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能降碳服務業潛力巨大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推動發展方式綠色轉型。開年以來,多地出台重點領域節能降碳實施方案。節能降碳和數字化改造是實現傳(chuan) 統製造業(ye) 轉型升級的必由之路,應有效運用綠色低碳技術裝備和數字化手段對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改造升級,讓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在新形勢下煥發新動能。
傳(chuan) 統製造業(ye) 實施節能降碳改造升級,至少需要資金、技術以及經營主體(ti) 三方麵支撐。其中,以節能降碳服務企業(ye) 為(wei) 代表的經營主體(ti) 是核心。節能降碳服務產(chan) 業(ye) 作為(wei) 生產(chan) 性服務業(ye) ,在實現“雙碳”目標特別是推動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綠色轉型方麵發揮了重要支撐作用。節能降碳改造專(zhuan) 業(ye) 性較強,不僅(jin) 涉及複雜的行業(ye) 技術和工藝流程,有的還需要跨行業(ye) 交互融合。俗話講“專(zhuan) 業(ye) 的事交給專(zhuan) 業(ye) 的人做”,如果企業(ye) 自己實施改造有困難,可以從(cong) 市場上尋找專(zhuan) 門的節能降碳服務企業(ye) 提供全流程專(zhuan) 業(ye) 化服務,將會(hui) 產(chan) 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從(cong) 事節能降碳服務的企業(ye) 多為(wei) 中小企業(ye) ,體(ti) 量小,數量大。據相關(guan) 行業(ye) 協會(hui) 統計,目前,節能降碳服務企業(ye) 數量接近1萬(wan) 家,從(cong) 業(ye) 人員達80多萬(wan) 人,是創造綠色價(jia) 值、吸納社會(hui) 就業(ye) 的有效渠道。近年來,國家大力支持中小企業(ye) 發展,湧現出一批擁有核心技術的“小巨人”和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依靠技術門檻、高品質和差異化服務,在市場競爭(zheng) 激烈的節能降碳細分領域中占據一席之地。
節能降碳服務業(ye) 能夠帶動綠色技術、裝備製造等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發展,為(wei) 經濟高質量發展增添更多“綠動力”。目前,節能降碳服務企業(ye) 普遍擁有自己的擅長領域和專(zhuan) 長技術,能夠提供診斷谘詢、改造實施、投資融資等“一站式”節能降碳服務。如果能在政策上再“添把火”,其在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方麵將發揮更大作用。
加強資金支持。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改造升級項目很多需要整體(ti) 更換生產(chan) 裝置或工藝流程,投資大、回收期長,既需要政府資金引導,也需要社會(hui) 資本跟進。應加大這一領域的財政性資金支持力度,同時引導各類金融機構摒棄“談兩(liang) 高色變”的“一刀切”做法,科學界定項目內(nei) 容,給予積極精準支持。
給予政策傾(qing) 斜。節能降碳服務企業(ye) 多是自帶綠色屬性的中小企業(ye) ,也是“雙碳”背景下推動傳(chuan) 統製造業(ye) 轉型升級的生力軍(jun) 。對這類企業(ye) 應當給予更有力度的金融支持、更大幅度的稅收優(you) 惠,為(wei) 其健康發展創造更加有利的市場環境。應加強服務對接,主動為(wei) 企業(ye) 辦實事、解難題,營造良好營商環境。
積極穩妥轉型。在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進程中,做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增量與(yu) 做優(you) 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存量不可偏廢。在我國傳(chuan) 統製造業(ye) 存量較大的情況下,需要對後者給予更多重視。應加強對重點領域節能降碳改造工作的組織,充分發揮各類行業(ye) 協會(hui) 、規劃設計機構的專(zhuan) 業(ye) 支撐作用,加強綠色技術供給和項目實施指導,保障轉型過程平穩有序。
道阻且長,行則將至。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是一項周期長、見效慢的工作,需要堅定信心、保持定力、久久為(wei) 功,調動各種可以調動的積極因素,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不斷邁向前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