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層】廣西侗族民眾:“帽告”鬧新年
1月22日,癸卯年正月初一,鑼鼓聲中,一個(ge) 個(ge) 蒙麵、身著藍靛布的身影從(cong) 水中浮現,蹣跚著走上岸,張牙舞爪,見人就抓……這滑稽又略帶幾分驚悚的一幕,正是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縣安太鄉(xiang) 寨懷村一帶侗族民眾(zhong) 每年正月初一都會(hui) 舉(ju) 行的“帽告”活動。
“這邊很熱鬧,我和表姐阿秋每年都來玩!”活動現場,安太鄉(xiang) 林洞村的姑娘芳麗(li) 告訴記者。據了解,“帽告”活動是安太鄉(xiang) 寨懷村的特色民俗活動。每到正月初一,寨懷村的青壯年男性便會(hui) 用棕皮蒙麵、穿著女人服裝扮成“帽告”的形象,巡戲於(yu) 寨間巷道,以此祈求新的一年風調雨順、豐(feng) 衣足食、驅邪消災。村裏老人解釋說,“帽告”是當地侗族傳(chuan) 說中的一種鬼怪,它樂(le) 於(yu) 扶貧濟困,驅趕妖魔,能為(wei) 人們(men) 帶來祥瑞和安寧。廣西柳州市民宗委民族專(zhuan) 家韋明山說,“帽告”鬧春是融水苗族自治縣苗族、侗族村寨的傳(chuan) 統習(xi) 俗,已延續了數百年,一般春節期間各村屯都舉(ju) 行類似活動,以此驅邪濟困,祈求新的一年風調雨順,五穀豐(feng) 登。“帽告”數量僅(jin) 限單數,忌雙數,寓意與(yu) 人類成雙結對,共享太平。
“以前‘帽告’活動很具野性,‘帽告’還會(hui) 故意把人丟(diu) 到水田裏麵呢!”芳麗(li) 說,“現在大家都比較‘文明’了,‘帽告’隻抓男人不抓女人,他們(men) 將泥巴糊在路人身上,以示祝福。我和阿秋都喜歡和‘帽告’合影,趕走邪祟,沾沾福氣。”
“我覺得這邊的民俗文化相當濃鬱,很有氣氛!”阿秋的丈夫韋德華觀看“帽告”活動後說,“歡迎大家到安太鄉(xiang) 寨懷村來體(ti) 驗。” (韋融望、張倩)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