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度個稅綜合所得匯算清繳即將開始 有這些變化
國家稅務總局6日發布公告,2022年度個(ge) 人所得稅綜合所得匯算清繳辦理時間為(wei) 2023年3月1日至6月30日。2022年度終了後,居民個(ge) 人需要匯總2022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取得的工資薪金、勞務報酬、稿酬、特許權使用費等四項綜合所得的收入額,減除費用6萬(wan) 元以及專(zhuan) 項扣除、專(zhuan) 項附加扣除、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和符合條件的公益慈善事業(ye) 捐贈後,適用綜合所得個(ge) 人所得稅稅率並減去速算扣除數,計算最終應納稅額,再減去2022年已預繳稅額,得出應退或應補稅額,向稅務機關(guan) 申報並辦理退稅或補稅。
無需辦理匯算的情形:
納稅人在2022年已依法預繳個(ge) 人所得稅且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無需辦理匯算:
匯算需補稅但綜合所得收入全年不超過12萬(wan) 元的;
匯算需補稅金額不超過400元的;
已預繳稅額與(yu) 匯算應納稅額一致的;
符合匯算退稅條件但不申請退稅的。
需要辦理匯算的情形
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納稅人需辦理匯算:
已預繳稅額大於(yu) 匯算應納稅額且申請退稅的;
2022年取得的綜合所得收入超過12萬(wan) 元且匯算需要補稅金額超過400元的。
因適用所得項目錯誤或者扣繳義(yi) 務人未依法履行扣繳義(yi) 務,造成2022年少申報或者未申報綜合所得的,納稅人應當依法據實辦理匯算。
可享受的稅前扣除
下列在2022年發生的稅前扣除,納稅人可在匯算期間填報或補充扣除:
納稅人及其配偶、未成年子女符合條件的大病醫療支出;
符合條件的3歲以下嬰幼兒(er) 照護、子女教育、繼續教育、住房貸款利息或住房租金、贍養(yang) 老人等專(zhuan) 項附加扣除,以及減除費用、專(zhuan) 項扣除、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
符合條件的公益慈善事業(ye) 捐贈;
符合條件的個(ge) 人養(yang) 老金扣除。
同時取得綜合所得和經營所得的納稅人,可在綜合所得或經營所得中申報減除費用6萬(wan) 元、專(zhuan) 項扣除、專(zhuan) 項附加扣除以及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但不得重複申報減除。
與(yu) 以前年度相比,《公告》的主要變化有哪些?
《公告》總體(ti) 上延續了前幾次匯算公告的框架與(yu) 內(nei) 容。主要的變化有:
一是在第四條“可享受的稅前扣除”部分,根據《國務院關(guan) 於(yu) 設立3歲以下嬰幼兒(er) 照護個(ge) 人所得稅專(zhuan) 項附加扣除的通知》(國發〔2022〕8號)、《財政部 稅務總局關(guan) 於(yu) 個(ge) 人養(yang) 老金有關(guan) 個(ge) 人所得稅政策的公告》(2022年第34號)規定,增加了3歲以下嬰幼兒(er) 照護專(zhuan) 項附加扣除、個(ge) 人養(yang) 老金等可以在匯算中予以扣除的規定。
二是在第十一條“匯算服務”部分,進一步完善了預約辦稅製度,在維持預約辦稅起始時間(2月16日)基礎上,將預約結束時間延長至3月20日,為(wei) 納稅人提供更優(you) 的辦理體(ti) 驗。
三是在第十一條“匯算服務”部分,新增了對生活負擔較重的納稅人優(you) 先退稅的規定。
今年匯算新推出了哪些優(you) 化服務舉(ju) 措?
今年匯算在確保優(you) 化服務常態化的基礎上,又新推出了以下服務舉(ju) 措:
優(you) 先退稅服務範圍進一步擴大。在2021年度匯算對“上有老下有小”和看病負擔較重的納稅人優(you) 先退稅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大優(you) 先退稅服務範圍,一是“下有小”的範圍拓展至填報了3歲以下嬰幼兒(er) 照護專(zhuan) 項附加扣除的納稅人;二是將2022年度收入降幅較大的納稅人也納入優(you) 先退稅服務範圍。
預約辦稅期限進一步延長。為(wei) 向納稅人提供更好的服務,使稅收公共服務更有效率、更有質量、更有秩序,2022年度匯算初期將繼續實施預約辦稅。有在3月1日—20日期間辦稅需求的納稅人,可以在2月16日(含)後通過個(ge) 稅App及網站預約辦理時間,並按照預約時間辦理匯算。3月21日後,納稅人無需預約,可在匯算期內(nei) 隨時辦理。
推出個(ge) 人養(yang) 老金稅前扣除智能掃碼填報服務。2022年個(ge) 人養(yang) 老金製度在部分城市先行實施,符合條件的個(ge) 人可填報享受2022年度稅前扣除。納稅人使用個(ge) 稅App掃描年度繳費憑證上的二維碼即可生成年度扣除信息並自動填報,在辦理匯算時享受個(ge) 人養(yang) 老金稅前扣除。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