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為火車“穿針引線”
【春運進行時】
光明日報記者 王建宏 張文攀
“二調,17道調車信號好。調車長明白……”2月6日1時45分,騰格裏沙漠南緣,氣溫已降至零下16攝氏度,位於(yu) 寧夏中衛市的中國鐵路蘭(lan) 州局集團有限公司迎水橋車站鐵路編組場內(nei) ,調度車間甲班二調調車長張昊忙得熱火朝天。
迎水橋車站甲班二調主要負責寶中、包蘭(lan) 、幹武、太中銀方向的貨物列車解編任務及貨物線取送作業(ye) ,是全局運輸組織的關(guan) 鍵節點之一。調車作業(ye) 是鐵路上最苦最累最危險的工作之一。在鐵路交通高度智能化的今天,日常調車作業(ye) 中列車的編組、解體(ti) ,車組的摘、掛等工作還得由人工完成。
“夥(huo) 伴們(men) 一天至少要在線路上工作12個(ge) 小時。通常一天下來,一名調車員要‘吊’在冰冷的車幫上數小時。有的在道砟上一走就是2萬(wan) 多步,在車輛上爬上爬下近百次,一雙鞋3個(ge) 月就穿爛了。他們(men) 將到達的列車一輛輛解體(ti) ,對出發的列車重新編組,使南來北往的列車重新排列組合整裝再發。”調車指導楊波深有體(ti) 會(hui) 地說。
露天的鐵路編組場寒風刺骨。張昊和二調7名青年全副武裝,嗬出的水汽在圍脖、帽子上形成冰晶,眼睫毛都凍得粘到一起。他們(men) 對4500多輛車體(ti) 分解再重新編組,為(wei) 一列列火車“穿針引線”。張昊有一項絕活兒(er) ——迎水橋編組站4個(ge) 場200多組道岔編號和40多條股道的有效長和容車數,他能做到“一口清”。長期工作中,他還琢磨出了調車“秘訣”,提煉出“多走一步、多看一眼、多問一遍,及時提醒一句”的“三多一提醒”調車工作法,有效提升了調車效率。
調車工作對調車人員的觀察和反應有極高的要求,每一趟車、每一鉤活,機車走行到什麽(me) 位置,與(yu) 股道的停留車輛還有多長距離,掛幾個(ge) 車、甩幾個(ge) 車,什麽(me) 時候摘、什麽(me) 時候接,調車長都要與(yu) 連結員、機車乘務員密切配合,每一個(ge) 判斷、每一個(ge) 信令都必須準確無誤,保證機車車輛連掛妥當、甩掛到位。
“要想在甲班二調幹,必須過三關(guan) ,即要有一個(ge) 好腦子、一副好臂力、一手好業(ye) 務。”張昊告訴記者,他根據自己的身高、手臂長度等,總結出一套快速連接製動軟管的方法,接製動軟管比以前快了好幾倍。連結員王小剛通過精準預測車速並參考股道上停留車位置、彎道情況、坡度、車重等因素,能夠精準掌握車速車距。
春運以來,甲班二調已精心解編列車72000多輛,以青春護航“鋼鐵駝隊”的安全。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