智強、台灣統一聯盟黨(dang) 主席戚嘉林、台灣新黨(dang) 主席吳成典、台灣人民共產(chan) 黨(dang) 主席林德旺等黨(dang) 派人士,也通過拜年視頻表示,願兩(liang) 岸恢複交流,攜手並進。台北市議員秦慧珠向上海市民拜年,她談到,上海和台北是姐妹市,希望疫情後可以互相拜訪,互助合作。
“期盼未來一年兩(liang) 岸文化紐帶愈加堅韌。”台北書(shu) 院山長、文化學人林穀芳在拜年視頻中表示。京劇梅派傳(chuan) 人梅葆玖大弟子、台灣京劇藝術家魏海敏則在祝福中表達了新年到大陸登台演出的心願。致力於(yu) 兩(liang) 岸交流二十餘(yu) 年的台灣知名畫家李沃源期待,未來帶更多台灣同胞到大陸交流,也歡迎大陸畫家好友赴台采風。
春節是兩(liang) 岸同胞共同的曆史文化傳(chuan) 承,也是彼此心靈契合的重要橋梁和紐帶。家庭是兩(liang) 岸血脈相連、融合發展的縮影,兩(liang) 岸夫婦的拜年祝福也格外動人。
在北京生活12年的台胞律師林敏睿與(yu) 來自山東(dong) 的妻子在北京度過第四個(ge) 春節,與(yu) 孩子們(men) 共祝兩(liang) 岸同胞新春快樂(le) 。台灣青年林宇陽和來自西安的太太王曼則回到台灣過年,他們(men) 希望海峽兩(liang) 岸同胞都能相親(qin) 相愛,相向而行。
在各地過年的台青和台生也通過鏡頭表達新春祝願。在大陸創業(ye) 多年的台青徐韜返台與(yu) 家人團聚,他期盼兩(liang) 岸共同發展、共享繁榮;浙江臨(lin) 海潭子茶屋負責人陳彥樺則希望,更多台灣青年主動融入祖國發展,讓兩(liang) 岸青年間的合作“兔”飛猛進;就讀於(yu)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guan) 係學院的台生曹耿豪留校過年,他說,大陸的夥(huo) 伴都對自己照顧有加,讓他在此有了家的感覺,倍感溫暖。
“拜年過程中,兩(liang) 岸同胞感覺彼此的感情更深、更濃了。隨著更多台灣同胞來大陸求學、工作、生活、紮根,這種聯結會(hui) 越來越深厚。”李振廣期待未來兩(liang) 岸交流更密切、更便利,為(wei) 台海和平穩定築牢堅實基礎。(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