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奇譚》總導演陳廖宇:網絡時代對創作者是幸運
中新網北京2月17日電(記者 上官雲(yun) )盤點2023年初的爆款動畫片,《中國奇譚》一定榜上有名。它由八個(ge) 不同風格的動畫短片組成,豆瓣評分一度高達9.5。目前,這部動畫片的第八集也已經播出。
該片總導演陳廖宇在接受中新網記者專(zhuan) 訪時透露,探索和多元化是《中國奇譚》的兩(liang) 個(ge) 關(guan) 鍵詞。八個(ge) 短片追求不同風格,本身是這次創作最原始的標準之一,希望能給觀眾(zhong) 提供更多選擇機會(hui) ,並借此探索中國動畫發展的更多可能。
創作的“縱向”與(yu) “橫向”
《中國奇譚》由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和B站聯合出品,包含《小妖怪的夏天》《林林》《小賣部》等8個(ge) 植根於(yu) 中國本土文化的故事,由11位導演創作完成。
其中有鄉(xiang) 土眷戀,也有科技幻想。將它的名字拆開來看,陳廖宇說,“中國”指的是文化特性,可能體(ti) 現在價(jia) 值觀、宏觀審美以及內(nei) 容等多方麵。
比如,觀眾(zhong) 往往能從(cong) 中讀到有關(guan) 傳(chuan) 統文化的信息。《小妖怪的夏天》臨(lin) 近片尾之處,熟悉《西遊記》的人能夠一眼看出,地平線上出現的四個(ge) 剪影正是師徒四人。
“奇譚”指的是故事特性。哪怕是類似《小賣部》這樣的片子,內(nei) 容基於(yu) 農(nong) 村或城市的現實生活,但也有頗具傳(chuan) 奇色彩的成分。
技術層麵上,陳廖宇會(hui) 有意識的運用一些中國傳(chuan) 統藝術中的東(dong) 西,比如水墨等等。凡此種種,都讓觀眾(zhong) 們(men) 感受到了濃濃的“中國風”。
八個(ge) 片子追求不同風格,也是這次創作最原始的標準之一。陳廖宇認為(wei) ,觀眾(zhong) 並不是隻喜歡一種東(dong) 西,作為(wei) 創作者,有責任給觀眾(zhong) 提供更多選擇。
“從(cong) 縱向角度講,我們(men) 可以在一種風格上不停地給觀眾(zhong) 提供一定數量的新作品,並沿著這條軌道不斷改進;也可以在橫向上,給觀眾(zhong) 提供不同選擇。”他說。
不模仿別人,不重複自己
探索和多元化,是《中國奇譚》在創作方麵的兩(liang) 個(ge) 關(guan) 鍵詞。
比如,它涵蓋了多種美術風格以及製作手法,包括傳(chuan) 統的二維、剪紙,以及CG等現代技術等等,還有將素描與(yu) 中國水墨韻味相結合的嚐試。
B站副總裁、《中國奇譚》總製片人張聖晏曾說過,這種動畫短片極大依賴導演個(ge) 人的風格,適合動畫創作者大膽嚐試,展現自己的能力。B站也希望通過這樣的形式去孵化挖掘優(you) 秀創作者。
在《中國奇譚》整個(ge) 創作團隊中,每個(ge) 人都有自己的位置,互相配合。導演會(hui) 有自己的想法與(yu) 熟諳的創作模式,也會(hui) 有人從(cong) 觀眾(zhong) 視角出發提建議。
《小妖怪的夏天》導演於(yu) 水擅長敘事,陳廖宇在此基礎之上,對美術製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不是說原來的不好,而是我們(men) 希望對以往有所突破,做到更好。”
於(yu) 是,這部短片的美術設計方案被推翻了好多次,幾經探索,最後呈現了一個(ge) 較為(wei) 理想、富有特色的效果。
“對於(yu) 水導演而言,這就是一次突破。上美影有一句話,叫‘不模仿別人,不重複自己’。這即是上美影的一種創作精神。”陳廖宇說。
尊重觀眾(zhong) ,尊重自己
如同一枚硬幣,創作的一麵是尊重觀眾(zhong) ,另一麵則是尊重自己。
“我們(men) 在創作《中國奇譚》的過程中,遇到過一些問題,但始終有一個(ge) 原則,就是它的探索與(yu) 嚐試,不能最後發展為(wei) 孤芳自賞,而是要考慮觀眾(zhong) 的感受。”他說。
一遍又一遍的爭(zheng) 論,打磨出了《中國奇譚》的種種細節。《小妖怪的夏天》原本擁有一個(ge) 開放式的結局:孫大聖揮起金箍棒,狠狠打下來,主角小豬妖生死未卜。
悲劇式結尾具有直擊人心的力量,卻多少有些殘酷,似乎也不太符合大眾(zhong) 對齊天大聖一貫的印象:他耳聰目明,理當看到小豬妖善良的本性,且對其心懷憐憫。
綜合大家的意見,於(yu) 水修改了小豬妖的命運:孫大聖聽見小豬妖“有埋伏”的呼喊後,計上心來,借機除掉其他妖怪,並悄悄放了小豬妖一條生路。
《小妖怪的夏天》播出後,結尾戳中了許多人的淚點。翻完網友留言,陳廖宇在心裏暗暗感歎了一句“好懸啊”,“還好大家肯定了這個(ge) 結尾”。
懷有敬畏之心,認真做事就是尊重自己。“無論成敗與(yu) 否,我們(men) 得讓它哪怕失敗,也要有敗的價(jia) 值,問題出現了,就總結。不問結果,認真耕耘。”陳廖宇說。
提升與(yu) 改進
從(cong) 播出效果來看,《中國奇譚》整體(ti) 保持了較好的水準。
在某個(ge) 方麵將一件事做到極致,相對不難;但要在風格、技巧等方麵讓8個(ge) 短片達到一種藝術上的平衡,並呈現出較為(wei) 理想的整體(ti) 效果,很考驗創作者的水平。
陳廖宇經常會(hui) 去翻看網友評論。他發現,觀眾(zhong) 看到了《中國奇譚》在風格多元化等方麵的嚐試與(yu) 探索。他們(men) 對這種探索的認可程度,超過了主創人員的預期。
有些網友會(hui) 留言提出很誠懇的建議,也有很多網友的留言都流露出鼓勵和善意,這讓陳廖宇此前提著的心慢慢放了下來。
他也從(cong) 這些評價(jia) 中感受到了寬容,“網絡時代,能夠及時了解觀眾(zhong) 大量、具體(ti) 的反饋,對創作者來說,挺幸運。”(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