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書記校長密集調整,他們晉升副部級
中新網北京2月24日電(記者 闞楓)連日來,部屬高校的黨(dang) 委書(shu) 記、校長人事變動密集,多人在副部級崗位上任,三位院士履新高校黨(dang) 委書(shu) 記或校長。
部屬高校書(shu) 記校長密集調整
23日,官方發布消息,“日前,中央批準:汪勁鬆同誌任四川大學校長(副部長級)、黨(dang) 委副書(shu) 記;李言榮同誌不再擔任四川大學校長、黨(dang) 委副書(shu) 記職務。”
汪勁鬆此前任西北工業(ye) 大學校長,而李言榮日前已履新西北工業(ye) 大學黨(dang) 委書(shu) 記。
22日,三所高校的黨(dang) 委書(shu) 記或校長同日進行調整,分別為(wei) 黃泰岩任武漢大學黨(dang) 委書(shu) 記,李言榮任西北工業(ye) 大學黨(dang) 委書(shu) 記,賈振元任大連理工大學校長。
21日,位於(yu) 上海的兩(liang) 所高校也迎來重要人事變動,裘新任複旦大學黨(dang) 委書(shu) 記,丁奎嶺任上海交通大學校長。
上述履新的高校黨(dang) 委書(shu) 記或校長都是“60後”幹部,裘新(1965年12月生),丁奎嶺(1966年3月生)為(wei) “65後”幹部。
此番調整中,新任複旦大學黨(dang) 委書(shu) 記裘新,新任上海交通大學校長丁奎嶺,新任武漢大學黨(dang) 委書(shu) 記黃泰岩,新任大連理工大學校長賈振元均為(wei) 首次在副部級崗位上履新。
新任的書(shu) 記校長來自哪裏?
裘新曾長期在新聞領域工作,曾任上海市委宣傳(chuan) 部副部長、市委外宣辦(市政府新聞辦)主任,上海廣播電視台黨(dang) 委副書(shu) 記、台長,上海報業(ye) 集團黨(dang) 委書(shu) 記、社長等職。2021年11月,裘新任複旦大學黨(dang) 委常務副書(shu) 記(正局級)。
丁奎嶺曾長期在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所工作,曆任研究員、工會(hui) 主席、黨(dang) 委副書(shu) 記、紀委書(shu) 記、副所長,2009年開始擔任該所所長,2018年9月起擔任上海交通大學黨(dang) 委常委、常務副校長(正局級)。
黃泰岩在武漢大學政治學理論專(zhuan) 業(ye) 博士研究生畢業(ye) ,在武漢大學任職多年,曾任武漢大學黨(dang) 委常務副書(shu) 記(正局級),2019年3月,調任北京交通大學黨(dang) 委書(shu) 記,2022年8月,黃泰岩回到武漢大學,繼續擔任武漢大學黨(dang) 委常務副書(shu) 記,至此番履新。
賈振元長期在大連理工大學工作,曾任該校機械工程學院副院長、黨(dang) 委書(shu) 記、院長,機械工程與(yu) 材料能源學部部長,校黨(dang) 委常委、副校長,大連理工大學副校長、常務副校長(正局級)。
新任西北工業(ye) 大學黨(dang) 委書(shu) 記李言榮和新任四川大學校長汪勁鬆此前已是副部級幹部。李言榮曾任電子科技大學黨(dang) 委副書(shu) 記,校長,四川大學校長(副部長級)、黨(dang) 委副書(shu) 記;汪勁鬆曾任電子科技大學校長,西北工業(ye) 大學校長(副部長級)、黨(dang) 委副書(shu) 記。
這些大學迎來院士書(shu) 記、校長
近年來,高校中的“院士書(shu) 記”“院士校長”現象受到輿論關(guan) 注,上述履新的高校幹部中也有三位院士。
上海交通大學校長丁奎嶺是有機化學家,主要從(cong) 事手性催化合成領域的研究,2013年當選為(wei) 中國科學院院士。
去年8月,在首屆上海科技傳(chuan) 播大會(hui) 上,丁奎嶺曾談到創新與(yu) 教育的關(guan) 係,“科技創新的根本在人,各國科技競爭(zheng) 的本質是教育的競爭(zheng) 、人才的競爭(zheng) ,因此科普教育和科技創新是同等重要的”。2020年11月,他在接受媒體(ti) 采訪時還稱,培養(yang) 具有原始創新能力的新一代青年,對中國未來的發展格外重要,“未來技術雖然看不見、摸不著,但我們(men) 希望通過體(ti) 製機製改革,讓學生能夠仰望星空,盡情發揮想象力”。
大連理工大學校長賈振元是機械工程專(zhuan) 家,長期從(cong) 事機械製造理論與(yu) 技術研究,2019年當選為(wei) 中國科學院院士。
2018年1月,《人民日報》曾報道了獲得2017年度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的賈振元,報道稱,從(cong) 2005年至今,賈振元四次榮獲國家技術發明獎,這期間他從(cong) 大連理工大學機械工程學院院長升至副校長。賈振元稱,他最喜歡別人叫其“賈老師”,“我給自己的定義(yi) 就是老師,教書(shu) 是本分,科研是本分。我當院長、部長很多年,行政和科研不能說沒有衝(chong) 突,關(guan) 鍵是你如何分配好時間、提高效率”。
今次履新西北工業(ye) 大學黨(dang) 委書(shu) 記李言榮是電子信息材料專(zhuan) 家,主要從(cong) 事電子薄膜材料與(yu) 器件應用研究,2011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去年6月,李言榮曾在四川大學2022屆畢業(ye) 典禮上告誡師生,一個(ge) 人格局不大,錢再多、官再大,也不一定快樂(le) ,腰纏萬(wan) 貫又如何。“隻要我們(men) 能站在生命與(yu) 大自然的角度去感悟人生,能站在曆史縱橫的交匯點上去審視當下與(yu) 未來,能站在對國家和民族的貢獻上去思考責任與(yu) 使命,你就會(hui) 不斷擴張自己的胸懷和格局。”(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