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檢:很多行賄人“一擲千金” 2022年前11個月起訴行賄犯罪1208件1704人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2月13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韓颺)最高人民檢察院第三檢察廳廳長史衛忠今天在“學習(xi) 貫徹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 提升新時代法律監督質效”最高檢廳長網絡訪談活動中透露,2022年前11個(ge) 月,全國檢察機關(guan) 起訴行賄犯罪1208件1704人,不起訴率自2018年以來持續下降。
史衛忠介紹,2022年12月9日“國際反腐敗日”,最高檢印發《最高檢關(guan) 於(yu) 加強行賄犯罪案件辦理工作的指導意見》,為(wei) 各級檢察機關(guan) 立足職能從(cong) 嚴(yan) 懲治行賄、提升辦案質效提供規範指引,彰顯“遏源”“斷流”的堅定決(jue) 心。
“行賄犯罪是受賄犯罪的重要誘因,‘圍獵’腐蝕之風不刹,腐敗增量難以有效遏製。”史衛忠表示,為(wei) 大力懲治行賄犯罪,各地檢察機關(guan) 從(cong) 嚴(yan) 追訴行賄犯罪,特別是多次行賄、巨額行賄、向多人行賄以及在組織人事、安全生產(chan) 、教育醫療等重點領域“圍獵”腐蝕黨(dang) 員幹部的行賄犯罪案件。
記者了解到,2022年4月,國家監委、最高檢首次聯合發布5起行賄犯罪典型案例,指導各級監察機關(guan) 、檢察機關(guan) 在辦理行賄案件中準確適用法律、運用政策,強化工作銜接協作。
“檢察機關(guan) 辦案中發現,很多行賄人願意‘一擲千金’,是因為(wei) 通過行賄能夠獲得更大的利益,行賄人‘如願以償(chang) ’後更是變本加厲,形成惡性循環,致使國家利益遭受重大損失。”
史衛忠表示,為(wei) 保護國家利益免遭損失,檢察機關(guan) 在辦理行賄犯罪案件中高度重視對行賄所獲不正當利益的追繳,明確追繳機製,積極開展追贓挽損工作。如在查辦江西王某某行賄案中,經過監察機關(guan) 、檢察機關(guan) 密切協作配合,追回2.15億(yi) 元的國有資產(chan) 損失。
史衛忠同時指出,2022年,全國檢察機關(guan) 對上遊犯罪為(wei) 貪汙賄賂犯罪的洗錢罪提起公訴520件550人,同比均上升一倍多。
2022年,各級檢察機關(guan) 職務犯罪檢察部門積極參與(yu) 金融領域腐敗問題專(zhuan) 項治理。最高檢第三檢察廳配合中央紀委國家監委製定相關(guan) 規範性文件,高質量辦理了國家開發銀行原黨(dang) 委委員、副行長何興(xing) 祥受賄、違規出具金融票證、違法發放貸款、隱瞞境外存款案,原銀監會(hui) 黨(dang) 組成員、副主席蔡鄂生涉嫌受賄、利用影響力受賄、濫用職權案,招商銀行原黨(dang) 委書(shu) 記、行長田惠宇受賄、國有公司人員濫用職權、利用未公開信息交易案等一批重大案件。
在貪汙賄賂類洗錢犯罪懲治方麵,最高檢第三檢察廳製定《檢察機關(guan) 職務犯罪檢察部門貫徹落實〈打擊治理洗錢違法犯罪三年行動計劃(2022-2024年)〉的實施意見》,指導各地檢察機關(guan) 加大懲治洗錢犯罪力度。同時,專(zhuan) 門下發通知建立貪汙賄賂犯罪案件同步審查是否涉嫌洗錢犯罪機製,指導各地職務犯罪檢察部門對上遊犯罪為(wei) 貪汙賄賂犯罪的洗錢罪提起公訴520件550人,同比均上升1.1倍。
據悉,為(wei) 落實國家創新發展、人才強國戰略,依法審慎辦好科研領域職務犯罪案件,第三檢察廳專(zhuan) 門製定規範性文件,進一步明確涉科研骨幹職務犯罪案件批捕、起訴層報省級院審批,涉國家重大科研項目、知名科學家的案件層報最高檢審批的程序。最高檢加強對重點個(ge) 案的總結,及時製發典型案例,指導各地在辦理相關(guan) 案件時綜合把握全案情節依法作出處理。湖北、江西等地對有關(guan) 涉科研人員職務犯罪依法作出處理並提出檢察建議,促進規範管理。
此外,參與(yu) 糧食購銷領域腐敗問題專(zhuan) 項整治也是第三檢察廳2022年開展的重點工作。在依法從(cong) 嚴(yan) 懲治糧食購銷領域職務犯罪案件的同時,指導地方結合辦案製發典型案例,查找製度機製、監管漏洞製發檢察建議。山東(dong) 省檢察院印發了辦理糧食購銷領域職務犯罪典型案例,江蘇揚州、浙江杭州、河南周口等地檢察機關(guan) 就糧食購銷領域腐敗治理向有關(guan) 主管部門或企業(ye) 發出檢察建議,助力堵塞管理漏洞,守護好國家和人民的“糧袋子”。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