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輻射帶動對口合作地區“雙向奔赴”
攤開中國地圖,深圳對口支援、幫扶、合作與(yu) 協作交流地區呈放射狀,從(cong) 帕米爾高原到雪域西藏,從(cong) 革命老區到祖國邊陲、從(cong) 東(dong) 北到西南……一座座合作共建產(chan) 業(ye) 園,是深圳與(yu) 對口合作地區“雙向奔赴”的見證;一座座布滿深圳印記的學校、醫院,是深圳援建對口幫扶地區的最好注腳。
深圳始終銘記“感恩改革開放、回報全國人民”的政治責任,以先行示範的擔當作為(wei) ,自覺服務於(yu) 全國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大局,以鄉(xiang) 村振興(xing) 、幫扶協作、對口合作等為(wei) 重點工作,促進對口幫扶的9省區97縣農(nong) 業(ye) 高質高效、鄉(xiang) 村宜居宜業(ye) 、農(nong) 民富裕富足。2022年全年深圳共投入財政幫扶資金50.4億(yi) 元,實施了437個(ge) 項目,探索出了一條產(chan) 業(ye) 合作、民生發展、消費幫扶、智慧農(nong) 業(ye) 等重點領域的深圳特色幫扶樣本,以經濟特區輻射帶動下好“全國一盤棋”,並為(wei) 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貢獻深圳力量。
“爆買(mai) ”121億(yi) 元 打造全國消費幫扶“深圳樣板”
消費幫扶賦能鄉(xiang) 村振興(xing) 。記者從(cong) 深圳市鄉(xiang) 村振興(xing) 和協作交流局獲悉,2022年深圳完成消費幫扶產(chan) 品總采購金額達121.69億(yi) 元,完成年度目標進度的105.78%,全市共有3976個(ge) 單位采購了18.51萬(wan) 單消費幫扶產(chan) 品。
深圳市鄉(xiang) 村振興(xing) 和協作交流局局長劉衛翔介紹,深圳以創建國家消費幫扶示範城市為(wei) 契機,著力培育特色農(nong) 副產(chan) 品品牌,構建好機製、好產(chan) 業(ye) 、好產(chan) 品、好渠道“四個(ge) 好”的可持續消費幫扶模式,通過“圳品”認證,讓“標準進村,圳品入灣”,暢通農(nong) 產(chan) 品從(cong) 田間地頭到粵港澳大灣區百姓餐桌的通道,讓消費幫扶成為(wei) 激活區域間內(nei) 循環的“雙贏之舉(ju) ”。
在深圳海吉星消費幫扶中心,記者看到這裏匯聚了汕尾大米、新疆幹果、廣西沃柑、巴馬飲用水、河源山茶油、西藏犛牛肉幹等上千種來自深圳對口幫扶省區的特色農(nong) 副產(chan) 品。截至目前,深圳累計評定對口地區“圳品”181個(ge) ,並通過“海推海選 聯展聯銷”消費幫扶百強好產(chan) 品評選活動,評選出100款“好產(chan) 品”向全市推介。可以說,深圳以先行示範標準打造消費幫扶“全國樣板”,讓“圳品”不斷出圈,通過貢獻鄉(xiang) 村振興(xing) “圳”能量,實現消費幫扶采購額突破性增長,紮實有效地推進了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振興(xing) 。
針對消費幫扶農(nong) 產(chan) 品“賣難”問題,深圳把拓寬銷售渠道放在首位,強化“線上和線下”“政府和市場”“機關(guan) 和企業(ye) ”三協同,著力構建農(nong) 產(chan) 品從(cong) 脫貧戶到市民餐桌立體(ti) 式、全方位供應鏈條。其中僅(jin) 加強對口地區物流體(ti) 係建設,近三年來深圳就在廣西投入2.5億(yi) 元財政協作資金,帶動其他資金15億(yi) 元,與(yu) 當地共建了43個(ge) 倉(cang) 儲(chu) 保鮮冷鏈物流設施,建成供深農(nong) 產(chan) 品示範基地121個(ge) ,促成農(nong) 業(ye) 投資簽約項目138個(ge) ,總投資額249.7億(yi) 元。廣西都安瑤族自治縣是深圳幫扶的重點對象。這個(ge) 曾經的深度貧困縣如今已建起國家現代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園,倉(cang) 儲(chu) 物流中心、冷鏈加工中心俱全,產(chan) 品銷往全國200多個(ge) 銷售點、258家微店,帶動5.3萬(wan) 戶脫貧戶參與(yu) ,受益群眾(zhong) 8.7萬(wan) 人。
深圳還發揮直播帶貨在拓寬農(nong) 產(chan) 品銷售渠道、帶動鄉(xiang) 村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打造直播帶貨矩陣,組建消費幫扶直播帶貨聯盟,組織“2022年百萬(wan) 職工消費幫扶年貨直播帶貨周”,采用年貨推介、特色民俗文化表演、旅遊介紹、美食試吃等喜聞樂(le) 見的形式,讓電台主持人、前方一線幹部、當地農(nong) 戶等136名主播參與(yu) 活動。活動期間,線上線下累計實現交易金額近1.06億(yi) 元。
深圳消費幫扶還堅持政府引導與(yu) 推動市場主體(ti) 參與(yu) 並重,促進幫扶協作地區增收致富與(yu) 大灣區企業(ye) 互利共贏並重。劉衛翔透露,目前正在籌備成立深圳消費幫扶聯盟,打造全產(chan) 業(ye) 鏈條幫扶模式。支持春穀園以市場化運作理念,成立深圳市大鏟灣農(nong) 產(chan) 品消費幫扶中心。
為(we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注入數“智”活力
數智鄉(xiang) 村建設作為(wei) 數智技術應用和鄉(xiang) 村建設發展的重要“結合點”,既是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戰略方向,也是對我國鄉(xiang) 村振興(xing) 和數字中國兩(liang) 大時代戰略的積極響應。數智鄉(xiang) 村引領著基層治理模式變革,數字經濟激活了鄉(xiang) 村振興(xing) 新動能。
科技之城深圳積極組織數字鄉(xiang) 村相關(guan) 企業(ye) 、科研院所、運營商等主體(ti) 在全國範圍內(nei) “組團式”開展數字鄉(xiang) 村建設,聚集數字鄉(xiang) 村產(chan) 學研融合發展所需的各種資源,提供係統落地方案,助力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生態、治理、文化等方麵實現數字化轉型,通過科技賦能,大力推動數字鄉(xiang) 村建設,推進智慧農(nong) 業(ye) 發展,引領基層治理模式變革,數字經濟也為(we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產(chan) 業(ye) 夯實了基礎。
深圳本土企業(ye) 騰訊以“騰訊為(wei) 村”為(wei) 抓手,為(wei) 鄉(xiang) 村可持續發展提供數字化服務平台;華為(wei) 積極參與(yu) 全國多地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數字化建設的探索及實踐,構建以智能終端、5G、計算、雲(yun) 、AI為(wei) 基礎的數字農(nong) 村底座……一大批數字鄉(xiang) 村項目的實施,讓城鄉(xiang) 間的“數字鴻溝”不斷縮小,鄉(xiang) 村生產(chan) 生活更加便捷高效,成為(we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助推器。
深圳利用科技優(you) 勢,加快突破性新品種培育推廣,助力對口地區實現“藏糧於(yu) 技”“藏糧於(yu) 地”:在廣東(dong) 汕頭,深圳推動當地種豬育種育苗、無公害生豬養(yang) 殖,探索發展智能化養(yang) 殖,構建起綠色循環生態發展模式;深圳企業(ye) 在汕尾開發智慧農(nong) 業(ye) 係統,強化荔枝品種的培育和改良,打造革命老區出口荔枝數字化種植基地。中國科學院深圳農(nong) 業(ye) 基因組研究所在新疆喀什建立了首個(ge) 海水稻基地和深喀現代農(nong) 業(ye) 示範園,深圳農(nong) 業(ye) 現代裝備研究院用先進的智能農(nong) 機裝備推動海水稻機械化插秧作業(ye) ,新品種的海水稻比當地水稻品種畝(mu) 產(chan) 高出約100公斤,且精米出米率高達76%。
深圳還發動互聯網企業(ye) 等社會(hui) 力量引進先進理念,運用技術手段參與(yu) 鄉(xiang) 村建設,推動信息資源整合共享。如京東(dong) 助農(nong) 中心聯合中科數字發展中心打造數字鄉(xiang) 村大數據平台,助力廣西多個(ge) 縣域有效整合招商引資、農(nong) 產(chan) 品銷售等需求。深圳豐(feng) 農(nong) 控股推出“天天學農(nong) ”網上問診農(nong) 民職業(ye) 教育培訓平台,讓農(nong) 民打開手機就能學到種植技術;深圳五穀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搭建現代社會(hui) 化農(nong) 業(ye) 信息服務平台,平台目前已涵蓋10大作物,共發布了6000餘(yu) 篇農(nong) 技文章和視頻節目,成為(wei) 農(nong) 戶了解種植技術、行業(ye) 資訊等的重要渠道。
農(nong) 產(chan) 品從(cong) 種植生產(chan) 到高質高效流通,都離不開立體(ti) 銷售供應網的搭建。中國平安保險創造性推出“區塊鏈產(chan) 銷溯源+溯源保險+食品安全責任險”新模式,對農(nong) 產(chan) 品種植進行標準化管控,為(wei) 每一包產(chan) 品生成“放心碼”,消費者通過掃碼就可了解到農(nong) 產(chan) 品灌溉、施肥、質檢等農(nong) 事追溯信息。
產(chan) 業(ye) 共建激發內(nei) 生發展動力
2022年5月,隨著華為(wei) “一總部、雙中心”項目的落地,深圳(哈爾濱)產(chan) 業(ye) 園區(簡稱深哈產(chan) 業(ye) 園)迸發出強大的吸引力。鬆花江北岸,昔日的荒灘地上崛起了一座現代化的產(chan) 業(ye) 新城。
深圳立足對口合作地區資源稟賦和產(chan) 業(ye) 基礎,通過共建園區平台推動產(chan) 業(ye) 幫扶,發展特色產(chan) 業(ye) 激發內(nei) 生動力。2022年以來,深圳加快推動正威、華為(wei) 等一批合作項目落地實施,深哈產(chan) 業(ye) 合作項目合計有143個(ge) ,已完成投資362.2億(yi) 元。深圳善行醫療、哈工大人工智能研究院等45家企業(ye) 落戶園區,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為(wei) 核心的數字經濟產(chan) 業(ye) 不斷集聚。
園區共建是產(chan) 業(ye) 發展的強勁動力。近年來,深圳與(yu) 對口幫扶地區產(chan) 業(ye) 共建不斷深化,越來越多的深圳企業(ye) 到對口地區開拓市場。同時還充分發揮展會(hui) 效益,組織77家企業(ye) 參加5個(ge) 國家級展會(hui) ,促成交易近億(yi) 元。
一個(ge) 項目帶動一個(ge) 產(chan) 業(ye) 集群,一個(ge) 產(chan) 業(ye) 集群富裕一個(ge) 地區。深圳還大力推動“20+8”產(chan) 業(ye) 集群與(yu) 對口地區拓展合作,據不完全統計,深圳已累計共建或支持建設廣西國家現代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園、喀什深圳產(chan) 業(ye) 園、深河和深汕產(chan) 業(ye) 轉移工業(ye) 園、深哈產(chan) 業(ye) 園等86個(ge) 產(chan) 業(ye) 園,推動516個(ge) 超億(yi) 元項目落地,投資額超過1900億(yi) 元。
在廣東(dong) 省內(nei) ,幫扶“新高地”不斷凸起,產(chan) 業(ye) “飛地”成效更是顯著,深河、深汕共建產(chan) 業(ye) 園發展迅速,新引進28個(ge) 超億(yi) 元產(chan) 業(ye) 項目;45個(ge) 深度協作項目也將在深圳推動下落地汕頭,初步確定投資額超900億(yi) 元。其中河源高新區電子信息和水產(chan) 業(ye) 集群強勁發展、汕尾共建產(chan) 業(ye) 園區龍頭項目牽引作用穩步增強、汕頭立汕智造(澄海)園區等一批標誌性項目加快建設……
深圳正持續推進“一縣一園”共建,首批10個(ge) 重點培育示範園區在廣西啟動建設。在產(chan) 業(ye) 發展帶動下,深圳科技企業(ye) 持續開拓廣西市場,農(nong) 村勞動力就業(ye) 渠道不斷拓寬。隨著產(chan) 業(ye) 共建地不斷深化,共建地區的內(nei) 生發展動力被激發出來。廣西都安曾是深度貧困縣,如今已建起國家現代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園,園區中建成萬(wan) 頭肉牛養(yang) 殖基地3個(ge) 、萬(wan) 隻澳寒羊養(yang) 殖基地4個(ge) ,鄉(xiang) 級肉牛規模養(yang) 殖場21個(ge) 、肉羊規模養(yang) 殖場45個(ge) 。2022年以來,肉牛肉羊養(yang) 殖業(ye) 帶動全縣19個(ge) 鄉(xiang) 鎮147個(ge) 脫貧村1.5萬(wan) 農(nong) 戶持續增收。這是粵桂深化東(dong) 西部協作、促進共同富裕的縮影。(記者 李曉玲 深圳報道)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