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多個關鍵字裏看發展
央視網消息:昨天(2月13日),《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guan) 於(yu) 做好2023年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重點工作的意見》即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發布,在今天上午國新辦舉(ju) 行的“權威部門話開局”首場新聞發布會(hui) 上,中央農(nong) 辦、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相關(guan) 負責人詳細解讀了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介紹今年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重點工作。
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是新世紀以來中央連續出台的第20個(ge) 指導“三農(nong) ”工作的一號文件,再次表明黨(dang) 中央加強“三農(nong) ”工作的鮮明態度,發出重農(nong) 強農(nong) 的強烈信號。
中央農(nong) 辦主任 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部長 唐仁健:文件全麵貫徹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錨定加快建設農(nong) 業(ye) 強國目標,聚焦鄉(xiang) 村振興(xing) 主題,注重長短結合,突出“短實新”特點,緊緊圍繞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必須守牢的底線、迫切需要解決(jue) 的問題,明確重點任務和政策措施。
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包括9個(ge) 部分33條,主要內(nei) 容可以概括為(wei) 守底線、促振興(xing) 、強保障。守底線就是堅決(jue) 守牢確保國家糧食安全、防止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促振興(xing) 就是圍繞鄉(xiang) 村振興(xing) 總要求,紮實推進鄉(xiang) 村發展、鄉(xiang) 村建設、鄉(xiang) 村治理等重點工作;強保障就是加強組織領導。強調強化政策保障和體(ti) 製機製創新,加強黨(dang) 對“三農(nong) ”工作的全麵領導。
中央農(nong) 辦主任 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部長 唐仁健:總的看,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聚焦狠抓落實,突出工作部署指導性、政策舉(ju) 措針對性,既是明確全年工作重點的“任務清單”,也是指導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操作手冊(ce) ”。
落實中央一號文件,守好“三農(nong) ”基本盤,首先要抓好“國家糧食安全”這件頭等大事。當前全國糧食安全形勢怎麽(me) 樣?為(wei) 了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下一步具體(ti) 從(cong) 哪些方麵發力?接著來看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部長唐仁健的解讀。
中央農(nong) 辦主任 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部長 唐仁健:在目標上重點是穩住麵積、主攻單產(chan) 、力爭(zheng) 多增產(chan) 。一是麵積要穩住,這是糧食生產(chan) 的基礎。二是產(chan) 能要提升。黨(dang) 中央和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都已經明確,要抓緊啟動實施新一輪千億(yi) 斤糧食產(chan) 能提升行動。
唐仁建表示,今年在措施上重點強化藏糧於(yu) 地、藏糧於(yu) 技的物質基礎。一是要嚴(yan) 格耕地用途管控,堅決(jue) 守住18億(yi) 畝(mu) 耕地紅線,完成高標準農(nong) 田新建和改造提升的年度任務;二是要強化科技裝備支撐,推動農(nong) 業(ye) 關(guan) 鍵核心技術攻關(guan) ,深入實施種業(ye) 振興(xing) 行動,加快農(nong) 業(ye) 科技自立自強,聚焦提高單產(chan) ,向科技要產(chan) 量、要產(chan) 能。
中央農(nong) 辦主任 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部長 唐仁健:上麵講了強化藏糧於(yu) 地、藏糧於(yu) 技的物質基礎,這一條強調健全農(nong) 民種糧掙錢得利、地方抓糧擔責盡義(yi) 的機製保障,這樣就是“地、技、利、義(yi) ”四個(ge) 字。
下一步,國家將繼續提高小麥最低收購價(jia) ,合理確定稻穀最低收購價(jia) ,穩定稻穀補貼,完善玉米大豆生產(chan) 者補貼,提高大豆補貼力度,推動擴大大豆政策性收儲(chu) 和市場化收購,逐步擴大稻穀、小麥、玉米完全成本保險和種植收入保險實施範圍,完善農(nong) 資保供穩價(jia) 應對機製。
產(chan) 業(ye) 振興(xing) 是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重中之重,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對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作出了具體(ti) 部署,將重點從(cong) 四個(ge) 方麵來下功夫。
中央農(nong) 辦主任 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部長 唐仁健:一是在彰顯特色上下功夫。因地製宜選準產(chan) 業(ye) 發展的突破口,把鄉(xiang) 村資源優(you) 勢、生態優(you) 勢、文化優(you) 勢轉化為(wei) 產(chan) 品優(you) 勢、產(chan) 業(ye) 優(you) 勢,增強市場競爭(zheng) 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二是在產(chan) 業(ye) 融合上下功夫。著力強龍頭、補鏈條、興(xing) 業(ye) 態、樹品牌。
唐仁健表示,發展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還要在優(you) 化布局和聯農(nong) 帶農(nong) 上下功夫。培育壯大縣域富民產(chan) 業(ye) ,以各類產(chan) 業(ye) 園區建設為(wei) 抓手,完善縣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空間布局,立足整個(ge) 縣域統籌規劃發展,科學布局生產(chan) 、加工、銷售、消費等環節。著力提升縣域產(chan) 業(ye) 承載和配套服務功能,增強重點鎮集聚功能,引導農(nong) 產(chan) 品加工企業(ye) 向產(chan) 地下沉,向園區集中,打造城鄉(xiang) 聯動的產(chan) 業(ye) 集群。加快形成企業(ye) 和農(nong) 戶在產(chan) 業(ye) 鏈上優(you) 勢互補、分工合作,把產(chan) 業(ye) 增值收益更多留給農(nong) 民。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