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好局 起好步】立足特色 各地為鄉村振興添活力
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早春時節,各地抓住有利時機,因地製宜,壯大特色產(chan) 業(ye) ,建設美麗(li) 鄉(xiang) 村,為(we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添活力。
高標準農(nong) 田建設是糧食安全的根基。立春剛過,廣西、內(nei) 蒙古等地的高標準農(nong) 田開工。內(nei) 蒙古巴彥淖爾的93萬(wan) 畝(mu) 高標準農(nong) 田火熱建設,將改變當地多年來不規整地塊、渠溝路布局不均的狀況。在廣西富川,當地正在把旱地、荒地改造成“田成方、路相通、可灌溉”的高產(chan) 水田,改造後預計新增水田1.08萬(wan) 畝(mu) ,為(wei) 規模化種植提供保障。
新春伊始,新疆、陝西、河南等地通過發展各具特色的產(chan) 業(ye) 推動鄉(xiang) 村振興(xing) ,不少鄉(xiang) 村“土特產(chan) ”正成為(wei) 當地的支柱產(chan) 業(ye) 。
在青海海東(dong) 互助縣國家高原農(nong) 業(ye) 科技示範園,技術人員正忙著培育高原草莓。在安徽,按照皖南、皖中、皖北地域資源特點,拓展糧油、果蔬等十大綠色食品產(chan) 業(ye) ,把更多農(nong) 業(ye) 增值收益留在鄉(xiang) 村。
眼下,寧夏、甘肅等地的特色養(yang) 殖業(ye) 通過抓良種、擴規模、數字化,提質增量。這兩(liang) 天,寧夏生鮮乳質量追溯數字平台正式投入運行,實現了乳企、奶站、運輸車可追溯。在甘肅武威的肉牛養(yang) 殖基地,工人們(men) 正進行牛舍圍欄、頂梁建設,預計4月份投欄進畜。
立足特色,因地製宜。黑龍江漠河利用冰雪資源豐(feng) 富的特點,推進農(nong) 家院向精品民宿轉型升級,助推鄉(xiang) 村旅遊發展。
廣東(dong) 圍繞城鄉(xiang) 結合部和中心村等特色區域,抓緊推進陸豐(feng) “濱海走廊”、茂名“精彩百裏”等500多條鄉(xiang) 村振興(xing) 示範帶建設。在廣州嶺南古建築集中的塱頭村,上萬(wan) 平方米的藝術文化中心進入投用前的總裝修。
在浙江溫州、衢州等地,提升美麗(li) 鄉(xiang) 村建設、培育數字農(nong) 業(ye) 新形態是這個(ge) 早春大家為(we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忙活的重點。走進浙江永嘉縣河二村,記者看到村裏正在修繕曆史文化古街,“五一”期間就準備開街迎客了。硬件改造的同時,提升農(nong) 民創業(ye) 就業(ye) 能力的農(nong) 創客培訓也在進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