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新華網評:星辰大海的征途,從腳踏實地開始

發布時間:2023-03-09 11:23:00來源: 新華網

  “我們(men) 目光之所及是星辰大海,但我們(men) 走過的每一步路都是腳踏實地。”7日下午舉(ju) 行的第二場“代表通道”采訪活動中,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天眼”總工程師薑鵬感慨道。

  提起“中國天眼”,很多人並不陌生,但少有人知道它背後的故事。一路走來,真的不容易。

  2009年,薑鵬一畢業(ye) 就投身到中國天眼的研究中,從(cong) 此一頭紮進貴州的大山深處,開啟了與(yu) 之相伴的14年人生。研究過程很苦很累,也麵臨(lin) 著許多技術難題。“連續3個(ge) 春節奮戰在望遠鏡現場”“前前後後失敗近百次”……

  在接受新華網“新華訪談”采訪時,薑鵬說,求真和務實是科技工作者最重要的品質。這讓我們(men) 想到了“中國天眼”之父南仁東(dong) ,他的一生為(wei) “天眼”燃盡,他把執著和專(zhuan) 注做到了極致。他曾拄著竹竿喝渾水、吃冷幹糧,冒著生命危險,幾乎走遍了貴州所有的窪地,終於(yu) 選到了最適合FAST建設的台址。

  南仁東(dong) 雖然離開了,但是精神火焰生生不息。一代代科技工作者的堅持,我們(men) 看到了傳(chuan) 承的力量。經過團隊的不懈努力,看似天馬行空的設想終於(yu) 成為(wei) “國之重器”。

  如今,看到火箭騰空而起、坐著高鐵日行千裏、用著北鬥精準導航,見證那一個(ge) 個(ge) “不可能”成為(wei) “可能”,我們(men) 心中充滿了自豪和自信。這些硬核科技背後,是一顆顆滾燙的拳拳之心,是不懼失敗後仍越挫越勇的定力,是追求極致嚴(yan) 謹隻為(wei) 刺穿“光年之外”的毅力,是“吃得苦中苦、坐穿冷板凳”的堅持。

  前不久,一則好消息燃起了我們(men) 的新期待:截至目前,FAST發現的脈衝(chong) 星數量已經超過740餘(yu) 顆,是同一時期國際上所有其他望遠鏡發現脈衝(chong) 星總數的3倍以上。

  740餘(yu) 顆!這一數字還將增長,夢想又站在了新的起點。仰望中國科技的星空,一代代科技工作者,為(wei) 了實現夢想而不舍晝夜地跋涉,他們(men) 永遠是最璀璨的星。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