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獅少年傳承非遺文化 舞動青春弘揚醒獅精神
中新網廣州3月8日電 題:雄獅少年傳(chuan) 承非遺文化 舞動青春弘揚醒獅精神
作者 王堅 鄭少敏
廣東(dong) 醒獅屬中國獅舞中的南獅,廣州市白雲(yun) 區是其中最具代表性和普及性的傳(chuan) 承地域之一。每周五的夜幕中,在白雲(yun) 區鍾落潭鎮虎塘村文化廣場上,一頭頭生龍活虎的醒獅在燈光下騰挪跳躍,時而威風凜凜,時而憨態可掬,這群不知疲憊的醒獅少年便是虎塘村醒獅隊成員。
這支組建於(yu) 2021年的醒獅隊,由50多名青少年組成,年齡最小的隊員僅(jin) 七歲。每到約定的時間,少年們(men) 就趕往文化廣場練習(xi) 舞獅基本功。
雄獅少年在訓練期間,“坐頭”等難度動作一個(ge) 也不會(hui) 少,有時會(hui) 用上真道具,光是獅頭就有八斤重,汗水不一會(hui) 兒(er) 就能把頭發都浸濕,但隊員們(men) 依然相互鼓勵、咬牙堅持。
辛勞汗水贏得了回報,2022年,虎塘村醒獅隊一舉(ju) 摘得“獅王文化杯”第三屆全國民族龍獅文化展示活動男子組銅獎。在此前舉(ju) 行的白雲(yun) 區首屆“雲(yun) ·飛揚”青少年醒獅大賽中,他們(men) 勇奪單獅二等獎、群獅三等獎,另有兩(liang) 名隊員獲得人氣獎。
與(yu) 虎塘村文化廣場一樣,每周五或周六,鏗鏘有力的鑼鼓聲也會(hui) 如約在仙師宮廣場響起,另一幫青少年同樣在教練的帶領下練習(xi) 起勢、奮起、施禮、驚躍等造型動作。
青少年們(men) 舞獅的動作行雲(yun) 流水,他們(men) 是在白雲(yun) 區首屆“雲(yun) ·飛揚”青少年醒獅大賽中喜拔頭籌的嘉禾街長湴佐端堂醒獅團。攬下此次比賽的一等獎隊員們(men) 入門先站三年樁,個(ge) 個(ge) 練就出拿手技藝,舞獅動作早已刻進記憶裏。
佐端堂醒獅團隊員介紹,從(cong) 報名到參賽短短兩(liang) 周時間裏,醒獅團通過高強度訓練,出色完成比賽節目。
除了比賽,少年醒獅隊也是當地重要節慶活動必不可少的“重頭戲”。
正月初一,鑼鼓喧天,白雲(yun) 區人和鎮南興(xing) 合興(xing) 堂醒獅隊一大早就忙活起來,用傳(chuan) 統醒獅表演向父老鄉(xiang) 親(qin) 拜年,值得一提的是,台上的表演隊員是幾名“00後”姑娘。
合興(xing) 堂醒獅隊創立於(yu) 20世紀80年代,當時以男隊員為(wei) 主,2013年,教練餘(yu) 衛釗在社區的支持下打破傳(chuan) 統,帶起幾名女孩“耍獅子”。
2019年,餘(yu) 衛釗和教練張哲亮正式組建起一支女子醒獅隊,目前這支女子醒獅隊已有20名成員,平均年齡13歲,每年年節時姑娘們(men) 和小夥(huo) 子們(men) 同台競技,熱鬧非凡。
合興(xing) 堂女子醒獅隊的成長過程並非一帆風順,隊員們(men) 練習(xi) “坐頭”“爬高杆”等動作時遇到過瓶頸,但姑娘們(men) 堅持了下來,一個(ge) 月練習(xi) 一個(ge) 動作上千次,由教練拍攝視頻、逐秒檢查動作,然後姑娘們(men) 再次練習(xi) 、精益求精。
付出終有收獲,在廣東(dong) 省第十六屆運動會(hui) 群眾(zhong) 體(ti) 育組龍獅比賽中,廣州南興(xing) 合興(xing) 堂女子醒獅隊奪得傳(chuan) 統南獅女子少年組一等獎。
據了解,2020年12月15日獅舞(廣東(dong) 醒獅)入選白雲(yun) 區第七批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代表性項目名錄。千年來,每逢節慶或有重大活動,必有醒獅助慶,青年一代也成為(wei) 當地村內(nei) 醒獅隊的主要成員,從(cong) 長輩手中接過傳(chuan) 承的接力棒,弘揚敢為(wei) 人先、奮發有為(wei) 的醒獅精神,成為(wei) 醒獅少年。(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