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粵港澳大灣區四年間 生活這樣改變

發布時間:2023-02-21 11:23:00來源: 央視網

  央視網消息:通則暢,暢則興(xing) 。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四年間,融通的是貿易,更是人員和民心。在這片希望的土地上,很多人的生活已經悄然發生改變。

  住在深圳,學在香港。早上6點半,12歲的孫華澤已經踏上了他的上學路,先搭乘深圳地鐵前往福田口岸,通關(guan) 後再搭乘香港地鐵前往學校,總共需要一個(ge) 半小時。像孫華澤一樣擁有香港永久居民身份、住在內(nei) 地、在香港上學的孩子約有三萬(wan) 名,隨著上周內(nei) 地與(yu) 港澳全麵恢複通關(guan) ,2月8日起,跨境學生從(cong) 內(nei) 地前往香港參與(yu) 麵授課程也恢複了。

  大灣區的建設還吸引了不少港澳青年來內(nei) 地創業(ye) 就業(ye) 。香港女孩林景珊,2020年就來到廣東(dong) 中山從(cong) 事互聯網貿易,得到了政策、融資方麵的幫助和支持。

  香港創業(ye) 青年 林景珊:我們(men) 在兩(liang) 年之內(nei) 已經在整個(ge) 行業(ye) 當中站穩腳跟了,而且還有不錯的成績,我們(men) 今年的計劃就是要讓更多的品牌出海。

  中山粵港澳青年創新創業(ye) 合作平台,為(wei) 在中山創業(ye) 的港澳青年提供最高三年的“免租金、免物業(ye) 、免服務費”的“三免”政策。截至2022年底,已經累計孵化創業(ye) 項目552個(ge) ,創業(ye) 帶動就業(ye) 近2600人。今年,來自香港的鄭子聰也來到這裏,準備和幾位朋友一起合夥(huo) 經營餐飲生意。

  香港創業(ye) 青年 鄭子聰:對我來說中山可以說是在大灣區的一個(ge) 起步點,感覺中山還是挺容易開始(創業(ye) )的一個(ge) 地方。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