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下“攔路虎” 啃下“硬骨頭” 青年科研團隊攻堅“最快的刀”
這幾天,在華工科技子公司武漢華工激光工程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華工激光”),34歲的蔣威正帶領一支青年團隊,對兩(liang) 款軟件展開核心技術攻關(guan) 。他們(men) 要趕在新產(chan) 品項目驗收前,完成軟件的研發。
華工激光成立於(yu) 1997年,是國家重點高新技術企業(ye) 、激光行業(ye) 國際標準製定參與(yu) 單位、國家標準製定的牽頭組織和承擔單位,承擔了激光領域大部分國家重點項目和重大科技攻關(guan) 項目。
激光有“最快的刀”“最準的尺”“最亮的光”之稱。近年來,華工激光不斷突破超快激光器、激光切割、激光焊接等關(guan) 鍵核心技術,研製的30多個(ge) 先進“首台套”產(chan) 品進入產(chan) 業(ye) 化示範應用。
一項項“黑科技”離不開持續的創新攻堅。其中,設備背後的“隱形力量”——專(zhuan) 業(ye) 性工業(ye) 軟件,涉及細分門類多、研發難度大,是高附加值產(chan) 品,也是業(ye) 內(nei) 公認的“硬骨頭”。
此前,華工科技每年在各種工業(ye) 軟件的采購上需花費上千萬(wan) 元。隨著公司激光切割技術的不斷突破,國產(chan) 激光裝備的滲透率不斷提高、市場規模持續擴大,公司領導層意識到,裝備的“硬實力”提升了,“軟實力”也不能掉隊。
2018年年底,華工科技決(jue) 定組建高功率激光裝備軟件研發團隊,專(zhuan) 攻激光設備工業(ye) 軟件的創新研發、自主可控。
蔣威介紹,專(zhuan) 業(ye) 性強的大型工業(ye) 軟件因融合了軟件、機械、自動化等多學科知識,具有較高的門檻。團隊組建之初,隻有4名年輕人,其中85後蔣威年紀最大,其他都是90後。他們(men) 從(cong) 界麵軟件做起,然後開發編程軟件、機器視覺軟件、套料軟件,積累各種算法知識,逐步建立激光工業(ye) 軟件體(ti) 係。
“工業(ye) 軟件這個(ge) 方向難度大,但重要的是,我們(men) 有信心去攻克。”碩士畢業(ye) 於(yu) 清華大學的許天睿2021年加入團隊,他和同事聯合產(chan) 品線上的工藝部,組建起跨部門的突擊隊。大家查閱專(zhuan) 業(ye) 文獻,分析解決(jue) 方案,在設備上進行了反複試驗,最終成功突破阻礙。
2021年,華工科技專(zhuan) 門立項攻堅三維五軸編程軟件。這一年,出生於(yu) 1994年、碩士畢業(ye) 於(yu)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楊航進入公司,並立即加入了團隊參與(yu) 項目的研發。
在開發三維五軸應用軟件的過程中,團隊遇到的第一個(ge) “攔路虎”是三維空間中零件的表征問題。團隊成員都沒有相關(guan) 技術背景,也沒有圖形學開發經驗。楊航記得,“為(wei) 了項目的順利進行,我們(men) 一撥人研究圖形學知識,一撥人著手開發程序整體(ti) 框架,大家相互配合,交流經驗”。最終,經過一年多的開發工作,團隊逐個(ge) 克服了相關(guan) 難題,極大提升了楊航和團隊的士氣。
幾年開發積累下來,這支青年團隊逐漸具備了一定的技術基礎,擁有近20名成員,其中70%具備研究生學曆。他們(men) 為(wei) 公司數十款高端智能裝備提供了軟件解決(jue) 方案,拓展了工業(ye) 軟件創新產(chan) 品的應用場景,用一項項研發成果贏得了“最強大腦”的美譽。
數據顯示,在高端編程軟件方麵,團隊每年為(wei) 公司各產(chan) 品線提供上百套專(zhuan) 業(ye) 性工業(ye) 軟件,在軟件方麵大大減少了采購成本。
2022年6月,中國科學技術協會(hui) 發布年度30項科技領域重大問題難題。華工科技高功率激光裝備軟件研發團隊留意到,“如何發展自主可控的工業(ye) 設計軟件”成為(wei) 10個(ge) 產(chan) 業(ye) 技術問題之一。“工業(ye) 軟件是智能製造的基礎,我們(men) 還需繼續努力。”蔣威說。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指出,“以國家戰略需求為(wei) 導向,集聚力量進行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guan) ,堅決(jue) 打贏關(guan) 鍵核心技術攻堅戰”。在蔣威看來,受國家戰略、產(chan) 業(ye) 政策、產(chan) 業(ye) 布局、技術迭代等多重利好因素驅動,工業(ye) 軟件行業(ye) 正迎來快速發展。
眼下,蔣威和團隊正在攻堅完善的一款軟件,將服務於(yu) 智能車間的應用。他們(men) 期待,繼續深挖行業(ye) 應用,為(wei) 實現我國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貢獻更多青年力量。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朱娟娟 雷宇 通訊員 王倩 朱可芯 來源:中國青年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