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觀察:從麗水到全國,“村晚”何以“四十不惑”?
中新網麗(li) 水2月7日電(傅飛揚 李偉(wei) 紅)1981年的小年夜,全國第一台鄉(xiang) 村春節聯歡晚會(hui) 在浙江麗(li) 水月山村小學的操場上演。幾盞煤油燈下,村民們(men) 在臨(lin) 時搭建的舞台上演鄉(xiang) 戲、舞花燈,放下鋤頭去排練、放下筷子當演員的他們(men) 成為(wei) 自己精神文化生活的主角。
“‘村晚’在麗(li) 水已走過43年,見證了中國農(nong) 村生活的變化。作為(wei) 其最早實踐者,麗(li) 水一直與(yu) 全國15個(ge) 聯盟組委城市攜手共進,堅持將‘村晚為(wei) 民、鄉(xiang) 村主體(ti) 、村民主角、全民參與(yu) 、全民創新’作為(wei) 發展的源動力,讓‘村晚’成為(wei) 中國鄉(xiang) 村最燦爛的舞台。”近日,麗(li) 水市文化和廣電旅遊體(ti) 育局負責人受訪時說。
從(cong) “草台班子”到星火燎原,從(cong) 麗(li) 水到全國,“村晚”何以“四十不惑”?
老話常言“高手在民間”。中新網記者了解到,鄉(xiang) 村裏的文藝能人將自身技藝與(yu) 對鄉(xiang) 土文化的熱情相結合,完全有能力培育出自創、自辦、自編、自演的本土節目。而基於(yu) 接地氣、本土化的特點,村民切實成為(wei) “村晚”的主角——表演者得心應手,觀看者無需門檻,采茶、釀酒、插秧等共同勞作記憶充分喚起了大家的參與(yu) 積極性。
同時,“村晚”蘊含著浙江農(nong) 村各自鮮明的特色,可以成為(wei) 鄉(xiang) 村“走出去”的橋梁。以麗(li) 水的鄉(xiang) 村為(wei) 例,身處中國唯一的佘族自治縣,景寧人的“村晚”多佘族歌舞,民族風味濃厚;有38萬(wan) 華僑(qiao) 華人分布在全球146個(ge) 國家和地區的青田人樂(le) 於(yu) 排演華僑(qiao) 致富經;擁有1800年曆史、自然稟賦優(you) 越的鬆陽人偏愛田園風光與(yu) 古村落元素……
據了解,2022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支持農(nong) 民自發組織開展“村晚”等體(ti) 現農(nong) 耕農(nong) 趣農(nong) 味的文化體(ti) 育活動;前不久,2023年全國“村晚”示範展示點名單公布,浙江又有四個(ge) 村子入選,成為(wei) 全國入選示範點最多的省份。
如今,村民們(men) 自發形成的“鄉(xiang) 村春晚”已在浙江省級層麵升級為(wei) “我們(men) 的村晚”。據統計,2023年春節前後,已有線上線下總計5800餘(yu) 場“我們(men) 的村晚”在浙江省各地農(nong) 村文化禮堂上演。
審視當下,“村晚”正站在新的起點,需要對未來有所展望和規劃。
標準化是“村晚”發展的前提和基礎。在此方麵,2022年麗(li) 水發布了全國首個(ge) 市級村晚地方標準《鄉(xiang) 村春晚建設規範》。目前,當地著手起草《鄉(xiang) 村文化理事會(hui) 建設規範》《村晚品牌建設規範》《村晚評價(jia) 規範》,旨在讓“村晚”的建設運行有標準、品牌管理有標準、評價(jia) 環節有標準。
身處數字化改革先行省浙江,“村晚”亦能插上“數智翅膀”。
中新網記者了解到,針對“村晚”舉(ju) 辦難、文化配送難、服務監管難、資源共享難等問題,麗(li) 水開發實施“村晚夢劇場”數字化應用——手指一點就可以一鍵申報演出和需求;一屏統攬節目和隊伍;一體(ti) 培訓村晚導演、民星、導遊和主持……
新業(ye) 態是鄉(xiang) 村發展的活水。近年來,“村晚”搭台,文旅經濟“唱戲”的現象屢見不鮮。
譬如麗(li) 水正探索“村晚+A級景區村”的文旅深度融合發展模式,將“村晚”與(yu) 村藝、村碗、村禮、村宿、村集融合發展,帶動該市1273個(ge) 景區村開展“村晚”運營體(ti) 係探索,著手建立“遊客點單、公司派單、村民接單、社會(hui) 評單”的市場化運作體(ti) 係。
數據顯示,當地遂昌縣湖山鄉(xiang) 通過實施“精品民宿+村晚夢劇場”項目,2022年11個(ge) 村旅遊營業(ye) 總收入達362萬(wan) 元。
此外,2018年12月以來,文化和旅遊部全國公共文化發展中心、中共麗(li) 水市委宣傳(chuan) 部、麗(li) 水市文化和廣電旅遊體(ti) 育局、麗(li) 水職業(ye) 技術學院四方聯建,成立中國鄉(xiang) 村春晚研究院。
據悉,截至目前,麗(li) 水職業(ye) 技術學院的浙江大花園建設研究院和中國鄉(xiang) 村春晚研究院已為(wei) 麗(li) 水文化職能部門和全國527個(ge) 縣級聯盟單位完成“村晚”相關(guan) 研究課題30項,承擔百人以上規模鄉(xiang) 村文化人才培訓4次,培育麗(li) 水鄉(xiang) 村“四個(ge) 一百”文化人才2700多人……
誠然,“村晚”現已成為(wei) 麗(li) 水、浙江甚至全國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有力引擎。然而,村村辦“村晚”,政府和相關(guan) 職能部門還需警惕不起攀比浮誇之風、不增加農(nong) 民負擔等,永葆“村晚”詮釋熱鬧和歡樂(le) ,帶來團聚與(yu) 幸福的初心。(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