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車市預測:釋放消費活力 繼續溫和增長
近日,中國汽車工業(ye) 協會(hui) 總結了2022年中國汽車市場整體(ti) 情況,並給出了2023年汽車市場產(chan) 銷量的預測。據統計,2022年汽車產(chan) 銷量分別完成2702.1萬(wan) 輛和2686.4萬(wan) 輛,同比增長3.4%和2.1%。預計2023年汽車市場將繼續呈現穩中向好發展態勢,實現3%左右增長。
“2022年,盡管受諸多不利因素衝(chong) 擊,但在一係列穩增長、促消費政策的有效拉動下,中國汽車市場在逆境下整體(ti) 複蘇向好,實現正增長,為(wei) 穩定工業(ye) 發展貢獻了重要力量。”近日,在中國汽車工業(ye) 協會(hui) 月度信息發布會(hui) 上,中國汽車工業(ye) 協會(hui) 副秘書(shu) 長陳士華總結了2022年中國汽車市場整體(ti) 情況,並給出了2023年汽車市場產(chan) 銷量的預測。
據統計,2022年汽車產(chan) 銷量分別完成2702.1萬(wan) 輛和2686.4萬(wan) 輛,同比增長3.4%和2.1%,延續了去年的增長態勢。其中,乘用車實現較快增長,為(wei) 全年小幅增長貢獻了重要力量;商用車處於(yu) 疊加因素的運行低位。
新能源汽車持續爆發式增長,全年銷量超680萬(wan) 輛,市場占有率提升至25.6%,逐步進入全麵市場化拓展期,迎來新的發展和增長階段。汽車出口繼續保持較高水平,屢創月度曆史新高,自2022年8月以來月均出口量超過30萬(wan) 輛,全年出口突破300萬(wan) 輛,有效拉動行業(ye) 整體(ti) 增長。中國品牌表現亮眼,緊抓新能源、智能網聯轉型機遇全麵向上,產(chan) 品競爭(zheng) 力不斷提升,其中乘用車市場份額接近50%,為(wei) 近年新高。
中國汽車工業(ye) 協會(hui) 預計,2023年汽車市場將繼續呈現穩中向好發展態勢,實現3%左右增長。
傳(chuan) 統燃油車高端化,新能源車全麵化
縱觀2022年全年汽車銷量情況,1月-2月開局良好,產(chan) 銷量穩定增長;3月-5月吉林、上海產(chan) 銷受阻,以及受部分地區汽車產(chan) 業(ye) 鏈衝(chong) 擊,汽車產(chan) 銷量出現斷崖式下降;6月開始,購置稅優(you) 惠落地、廠商促銷疊加去年同期因缺芯問題基數較低,汽車銷量迅速恢複並實現較高的同比增速。
進入四季度,終端消費市場增長乏力,消費者購車需求釋放受阻,汽車產(chan) 銷量增速回落。12月,汽車產(chan) 銷量分別完成238.3萬(wan) 輛和255.6萬(wan) 輛,產(chan) 量環比下降0.3%,銷量環比增長9.7%,同比分別下降18.2%和8.4%。
作為(wei) 汽車市場的主力軍(jun) ,乘用車市場在購置稅減半等促消費政策拉動下,加上新能源汽車持續保持高速增長,汽車出口勢頭良好,實現了快速發展。2022年,乘用車產(chan) 銷量分別完成2383.6萬(wan) 輛和2356.3萬(wan) 輛,同比分別增長11.2%和9.5%;商用車產(chan) 銷量分別完成318.5萬(wan) 輛和330萬(wan) 輛,同比下降31.9%和31.2%。
在國內(nei) 強大的消費市場促進下,我國汽車產(chan) 銷總量已經連續14年穩居全球第一,其中乘用車市場已連續8年超過2000萬(wan) 輛。自2020年以來,我國汽車市場實現連續正增長,呈現“傳(chuan) 統燃油車高端化,新能源車全麵化”的發展特征。
陳士華告訴記者,目前乘用車銷量及漲幅均主要集中在A級,累計銷量238.6萬(wan) 輛,同比增長1.4倍。其中,傳(chuan) 統能源乘用車累計銷量968.8萬(wan) 輛,同比下降7.9%。從(cong) 同比增速看,A00級、A0級燃油車呈現快速萎縮的發展特征,B級燃油車是唯一實現正增長的市場,同比增長4.3%。新能源乘用車各級別同比均呈現正增長,表現出各級別市場均衡發展的良好態勢。
值得一提的是,我國新能源汽車近兩(liang) 年來高速發展,已連續8年位居全球第一。陳士華表示,在政策和市場的雙重作用下,2022年,新能源汽車持續爆發式增長,產(chan) 銷量分別完成705.8萬(wan) 輛和688.7萬(wan) 輛,同比分別增長96.9%和93.4%,市場占有率達到25.6%,高於(yu) 上年12.1個(ge) 百分點。其中,純電動汽車銷量536.5萬(wan) 輛,同比增長81.6%;插電式混動汽車銷量151.8萬(wan) 輛,同比增長1.5倍。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yu) 2022年12月的回補效應提前透支了部分需求,2023年一季度終端市場壓力較大,銷量可能會(hui) 出現明顯下降。並且,由於(yu) 我國汽車產(chan) 業(ye) 正處於(yu) 轉型升級關(guan) 鍵窗口期,消費市場的平穩健康對推動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至關(guan) 重要。
陳士華表示:“我們(men) 建議2023年傳(chuan) 統燃油車購置稅優(you) 惠政策及地方相關(guan) 促消費政策等能夠繼續延續,深入挖掘並進一步釋放汽車消費潛力,帶動產(chan) 業(ye) 發展,助力經濟平穩運行。”
車市處於(yu) 短期調整尾聲,未來將保持溫和增長
對於(yu) 2023年的中國汽車市場走勢,中國汽車工業(ye) 協會(hui) 副總工程師徐海東(dong) 表示,預計中國汽車市場總銷量為(wei) 2760萬(wan) 輛,同比增長3%。其中,國內(nei) 乘用車累計銷量預計為(wei) 2380萬(wan) 輛,同比增長1.3%;商用車累計銷量預計為(wei) 380萬(wan) 輛,同比增長15%;新能源汽車累計銷量預計為(wei) 900萬(wan) 輛,同比增長35%。
徐海東(dong) 認為(wei) ,2023年汽車市場發展將有6個(ge) 有利因素和6個(ge) 不利因素。
有利因素方麵,一是宏觀經濟適度恢複。
二是宏觀政策支持汽車消費。穩增長、擴大內(nei) 需、地方補貼政策等帶動底層消費複蘇,推動汽車消費。
三是疫情防控放開有利經濟恢複。國內(nei) 疫情管控放鬆,有利市場主體(ti) 發展,推動底層就業(ye) 收入增加,支撐汽車消費。
四是海外需求及新能源出口繼續發展。全球汽車市場繼續回暖,中國品牌繼續國際化發展,新能源汽車出口帶動作用明顯。
五是芯片供應逐漸恢複。芯片供應短缺在2023年將有較大緩解。
六是商用車需求觸底反彈。隨著經濟複蘇,商用車需求將逐漸升溫。
不利因素方麵,一是宏觀經濟恢複相對乏力。
二是消費信心恢複緩慢。房地產(chan) 投資下降,互聯網、民營企業(ye) 發展放緩,市場主體(ti) 受損嚴(yan) 重,對消費信心帶來較大衝(chong) 擊。
三是新冠疫情的不確定性,對汽車行業(ye) 複蘇或仍有一定影響。
四是芯片供應緊張仍將持續。高端、高算力芯片仍然緊缺,芯片分配對車企產(chan) 生影響。
五是地方政府支持力度或下降。部分地方政府因財政原因,對汽車消費支持的力度可能下降。
六是消費透支影響。2022年購置稅優(you) 惠政策引發部分消費提前釋放,2022年底經銷商庫存較高,2023年存在去庫存壓力。
針對明年新能源車市場走向,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chan) 業(ye) 創新聯盟副秘書(shu) 長王子冬認為(wei) ,2023年中國本土市場的新能源汽車增速很可能會(hui) 下降,隨之而來的,就是電池供應過剩。與(yu) 此同時,中國汽車工業(ye) 協會(hui) 數據顯示,2022年12月廠商庫存104.5萬(wan) 輛,同比增長23.7%。2023年市場需要優(you) 先消化終端的庫存車,這對整個(ge) 新能源車市場來說是不小的壓力。
雖然2022年我國汽車市場出現了波動,但從(cong) 長期發展來看,當前我國市場仍處於(yu) 普及初期向普及後期過渡階段,新車銷售由增量市場逐步轉向存量市場。徐海東(dong) 認為(wei) :“中國汽車工業(ye) 產(chan) 銷目前已處於(yu) 短期調整的尾聲,未來將保持溫和的增長態勢。”
“我們(men) 相信,隨著相關(guan) 配套政策措施的實施,將會(hui) 進一步激發市場主體(ti) 和消費活力,2023年的汽車市場發展將會(hui) 穩中向好。”陳士華表示。
中青報·中青網見習(xi) 記者 王誌遠 來源:中國青年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