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界別 新氣象——來自全國政協“環境資源界”的觀察
3月4日中午,全國政協委員、西安建築科技大學校長王樹聲從(cong) 北京會(hui) 議中心駐地出發,乘車前往人民大會(hui) 堂參加全國政協十四屆一次會(hui) 議開幕會(hui) 。
王樹聲委員長期從(cong) 事城市規劃研究。他所在的“環境資源界”是本屆政協新設立的一個(ge) 界別,是全國政協界別30年來的一次重大調整,因而備受關(guan) 注。
記者梳理環境資源界別的委員名單發現,85名委員包括環境資源領域黨(dang) 政領導幹部、生態文明建設領域科研專(zhuan) 家、能源資源領域企業(ye) 負責人等。委員的專(zhuan) 業(ye) 背景涵蓋了生態環境、自然資源、水利水務、城市規劃、海洋、林業(ye) 、地質、化學、建築、氣象、交通、法學、人口等多個(ge) 領域。
推動經濟社會(hui) 高質量發展,必須強化資源環境這個(ge) 重大課題的研究。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出要“站在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有政協委員表示,全國政協新設“環境資源界”,正是對黨(dang) 和國家中心工作發展要求的積極響應。
據了解,1998年,全國政協在專(zhuan) 門委員會(hui) 中增設了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hui) ,但沒有設置相應的界別。
科學設置、調整和優(you) 化界別,有利於(yu) 人民政協更好發揮代表性強、包容性大、聯係麵廣的特色和優(you) 勢,有利於(yu) 充分體(ti) 現人民政協的統戰組織屬性,更好發揮人民政協在全過程人民民主中的獨特作用。
今年1月1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hui) 議第十四屆全國委員會(hui) 委員名單正式公布。這份名單顯示,十四屆全國政協增設“環境資源界”,將“中國共產(chan) 主義(yi) 青年團”和“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hui) ”合並為(wei) “中國共產(chan) 主義(yi) 青年團和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hui) ”,仍為(wei) 34個(ge) 界別。
據了解,增設環境資源界別,可以把從(cong) 事資源環境領域工作的委員相對集中起來。一方麵發揮政協專(zhuan) 門協商機構作用,圍繞資源環境領域重大問題組織開展深入調查研究,積極協商議政,加強民主監督,為(wei) 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集聚眾(zhong) 智、匯聚眾(zhong) 力。另一方麵通過界別渠道,發揮委員作用,深入群眾(zhong) ,做好生態文明建設大政方針的宣傳(chuan) 引導、解疑釋惑、協調關(guan) 係、凝聚共識等工作。
“全國政協新增‘環境資源界’界別,顯示了國家對生態環保的高度重視,也將有利於(yu) 凝聚更多專(zhuan) 業(ye) 人士助力生態文明建設。這讓我備受鼓舞、倍感振奮、倍增幹勁。”北京首創環保集團智慧環保事業(ye) 部總經理黃綿鬆委員,一直從(cong) 事水環境綜合治理等相關(guan) 工作。他帶來了關(guan) 於(yu) 農(nong) 村生活汙水垃圾治理、探索生態產(chan) 品價(jia) 值實現機製等相關(guan) 的提案。
“我將以更高站位、更高標準、更高要求履行好全國政協委員的職責,並立足自身專(zhuan) 業(ye) 優(you) 勢,以更足幹勁書(shu) 寫(xie) 好綠色發展答卷。”黃綿鬆說。
“中國具有優(you) 秀的城市規劃建設傳(chuan) 統,非常重視城市與(yu) 自然山水的融合。”王樹聲委員告訴記者,未來在城市規劃建設中,要弘揚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要立足生態文明建設,更加注重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城市經濟發展、特色塑造、生態保護、文化傳(chuan) 承以及各類工程建設要更加重視協同融合與(yu) 整體(ti) 創造,營造美麗(li) 家園,賡續中華文明,探索中國式現代化城市的規劃建設之路。
“我期待,未來五年,在全國政協‘環境資源界’這個(ge) 大家庭裏,與(yu) 眾(zhong) 多專(zhuan) 家一起共商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建設,積極建言獻策。”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yu) 環境政策研究所研究員穀樹忠委員說,期望通過履職盡責,為(wei) 推進美麗(li) 中國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