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開學焦慮這樣緩解

發布時間:2023-02-13 14:58:00來源: 新華社

 

  開欄的話:一次非理性的閃念、一次非正常的行為(wei) ,也許就是心理問題或精神障礙的預警;而一則電話、一封來信,或許就能阻止一次悲劇。

  當下心理健康備受關(guan) 注,公眾(zhong) 總體(ti) 仍缺乏專(zhuan) 業(ye) 識別和應對,加之精神衛生資源分布不均,專(zhuan) 業(ye) 服務仍存一定缺口。對此,各地相繼開通心理服務熱線,國家衛健委也在上海、北京、湖南設置了國家精神疾病醫學中心。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因其坐落於(yu) 宛平南路600號,在民間被稱為(wei) “600號”。“600號”的心理服務熱線在一年多前經重新整合後啟用,迄今接線量超6萬(wan) 次,成功幹預心理危機案例1200多例,其中300多例為(wei) 特別危機案例。

  今起,我們(men) 推出全媒體(ti) 係列報道《“600號”來信》,結合服務熱線的典型案例,聚焦各類心理現象,給予專(zhuan) 業(ye) 解答。

  開學前後,孩子是否有焦慮情緒?經梳理發現,其原因多種多樣:作業(ye) 沒完成、學業(ye) 壓力大、不想早起、擔心人際關(guan) 係處理不好……

  然而,也有些原因令人意想不到。比如,容貌焦慮,還有孩子不滿媽媽工作忙不來接自己放學,還有的擔心去了學校父母會(hui) 在家吵架……

  一般的表現是情緒低落、悶悶不樂(le) 、興(xing) 趣下降、注意力不集中,並明確表示“不想上學”。因此,家長不能簡單用孩子“不愛學習(xi) ”以概之,並加以責備,而是耐心溝通,找到原因,幫助孩子克服困難,比如製訂一個(ge) 不難完成的“小目標”,當孩子完成後給予鼓勵和激勵。隻要處理得當,在一兩(liang) 周內(nei) ,焦慮情緒便會(hui) 緩解。

  但是,也有學生的焦慮表現從(cong) 心理反應向生理反應發展。對此,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兒(er) 少科主治醫師張樺表示,出現肚子痛、頭痛、牙痛、嘔吐,並非孩子的身體(ti) 病了,也非孩子“裝病”,而是焦慮情緒所導致的身體(ti) 反應。張樺說,家長在做好疏導的同時,要密切關(guan) 注孩子兩(liang) 方麵的行為(wei) ,一是進食,二是睡眠。如果孩子不想吃飯、徹夜不睡或白天嗜睡,就要提高警惕,及時谘詢、就醫。

  張樺說,孩子們(men) 的開學焦慮有著個(ge) 體(ti) 差異,原因、表現、程度也各不相同,但相同的是,他們(men) 都需要家人的關(guan) 注、關(guan) 心、關(guan) 愛,家長要像一個(ge) “容器”一樣包容孩子的情緒,或許改變一下說話的方式就能豁然開朗,或許發現他們(men) 一個(ge) 異常的小舉(ju) 動就能化解危機。各地的心理健康服務熱線會(hui) 隨時提供專(zhuan) 業(ye) 谘詢,中小學和高校的心理谘詢服務也在幫助化解焦慮。

  讓我們(men) 向著陽光,步入春天的校園。

  出品:孫誌平 王永前

  製片:樊華 肖春飛

  主編:吳煒玲 仇逸

  文稿、配音:潘旭

  視頻:孫青 施玥(實習(xi) )

  音頻:張夢潔

  記者:岑誌連

  海報:何莉

  新華社音視頻部、新華社上海分社、

  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聯合製作

  新華社音視頻部出品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