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全國人大代表薛誌龍:村裏的事也能“互聯網+”

發布時間:2023-03-10 15:58:00來源: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石佳

  “我想從(cong) 卓資山往回取個(ge) 快遞”“因為(wei) 父母年齡大有慢性病,好幾種藥不方便買(mai) ,我在外地回不去托付薛書(shu) 記幫忙買(mai) 藥”……

  在“村級事務管理平台”微信小程序上,內(nei) 蒙古烏(wu) 蘭(lan) 察布市黃旗灘村的村民寫(xie) 下求助留言,全國人大代表、黃旗灘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薛誌龍和其他村幹部看到就會(hui) 盡力幫忙,薛誌龍說:“以前村民給我打電話讓幫忙帶個(ge) 快遞,掛了電話就忘了,現在每次回村前打開留言板一目了然。”

  薛誌龍介紹說,2018年5月,他在全國革命老區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培訓班上了解到線上村務管理平台,利用“互聯網+”模式助力精準扶貧,推動基層黨(dang) 建、社會(hui) 治理與(yu) 鄉(xiang) 村振興(xing) 。

  回村後,薛誌龍立即在全村進行推廣,還通過積分獎勵的形式帶動大家參與(yu) 。

  如今“村級事務管理平台”功能更加齊全,有村規民約、三務公開、村莊大事記、黨(dang) 群服務日記等,村民可以在手機上看到村裏最近有什麽(me) 活動,村裏有什麽(me) 重要通知,村裏選人用人、村集體(ti) 經濟收支情況。

  每天起床後,村民郭計鎖都要登陸“村級事務管理平台”,把村裏最新發布的信息都看一遍,再進行點讚和評論,郭計鎖幾乎常年占據村裏積分排名的榜首。

  76歲的郭計鎖說,自己因為(wei) 積分排名第一,還被獎勵了一台手機。

  村民通過線上村務管理平台還了解到全國各地農(nong) 村的新鮮事物,同時,也將黃旗灘村的風土人情、村容村貌通過文字、照片或者視頻的形式發布上去,讓全國各地的“村友”們(men) 認識並了解黃旗灘。

  2020年4月,內(nei) 蒙古赤峰市寶樂(le) 歌農(nong) 牧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從(cong) “村友圈”了解到了黃旗灘村優(you) 越的自然環境,來黃旗灘村考察後,簽訂了“萬(wan) 頭羊場”合作協議,總投資2000多萬(wan) 元,投產(chan) 後提供長期性崗位16個(ge) 、臨(lin) 時性崗位32個(ge) ;2021年4月,內(nei) 蒙古盛齊堂生態藥植有限公司負責人同樣在“村友圈”認識了黃旗灘村,在通過考察調研後,簽訂了180畝(mu) 土地的流轉合同試種中藥材黃芪。

  薛誌龍發覺,自從(cong) 推行線上村務管理平台以來,不僅(jin) 給村裏帶來了不少商機,村民的思想發生了不小的轉變,“以前大家都對村裏的事務漠不關(guan) 心,現在很多村民成為(wei) 村裏產(chan) 業(ye) 的建設者,還有的主動成為(wei) 誌願者,參與(yu) 到村務管理、村容村貌建設中來。”

  薛誌龍建議,應進一步建立健全農(nong) 村財務管理製度和村務財務公開製度,及時、準確、真實公開相關(guan) 信息,確保群眾(zhong) 知情權、參與(yu) 權和監督權。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