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三地協力 見證粵港澳大灣區成長

發布時間:2023-02-21 11:23:00來源: 央視網

  央視網消息:四年前,《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正式發布,四年間,三地協力融通的粵港澳大灣區,如今什麽(me) 樣?

  粵港澳大灣區包括香港、澳門特區和廣東(dong) 廣州、深圳、珠海等珠三角九市。數據顯示,到2022年底,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總量近13萬(wan) 億(yi) 元人民幣,已經超越韓國,躋身世界主要經濟體(ti) 前10,與(yu) 意大利、加拿大處於(yu) 同一梯隊。

  四年間,這裏的交通體(ti) 係通達全球。以廣州白雲(yun) 機場、深圳寶安機場、香港國際機場三大國際航空樞紐為(wei) 引領的世界級機場群正迅速崛起。2020年,廣州白雲(yun) 機場成為(wei) 全球客運量最大的機場,近三年的年旅客吞吐量全國第一。粵港澳大灣區的港口吞吐量位居世界各灣區之首。深圳港、廣州港集裝箱吞吐量更是在全球前五中占據雙席。

  “軌道上的大灣區”也在加緊建設。眼下的廣深港高鐵上,從(cong) 廣州到香港,每天上午7點到晚上10點,平均每小時就有1對列車開行。兔年春節前夕,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迎來車流高峰。 今年1月1日,“澳車北上”政策落地,經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出入境的單日通車量突破千輛次,創下新高。2月6日,內(nei) 地與(yu) 港澳人員往來全麵恢複,通關(guan) 人員限額也隨之取消。限製少了,方便多了。今年來,深圳、香港兩(liang) 地間實現了地鐵掃碼乘車互聯互認,掃碼支付等在港澳迅速普及,粵港澳“一小時生活圈”更加便利。

  香港旅遊發展局副總幹事 葉貞德:各大商家也是引進了相關(guan) 的電子付費的平台,所以大家現在到香港也就方便多了,特別是將來我們(men) 也是要跟內(nei) 地,整個(ge) 大灣區有更好的融合。

  在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中,“創新”二字反複出現了139次之多。如今,粵港澳大灣區已經躋身世界最重要的科創中心之一。近三年來,我國專(zhuan) 利合作條約國際專(zhuan) 利申請量穩居世界第一,其中,粵港澳大灣區的申請數量占到全國的一半。散裂中子源、鵬城實驗室、廣州實驗室等一大批科研中心猶如“星星之火”。科技沃土還催生企業(ye) 新苗。目前,大灣區已集聚獨角獸(shou) 企業(ye) 達51家,約占全國的1/6、全球的1/20。

  大灣區建設的美好前景,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港澳與(yu) 內(nei) 地人士雙向奔赴。僅(jin) 在珠海橫琴新區,生活就業(ye) 的澳門居民就有6909人之多,區內(nei) 澳資企業(ye) 達5323家。允許港澳居民報考大灣區(內(nei) 地)事業(ye) 單位的政策出台以後,累計有超過1500人次的港澳居民報考,聘用了36人。還有4000多名港澳青年在大灣區內(nei) 各個(ge) 創新創業(ye) 孵化基地工作。

  安居才能樂(le) 業(ye) 。如今,在大灣區內(nei) 地城市,港澳居民及隨遷子女可同等享受學前教育、義(yi) 務教育、高中階段教育以及參加中高考;兩(liang) 地合作辦學的香港科技大學(廣州)去年9月已經開學,並將於(yu) 今年秋季學期開始本科招生。當前,粵港澳三地政府還在探索打造食品、中醫藥等領域的“灣區標準”。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