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發布新版首店扶持政策 補貼標準較此前大幅提升 在京申報亞洲首店最高補貼500萬元
北京市商務局日前發布2023年度鼓勵發展商業(ye) 品牌首店首發項目申報指南的通知,今年申報的亞(ya) 洲首店最高可獲得500萬(wan) 元資金支持,中國(內(nei) 地)首店最高可獲得200萬(wan) 元支持,北京首店最高可獲得100萬(wan) 元支持。
北京首店政策正不斷細分、深化。2023年度鼓勵發展商業(ye) 品牌首店首發項目申報指南的通知顯示,北京市針對2021年11月1日(含)以後在京新開設國內(nei) 外品牌亞(ya) 洲首店、中國(內(nei) 地)首店、北京首店、旗艦店、創新概念店給予資金支持。其中,零售企業(ye) 的亞(ya) 洲首店最高可獲得500萬(wan) 元支持。
具體(ti) 來看,北京市針對零售企業(ye) ,按照項目核定實際投資總額的最高50%的支持,亞(ya) 洲首店最高500萬(wan) 元支持,中國(內(nei) 地)首店最高200萬(wan) 元支持,北京首店、旗艦店、創新概念店最高100萬(wan) 元支持。餐飲企業(ye) 按照項目核定實際投資總額的最高20%,最高給予50萬(wan) 元支持。
在引進方麵,對2021年11月1日(含)以後引進在京納統零售企業(ye) 設立的首店、旗艦店、創新概念店,簽訂兩(liang) 年及以上入駐協議,在京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引進方,按照每新增引進1個(ge) 滿足以上條件的店鋪最高給予10萬(wan) 元獎動的標準,給予資金支持。
在新品發布活動方麵,對在京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企業(ye) ,2022年11月1日(含)以後在京舉(ju) 辦的國內(nei) 外知名品牌新品發布活動的場租、搭建、宣傳(chuan) 推廣總費用的50%,服裝服飾、化妝品、腕表、箱包、金銀珠寶等新品發布活動最高200萬(wan) 元支持,其他消費品牌的新品發布活動最高100萬(wan) 元支持。
相較於(yu) 2022年北京發布的首店3.0政策,此次扶持補貼政策有了更高的提升。由原來品牌亞(ya) 洲首店最高可獲支持100萬(wan) 元變更為(wei) 500萬(wan) 元。可見,北京為(wei) 了大力發展首店經濟,政策紅利不斷釋放。
經過多年的首店經濟發展,國際品牌落地北京的首店占比正不斷提升。選址中國數據顯示,2022年北京共有812家品牌首店落地。其中,全球首店5家、亞(ya) 洲首店1家、中國(內(nei) 地)首店31家、北京首店775家。例如,天梭全球首家T-Heart概念店入駐SKP-S,MOUSSY STUDIOWEAR全球首店、SMILEY tea全球首店落地朝陽大悅城等。
實際上,自2019年開始,北京市相繼出台首店支持措施,並根據首店政策執行情況及時優(you) 化項目申報指南,現如今,北京對品牌的吸引力不斷顯現。四年來,北京市共引進2774家首店落地,其中,2019年引入首店878家、2020年引入首店183家、2021年引入首店901家、2022年引入首店812家,數量上穩居國內(nei) 首店經濟第一梯隊。
首店的引入成為(wei) 北京提升商業(ye) 競爭(zheng) 力的有效舉(ju) 措。今年2月,北京市商務工作會(hui) 議上,北京市商務局局長丁勇指出,北京著力提升消費供給質量。2023年,北京市將研究推動北京“購物之城”建設,打造時尚消費的升級版和新高地。在推動商圈變革發展的同時,品牌首店引進成為(wei) 北京構建“購物之城”的關(guan) 鍵。丁勇表示,2023年,北京市爭(zheng) 取新引進國內(nei) 外品牌首店800家左右。
在北京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過程中,首店也是重要的衡量指標。2021年,北京市發布《北京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實施方案(2021—2025年)》指出,加大商業(ye) 品牌首店政策實施力度,引導各區因地製宜出台鼓勵品牌首店發展的配套措施,助力品牌首店落地選址和推廣,大力引進國內(nei) 外知名品牌首店、旗艦店、體(ti) 驗店、定製中心,構建品牌匯集、品質高端、品位獨特的優(you) 質商品供給體(ti) 係。力爭(zheng) 到2025年,吸引國際國內(nei) 品牌在京開設3000家以上首店、創新店、旗艦店,將本市打造成為(wei) 全球首發中心。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