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堅定必勝信心 在新時代新征程上奮勇前進——貫徹落實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精神係列述評之三

發布時間:2023-03-03 15:20:00來源: 新華網

  新華社北京3月2日電 題:堅定必勝信心 在新時代新征程上奮勇前進——貫徹落實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hui) 會(hui) 議精神係列述評之三

  新華社記者

  中國3年多來的抗疫防疫曆程極不平凡。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團結帶領全黨(dang) 全國各族人民同心抗疫,取得疫情防控重大決(jue) 定性勝利,創造了人類文明史上人口大國成功走出疫情大流行的奇跡。

  這一成績的取得必將激勵全黨(dang) 全國各族人民堅定必勝信心,在新時代新征程上披荊斬棘、奮勇前進。

  黨(dang) 中央科學決(jue) 策、堅強領導帶領中國成功走出精準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正確道路

  2022年,我國GDP達121萬(wan) 億(yi) 元,這是繼2020年、2021年連續突破100萬(wan) 億(yi) 元、110萬(wan) 億(yi) 元之後,再次躍上新台階。

  國家統計局2月28日發布的202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hui) 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22年,我國經濟社會(hui) 發展頂住壓力,經濟實力、綜合國力和人民生活水平持續提升。

  成果來之不易。回望3年多抗疫曆程,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堅強領導、科學決(jue) 策,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最大限度減少了疫情對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影響,因時因勢優(you) 化調整防控措施,努力用最小的代價(jia) 實現最大的防控效果,成功走出了一條精準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正確道路。

  一係列振奮人心的數據,折射出中國經濟昂揚奮進的良好勢頭:

  疫情防控進入新階段後的第一個(ge) 春運,全社會(hui) 人員流動量約47.33億(yi) 人次,營業(ye) 性客運量比2022年同期增長50.5%。人流加速回暖,貨物運輸量也在高位運行。鐵路累計發送貨物4.15億(yi) 噸。

  中國吸引外資規模再創曆史新高,開年首月中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超千億(yi) 元,同比增長14.5%;信貸實現“開門紅”,1月份我國人民幣貸款增加4.9萬(wan) 億(yi) 元,企業(ye) 中長期貸款占比超七成。

  2月份,中國製造業(ye) 采購經理指數(PMI)升至52.6%,生產(chan) 經營活動預期指數為(wei) 57.5%,升至近12個(ge) 月來高點,企業(ye) 信心繼續增強。多地用電量整體(ti) 也呈現加快恢複態勢,預計2023年全國全社會(hui) 用電量增長6%左右。

  市場主體(ti) 拔節生長,展現勃勃生機與(yu) 活力。截至2023年1月,我國市場主體(ti) 達1.7億(yi) 戶,其中個(ge) 體(ti) 工商戶達1.14億(yi) 戶,約占市場主體(ti) 總量三分之二、帶動近3億(yi) 人就業(ye) 。

  一年春為(wei) 始。種種經濟向好的預期,為(wei) 發展注入了強勁的信心。實踐證明,黨(dang) 中央對疫情形勢的重大判斷、對防控工作的重大決(jue) 策、對防控策略的重大調整是完全正確的,措施是有力的,群眾(zhong) 是認可的,成效是巨大的。

  中國經濟的強大韌性和潛力提供了應對風險挑戰的底氣和能力

  生產(chan) 線上,數十條機械臂在空中有序交錯擺動,一群搬運零部件的載重機器人往來穿梭,幾名員工在顯示屏前緊盯著關(guan) 鍵參數。今年以來,天津力神電池股份有限公司的工廠晝夜忙個(ge) 不停,滿負荷運轉。疫情期間,這條生產(chan) 線曾因訂單短缺而不時停擺,如今迎來陸續增資擴產(chan) 。

  艱難中彰顯勇毅,堅韌中點亮希望。回望3年多來的同心抗疫,我們(men) 戰勝了前所未有的困難和挑戰,我國經濟發展和疫情防控保持全球領先地位,充分體(ti) 現了我國防控疫情的堅實實力和強大能力,充分彰顯了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和我國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的顯著優(you) 勢。

  以非常之舉(ju) 應對非常之事,牢牢掌握了抗疫的戰略主動權。宏觀政策靠前發力、形成合力,微觀措施加快落地、精準有力。各地區各部門紮實落實、主動作為(wei) ,以超常力度和舉(ju) 措抓好穩增長各項政策落地見效,有效激發了經濟韌性與(yu) 潛力,最大程度穩住基本盤。

  堅持全國一盤棋,確保交通物流暢通,確保重點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抗疫保供企業(ye) 、關(guan) 鍵基礎設施正常運轉,為(wei) 更好穩住經濟大盤創造了良好的基礎和環境。

  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著力在補齊創新短板、做強市場主體(ti) 、強化數字賦能、聚焦暢通循環上下功夫。

  幫助中小企業(ye) 穩增長、調結構、強能力,實現平穩健康發展。2022年,我國平均每天新設企業(ye) 2.38萬(wan) 戶,中小微企業(ye) 數量已經超過了5200萬(wan) 戶,規模以上工業(ye) 中小企業(ye) 經營收入超過80萬(wan) 億(yi) 元。一大批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脫穎而出,成為(wei) 中小企業(ye) 發展的一個(ge) 亮點。

  國產(chan) 體(ti) 外膜肺氧合治療(ECMO)產(chan) 品獲批上市;首台國產(chan) F級50兆瓦重型燃氣輪機點火成功;全國一體(ti) 化算力網絡甘肅樞紐節點慶陽數據中心集群項目開工,“東(dong) 數西算”工程的良好態勢和聚集效應正在加速形成……中國重大裝備、重要基礎零部件、新材料等關(guan) 鍵領域產(chan) 業(ye) 鏈攻關(guan) 再上新台階,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韌性得到進一步提升。

  麵對國際供給體(ti) 係波動,我國糧食產(chan) 量連續8年穩定在1.3萬(wan) 億(yi) 斤以上,“菜籃子”產(chan) 品量足價(jia) 穩,以煤炭為(wei) “錨”著力保持能源價(jia) 格總體(ti) 穩定,為(wei) 經濟穩增長起到“壓艙石”作用,發展韌性持續彰顯。

  在風雨洗禮中成長、在曆經考驗中壯大,我國經濟韌性強、潛力大、活力足,長期向好的基本麵沒有變,我們(men) 更有充足的底氣和能力應對前進道路上的各種挑戰。

  奮力書(shu) 寫(xie) 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高質量發展是中國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提出2023年要“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形成共促高質量發展合力”。

  各地抓項目、強創新、優(you) 環境、增動能,加快產(chan) 業(ye) 提質增效,推動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2月21日,共計268個(ge) 、總投資6808億(yi) 元的浙江省重大項目在杭州集中舉(ju) 行開工儀(yi) 式;2、3月份北京市計劃開工市區重大項目110個(ge) ,總投資近2200億(yi) 元……重大項目招引與(yu) 建設加足馬力,積極發揮有效投資在高質量發展中的關(guan) 鍵作用。

  廣東(dong) 召開全省高質量發展大會(hui) 、上海召開全市優(you) 化營商環境建設大會(hui) 、福建召開民營經濟代表人士座談會(hui) ……各地優(you) 化促進經濟持續恢複發展的政策環境,為(wei) 高質量發展賦能。

  當前,世界對中國經濟增長預期持續增強,市場機遇加快釋放,外資企業(ye) 對市場動向把握敏銳,加快投資布局。促進外資穩存量、擴增量、提質量,成為(wei) 多地吸引外資工作重點。

  碼頭繁忙,貿易回暖,前景向好。近期,遼寧大連港、營口港、盤錦港等港口貨物吞吐量正逐步走出低穀、企穩回升。是否看好未來,投不投資最有說服力。前不久,鬆下製冷保稅中心倉(cang) 項目正式落地大連港,麵向日本、北美、歐洲市場的分撥中心倉(cang) 將陸續啟用,預計年度總操作箱量約1800標準集裝箱,年出口額約4000萬(wan) 美元。

  在全麵貫徹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在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堅強領導下,隻要我們(men) 更好統籌疫情防控與(yu) 經濟社會(hui) 發展,堅定信心、頑強拚搏,紮實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就一定能夠在新征程上創造新的更大奇跡。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