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2》引爆月球的相控陣究竟是個啥
在熱映的科幻電影《流浪地球2》中,人類利用相控陣技術引爆了月球。相控陣是什麽(me) 技術,為(wei) 什麽(me) 能拿來炸月球?
相控陣技術一般應用在天線領域,比如航天領域的各種雷達天線。而雷達天線,通常又可以分為(wei) 兩(liang) 大類:一類是像鍋一樣的反射麵天線,這也是人們(men) 對雷達天線的一般印象;另一類就是相控陣天線。這種天線的外形通常是一個(ge) 扁扁的長方體(ti) ,有點像“切菜板”。
鍋一樣的反射麵天線,隻發射一束電磁波,搜索目標時需要靠自身轉動,才能實現波束掃描,看起來就像“扭脖子”一樣四處轉動;而相控陣天線,是很多天線單元排成陣列,通過控製單元發射(接收)電磁波的相位,來控製波束掃描方向的變化,不扭動脖子也能實現一定角度內(nei) 的波束掃描。
如果將電磁波比作水波紋,那麽(me) 相控陣天線的單元,就像是扔進水麵的石頭。控製不同石頭扔進水裏的時間和位置,所產(chan) 生的不同水波紋可以實現波峰疊加。同理,根據電磁波的幹涉,相控陣天線單元發射的電磁波,也可以實現波峰的疊加,在特定方向形成波束,實現更遠的搜索範圍。
《流浪地球2》裏使用相控陣技術控製核爆,正是利用了這個(ge) 原理。把相控陣天線裏每個(ge) 單元換成核彈,形成圓形排列,讓核彈從(cong) 外圈到內(nei) 圈依次引爆。爆炸產(chan) 生的衝(chong) 擊波,也有類似電磁波的傳(chuan) 播機理,經過精密計算,設定不同時間間隔的爆炸延遲,所有核彈爆炸的衝(chong) 擊波能量疊加到中心位置,瞬間產(chan) 生超高溫,實現氦3核聚變。
如此一來,相控陣技術,就實現了引爆月球的設想!
雖然這是科幻電影裏的劇情,但實際上,相控陣技術離我們(men) 並不遙遠。比如大家習(xi) 以為(wei) 常的天氣預報,氣象局是怎麽(me) 提前知道天氣信息的呢?這裏麵就有相控陣技術的功勞。采用相控陣技術的氣象雷達,快速對大氣進行掃描,並從(cong) 空氣中的水粒子等對象的反射信息中,獲取天氣的信息——實時的風速、風向,天上這片雲(yun) 會(hui) 不會(hui) 下雪等。再結合其他探測裝備的信息,氣象人員就能夠快速精準對天氣進行監測和預報。雖然“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卻可預知未來的“雨疏風驟”。
地質災害發生時,常伴隨著惡劣天氣,這時光學設備無法正常觀測,為(wei) 了更加準確地評估受災情況,相關(guan) 單位就可以利用相控陣技術高分辨成像雷達,對災區進行全天時全天候監測工作,為(wei) 救災工作提供第一手的資料。
在5G時代網上衝(chong) 浪的我們(men) ,其實也在享受著相控陣技術帶來的便捷。在各種報道中常常聽到的MIMO天線,正是利用相控陣技術,在同一時間將單元的能量分給多個(ge) 用戶,像一棵樹那樣通過不同的樹枝分叉同時輸送能量,從(cong) 而提高傳(chuan) 輸距離和信息吞吐量。極窄的波束,可以用更強的信號更加精準地服務,給我們(men) 提供了更好的上網體(ti) 驗。
相控陣技術還應用於(yu) 航空領域。隨著航空業(ye) 的繁榮發展,航空飛行器逐漸增多,相控陣天線可以快速分析出飛機的位置,全方位掌握飛行動態,防止發生空中交通事故。
隨著我們(men) 科技創新的腳步越走越快,會(hui) 有越來越多看似“科幻”的黑科技逐漸成為(wei) 現實,我們(men) 不妨打開腦洞,大膽設想,畢竟你們(men) 負責幻想,我們(men) 可以負責實現。
(作者係中國航天科工二院23所設計師)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