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工業互聯網規模化發展提速
工信部最新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工業(ye) 互聯網產(chan) 業(ye) 規模預計達1.2萬(wan) 億(yi) 元,為(wei) 經濟社會(hui) 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記者從(cong) 多方麵獲悉,我國將進一步完善頂層設計,用好用足財稅金融相關(guan) 政策,推動企業(ye) 積極利用5G等技術開展工廠數字化改造,加快工業(ye) 互聯網規模化發展,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ti) 經濟深度融合,不斷釋放產(chan) 業(ye) 升級動力。
賦能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改造升級
作為(wei) 促進數字經濟與(yu) 實體(ti) 經濟深度融合的關(guan) 鍵路徑,工業(ye) 互聯網在推動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改造升級方麵持續釋放效應。
工業(ye) 互聯網標識解析體(ti) 係是工業(ye) 互聯網網絡體(ti) 係的基礎,是支撐工業(ye) 互聯網的重要紐帶。2022年,我國工業(ye) 互聯網標識解析體(ti) 係全麵建成。
工信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局長趙誌國介紹,目前東(dong) 西南北中五大國家頂級節點和兩(liang) 個(ge) 災備節點全部上線,二級節點實現全覆蓋,服務企業(ye) 近24萬(wan) 家,培育具有影響力的工業(ye) 互聯網平台240餘(yu) 個(ge) ,其中跨行業(ye) 跨領域平台28個(ge) ,有力促進了產(chan) 品全流程、生產(chan) 各環節、供應鏈上下遊的數據互通、資源協同,加速企業(ye) 數字化轉型。
從(cong) 賦能行業(ye) 轉型上看,我國針對產(chan) 業(ye) 共性需求,打造了一批應用推廣服務載體(ti) ,培育了“低成本、輕量化”解決(jue) 方案,降低了企業(ye) 特別是中小企業(ye) 數字化轉型門檻。
“我們(men) 聚焦各行業(ye) 特性,製定推廣鋼鐵、電子等10餘(yu) 個(ge) 重點行業(ye) 的工業(ye) 互聯網融合應用指南,引導行業(ye) 企業(ye) 因業(ye) 製宜、因企製宜開展工業(ye) 互聯網應用。實施工業(ye) 互聯網創新發展工程,加快關(guan) 鍵技術產(chan) 品攻關(guan) 和產(chan) 業(ye) 化,發布了一批國家標準、行業(ye) 標準和團體(ti) 標準,進一步完善標準體(ti) 係。”趙誌國說。
值得一提的是,在“5G+工業(ye) 互聯網”建設應用上,我國在汽車、采礦等10餘(yu) 個(ge) 重點行業(ye) 建設了4000多個(ge) “5G+工業(ye) 互聯網”項目,在協同研發設計、遠程設備操控等20個(ge) 典型應用場景加速普及,有力促進了企業(ye) 提質降本增效。
趙誌國介紹,工業(ye) 5G融合產(chan) 品日益豐(feng) 富,模組價(jia) 格較商用初期下降80%。各地掀起5G全連接工廠建設熱潮,加速5G向生產(chan) 核心控製環節進一步深化拓展。
組合措施加快規模化發展
在業(ye) 內(nei) 人士看來,我國工業(ye) 互聯網發展正處於(yu) 起步探索轉向規模發展關(guan) 鍵期,但提升工業(ye) 互聯網覆蓋麵和應用深度仍麵臨(lin) 挑戰。
賽智產(chan) 業(ye) 研究院院長趙剛認為(wei) ,在平台適用性上,工業(ye) 企業(ye) 門類多,工藝流程複雜,通用的工業(ye) 互聯網平台如何適應不同企業(ye) 的應用需求需要進一步探索。在係統應用上,工業(ye) 企業(ye) 生產(chan) 設備可能來自不同廠家,設備接口標準不統一,某些係統還比較封閉,這對係統整合提出更高要求。在建設成本上,工業(ye) 互聯網建設涉及傳(chuan) 感器、通信模組、網絡設備等采購部署,工業(ye) 企業(ye) 特別是中小企業(ye) 麵臨(lin) “缺技術、缺人才、缺資金”等問題。
記者注意到,對此,相關(guan) 部門將從(cong) 優(you) 環境、抓創新、強應用等方麵發力,加快工業(ye) 互聯網規模化發展。
趙誌國表示,工信部將研究製定促進工業(ye) 互聯網規模化發展的政策舉(ju) 措,進一步完善頂層設計,用好用足財稅金融相關(guan) 政策,加強產(chan) 融合作、產(chan) 教結合,進一步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強化技術創新,深入實施工業(ye) 互聯網創新發展工程,完善標準體(ti) 係,破解製約規模化發展的關(guan) 鍵短板;深化產(chan) 業(ye) 創新,支持電信企業(ye) 、互聯網平台企業(ye) 、工業(ye) 企業(ye) 等各類市場主體(ti) 發揮各自優(you) 勢加強聯動協同,大力培育工業(ye) 互聯網龍頭企業(ye) 和“專(zhuan) 精特新”中小企業(ye) ,打造健康可持續的產(chan) 業(ye) 生態。
與(yu) 此同時,工業(ye) 互聯網推廣普及也將進一步加速。趙誌國說,將加快先進工廠培育,推動企業(ye) 積極利用5G等技術開展工廠數字化改造,促進新技術新場景新模式的廣泛應用。加速產(chan) 業(ye) 集群升級,開展工業(ye) 互聯網“百城千園行”活動,總結推廣成功案例,促進工業(ye) 園區數字化綠色化發展。深化重點行業(ye) 拓展,廣泛開展供需對接,加強工業(ye) 互聯網在重點產(chan) 業(ye) 鏈普及。
持續推動工業(ye) 互聯網提檔升級
業(ye) 內(nei) 人士認為(wei) ,下一步,需結合行業(ye) 數字化轉型需求,圍繞專(zhuan) 業(ye) 化深耕、跨界融通合作、加強技術創新和網絡安全保障等方麵,推動工業(ye) 互聯網提檔升級,為(wei) 數字化轉型提供支撐。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長餘(yu) 曉暉表示,需要進一步支持企業(ye) 深耕專(zhuan) 業(ye) 能力,打造具有國際競爭(zheng) 力的工業(ye) 互聯網平台。鼓勵平台企業(ye) 充分利用我國市場廣闊的優(you) 勢,在服務企業(ye) 中豐(feng) 富自身數字化、模塊化、平台化的製造資源,孵化專(zhuan) 業(ye) 工業(ye) APP,開發出大規模推廣的應用。發揮財政資金引導作用,撬動更多社會(hui) 資本投入平台產(chan) 業(ye) ,支持平台企業(ye) 合理利用融資資金,以兼並收購、合資合營等方式實現核心技術積澱,推動優(you) 勢大平台跨行業(ye) 、跨領域、跨區域深化應用推廣。
在持續加強技術創新方麵,餘(yu) 曉暉建議,一方麵,重點推動工業(ye) 機理模型研發與(yu) 應用迭代,提高工業(ye) 互聯網平台基礎技術支撐水平。另一方麵,依托創新中心網絡,加快孵化原創性技術,圍繞數字孿生、實時仿真、邊緣智能等開展創新孵化,加速全國範圍平台創新資源共享與(yu) 利用。
趙剛表示,下一步,一是要深化不同行業(ye) 工業(ye) 互聯網定製模板的研發,針對機械、電子、汽車、材料、裝備等不同行業(ye) ,開發滿足行業(ye) 特點的工業(ye) 互聯網解決(jue) 方案,滿足行業(ye) 企業(ye) 的共性需求;二是要加強工業(ye) 互聯網標準化建設,實現不同設備和係統的整合和數據共享;三是要加強工業(ye) 互聯網安全保障體(ti) 係建設,保障企業(ye) 的網絡和數據安全。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