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中國乒乓》主創走進華理校園 與師生共話乒乓精神

發布時間:2023-02-23 10:09: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上海2月22日電 (龐璐穎 王浛 許婧)受華東(dong) 理工大學藝術設計與(yu) 傳(chuan) 媒學院聯合體(ti) 育科學與(yu) 工程學院之邀,電影《中國乒乓之絕地反擊》的導演鄧超和俞白眉21日來到華東(dong) 理工大學奉賢校區800人劇場,與(yu) 華理師生一起重溫中國乒乓那段跌宕起伏的曆史故事,再現國乒那段激情澎湃的反擊時刻,學習(xi) 中國乒乓精神。

  校園生活重歸正軌,華東(dong) 理工大學也開啟新學期校園文化活動第一課。

  多年來,“華理乒乓”依托學校高水平乒乓隊建設優(you) 勢,先後培養(yang) 了包括王藝迪(目前世界排名4)、帖雅娜、單曉娜等世界名將在內(nei) 的一大批運動員大學生。2012年,華東(dong) 理工大學乒乓球俱樂(le) 部獲得中國乒乓球俱樂(le) 部超級聯賽冠軍(jun) ,創造了乒超史上的奇跡,是唯一獲此殊榮的高校。

  事實上,影片中米頭的原型徐寅生,與(yu) 華理、與(yu) 乒乓都有很深的羈絆。徐寅生曾任華理體(ti) 育科學與(yu) 工程學院的名譽院長,非常關(guan) 心、支持華東(dong) 理工大學乒乓球和體(ti) 育事業(ye) 的發展。

  得知華理與(yu) 乒乓球這項運動淵源頗深時,鄧超說:“我覺得我們(men) 一定要來到學校跟大家見麵交流,這個(ge) 電影就是拍給年輕人看的,年輕人就應該去了解國乒背後的故事,發揚國乒精神。”

  鄧超介紹說,在電影拍攝中因為(wei) 時間來不及,他們(men) 在訓練時也想加量,但一加量就受傷(shang) 。鄧超坦言,在拍攝中深深體(ti) 驗了乒乓人的不易,雖然整部電影隻有短短的幾個(ge) 打球鏡頭,但拍攝期間的訓練一點也不能少。

  正式觀影前,華東(dong) 理工大學黨(dang) 委副書(shu) 記沈海濤給全體(ti) 師生上開學第一課。他說,希望大家通過這部影片汲取中國乒乓精神,樹立國家榮譽高於(yu) 一切的堅定信念,培育不畏強手追求卓越的擔當誌氣,塑造居安思危以苦為(wei) 樂(le) 的堅韌品質,磨煉不懼逆境勇於(yu) 拚搏的奮鬥精神,將所學所思內(nei) 化到日常的學習(xi) 生活和誌願服務當中。

  觀看了電影《中國乒乓之絕地反擊》,同學們(men) 通過了解了影片背後的故事,發現即使是作為(wei) 國家強項的乒乓球運動,運動員們(men) 也會(hui) 有低落失意的瞬間。但麵對低穀,中國乒乓人利用心中的信念,展現了永不言棄的中華體(ti) 育精神。中國體(ti) 育人乃至每一位不言放棄的奮鬥者,他們(men) 心中始終裝著祖國,堅定前行與(yu) 時俱進,在發展中擁抱世界,讓國乒精神薪火相傳(chuan) 。

  華理學生都凱表示,觀影後感觸很深,整部電影所表達的不僅(jin) 僅(jin) 是運動本身,還通過運動展示了一種不畏艱難險阻,客服困難,戰勝自我的人生態度,未來,我們(men) 要向“五虎”成員學習(xi) ,繼續繼承他們(men) 頑強拚搏的精神,永不氣餒,永不退縮,即使是在布滿荊棘坎坷的路上。

  來自華理乒乓球隊的一名女同學也從(cong) 電影裏找到了共鳴。她從(cong) 幼兒(er) 園起就開始打乒乓球,深深地感受到了訓練的壓力和傷(shang) 病的困擾,她十分感謝導演能將這些帶上大熒幕。

  當天,兩(liang) 位主創與(yu) 華理體(ti) 育科學與(yu) 工程學院的兩(liang) 位國家一級乒乓球運動員——戴璐和張藝馨同學進行了一場乒乓球“比賽”,體(ti) 育科學與(yu) 工程學院教師、乒乓球國際裁判長徐昱玫擔任裁判。(完)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