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GDP超121萬億 高質量發展有何新突破?一起來看
2月28日,國家統計局發布202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hui) 發展統計公報,數據顯示,初步核算,2022年全年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GDP)達1210207億(yi) 元,比上年增長3.0%。近年來,我國經濟總量不斷取得新突破。2020年突破100萬(wan) 億(yi) 元、2021年突破110萬(wan) 億(yi) 元,2022年突破120萬(wan) 億(yi) 元,再次躍上新台階。按年平均匯率折算,我國經濟總量達18萬(wan) 億(yi) 美元,穩居世界第二位。
如何看待這樣一份成績單?公報中的數據顯示出2022年我國高質量發展有何新突破?讓我們(men) 一起來看。
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超121萬(wan) 億(yi) 元
同比增3%
數據顯示,初步核算,2022年全年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1210207億(yi) 元,比上年增長3.0%。其中,第一產(chan) 業(ye) 增加值占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比重為(wei) 7.3%,第二產(chan) 業(ye) 增加值比重為(wei) 39.9%,第三產(chan) 業(ye) 增加值比重為(wei) 52.8%。
全年最終消費支出拉動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增長1.0個(ge) 百分點,資本形成總額拉動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增長1.5個(ge) 百分點,貨物和服務淨出口拉動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增長0.5個(ge) 百分點。全年人均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85698元,比上年增長3.0%。國民總收入1197215億(yi) 元,比上年增長2.8%。全員勞動生產(chan) 率為(wei) 152977元/人,比上年提高4.2%。
專(zhuan) 家解讀
主要指標顯示經濟社會(hui) 發展穩中向好
2022年,我國遭遇疫情散發多發、極端高溫天氣等諸多超預期因素衝(chong) 擊,國際大環境也處於(yu) 複雜多變的狀態。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國取得了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超121萬(wan) 億(yi) 元、增長3%的成績,如何看待這份成績單?我們(men) 來聽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張燕生的解讀。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 張燕生:整體(ti) 來看,我國經濟增長率是3%,2022年就業(ye) 的成績也很好,CPI保持在2%,應該講2022年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方方麵麵都是穩中向好的。
研發經費與(yu) 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之比
達到2.55%
2022年,全年研發經費支出30870億(yi) 元,比上年增長10.4%,其中基礎研究經費1951億(yi) 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共資助5.19萬(wan) 個(ge) 項目。截至2022年末,正在運行的國家重點實驗室533個(ge) ,納入新序列管理的國家工程研究中心191個(ge) ,國家企業(ye) 技術中心1601家,大眾(zhong) 創業(ye) 萬(wan) 眾(zhong) 創新示範基地212家。國家級科技企業(ye) 孵化器1425家。截至2022年末,有效專(zhuan) 利1787.9萬(wan) 件,其中境內(nei) 有效發明專(zhuan) 利328.0萬(wan) 件。每萬(wan) 人口高價(jia) 值發明專(zhuan) 利擁有量9.4件。全年共簽訂技術合同77萬(wan) 項,技術合同成交金額47791億(yi) 元,比上年增長28.2%。
新產(chan) 業(ye) 新業(ye) 態新模式較快成長。全年規模以上工業(ye) 中,高技術製造業(ye) 增加值比上年增長7.4%,占規模以上工業(ye) 增加值的比重為(wei) 15.5%;裝備製造業(ye) 增加值增長5.6%,占規模以上工業(ye) 增加值的比重為(wei) 31.8%。全年規模以上服務業(ye) 中,戰略性新興(xing) 服務業(ye) 企業(ye) 營業(ye) 收入比上年增長4.8%。全年高技術產(chan) 業(ye) 投資比上年增長18.9%。
專(zhuan) 家解讀
堅持高質量發展 多個(ge) 新興(xing) 領域表現較好
加大創新投入以及新產(chan) 業(ye) 新業(ye) 態的快速成長,反映出我國高質量發展有何新突破?會(hui) 對未來經濟發展產(chan) 生什麽(me) 作用?我們(men) 繼續來聽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張燕生的解讀。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 張燕生:去年還有一個(ge) 亮點是研發強度達到了2.55%,而且全社會(hui) 研發經費的規模超過了3萬(wan) 億(yi) 。另外,從(cong) 高質量發展來講,在光伏電池、新能源汽車等很多新興(xing) 領域發展都是不錯的,也期待2023年我國經濟走出一個(ge) 獨立向上的軌跡。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