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委員張其成:騰退恢複北京“太醫院” 實現國家中醫藥博物館“一館兩址”布局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何春中)“目前,國家中醫藥博物館選址已基本確定!”今年全國“兩(liang) 會(hui) ”期間,全國政協委員、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張其成提交了關(guan) 於(yu) 騰退恢複北京“太醫院”建設國家中醫藥博物館的提案。
張其成介紹,日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中醫藥振興(xing) 發展重大工程實施方案》,進一步加大“十四五”期間對中醫藥發展的支持力度,著力推動中醫藥振興(xing) 發展。其中“中醫藥文化弘揚工程”,提到重點支持中醫藥博物館體(ti) 係建設。建設目標是國家中醫藥博物館及其數字博物館基本建成並投入試運行,形成布局合理、特色鮮明、功能完備的中醫藥博物館體(ti) 係,更好展示中醫藥藏品所蘊含的曆史價(jia) 值與(yu) 文化內(nei) 涵。
近年來,國家級中醫藥博物館的推進工作在持續進行中。2019年10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guan) 於(yu) 促進中醫藥傳(chuan) 承創新發展的意見》指出,傳(chuan) 承創新發展中醫藥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事業(ye) 的重要內(nei) 容,是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大事,並提出“推進中醫藥博物館事業(ye) 發展”。
2021年1月,《國務院辦公廳關(guan) 於(yu) 加快中醫藥特色發展的若幹政策措施》明確提出“建設國家中醫藥博物館”;2022年3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十四五”中醫藥發展規劃》,提出要“發展中醫藥博物館事業(ye) 、做大中醫藥文化產(chan) 業(ye) ”,開展國家中醫藥博物館基本建設,促進中醫藥博物館體(ti) 係建設。
2022年7月,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員會(hui) 發布公示,國家中醫藥博物館項目擬於(yu) 北京市朝陽區豆各莊鄉(xiang) 建設,建築規模約4.5萬(wan) 平方米。
“現在關(guan) 鍵問題是項目還處於(yu) 國家發改委立項審批階段”,為(wei) 了解決(jue) 國家中醫藥博物館建設“最後一公裏”問題,曾擔任過北京中醫藥大學首任國學院院長的張其成在提案中建議:
國家發改委應加快推進國家中醫藥博物館立項審批工作。《中醫藥振興(xing) 發展重大工程實施方案》有關(guan) 國家中醫藥博物館建設配套措施,要求國務院有關(guan) 部門要在國家中醫藥博物館立項、選址、建設方麵加大支持力度,並在部門分工中提到國家發改委。希望國家發改委盡快完成立項審批。力爭(zheng) 在“十四五”期間基本建成國家中醫藥博物館並投入試運行。國家中醫藥博物館落戶北京,有助於(yu) 北京博物館之城建設,有利於(yu) 展示國家首都形象,也符合北京國際交往中心及文化中心定位。立足首都可以向全世界更好地展現博大精深的中醫藥文化和璀璨輝煌的中華文明,更好地推動中醫藥走向世界,促進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在世界的傳(chuan) 播,有助於(yu) 增強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強。
騰退恢複北京“太醫院”,建設燕京中醫藥博物館,實現國家中醫藥博物館“一館兩(liang) 址”布局。“太醫院”坐落在北京東(dong) 城區地安門東(dong) 大街,處於(yu) 北京中軸線上。北京中軸線是北京古城的脊梁和靈魂,承載著中華文明精神理念和中國人生產(chan) 生活方式。“太醫院”從(cong) 一個(ge) 特殊的層麵展現了古代帝王及禦醫的生活方式,是北京中軸線上重要的文化遺產(chan) 。為(wei) 配合北京中軸線申報世界文化遺產(chan) ,要加快推動對“太醫院”進行騰退、修繕、恢複,將“太醫院”建設成燕京中醫藥博物館,並作為(wei) 國家中醫藥博物館的主館之一,與(yu) 新建主館形成互補。新建主館側(ce) 重於(yu) 全方位、全領域、全圖景式展現中醫藥發展曆史;“太醫院”主館側(ce) 重於(yu) 展示宮廷醫學、燕京醫學。
設立國家中醫藥文物保護專(zhuan) 項資金,用於(yu) 搜集散落民間的中醫藥文物、文獻,對麵臨(lin) 損毀的文物文獻進行搶救式修複。中醫藥文物是中醫藥文化的重要載體(ti) ,蘊含豐(feng) 富的古代文化信息。據不完全統計,我國現有中醫藥文物100萬(wan) 餘(yu) 件。全國中醫藥院校、科研單位及民間有數十家博物館,收藏文物不到1/10。大部分散落在民間或在非文物單位臨(lin) 時存放,不少文物毀壞嚴(yan) 重。此外還有大量中醫藥文物流失海外。加強中醫藥文物文獻的修葺、征集、保存和利用,已刻不容緩。國家中醫藥博物館擔負著保護中醫藥文物的曆史使命,應該盡快設立國家中醫藥文物保護專(zhuan) 項資金,將國家中醫藥博物館打造成為(wei) 中醫藥文化遺產(chan) 資源采集、收藏、保護、研究和展示的國家級文化殿堂。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