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委員許鴻飛:深入生活紮根人民 講好中華文化故事
“作為(wei) 一名政協委員和文藝工作者,我將堅持文藝創作要為(wei) 人民服務,深入生活、紮根人民,書(shu) 寫(xie) 無愧於(yu) 時代的文藝作品。”近日,全國政協委員、廣州雕塑院院長許鴻飛在參加兩(liang) 會(hui) 所在小組討論時如是說。他已在20多個(ge) 國家舉(ju) 辦近50場個(ge) 人雕塑展,對推動中國藝術“走出去”講好中華文化故事深有感觸,這也是他今年提案。
文化是國際交流的載體(ti) ,藝術是文化傳(chuan) 播的橋梁。近年來,越來越多代表中國文化形象的藝術作品走出國門,但應當清醒認識到,藝術作品“走出去”也麵臨(lin) 諸多困難和問題,如經費有限、有限的藝術作品難以產(chan) 生持續的影響力等。因此他建議:一是以展會(hui) 和活動為(wei) 抓手促進藝術精品傳(chuan) 播。二是實施文藝人才強國戰略,著力造就世界級的中國藝術大師。三是加快建設高質量美術教育體(ti) 係。
許鴻飛出生於(yu) 廣東(dong) 陽江,這裏是古代海上絲(si) 綢之路主航線重要節點,著名的“南海一號”宋船考古就在此。當年,經大師黃永玉點撥,自成“肥女”藝術特色,用自信和美把歡樂(le) 質樸帶給大家。多年來,許鴻飛個(ge) 人雕塑展已在20多個(ge) 國家舉(ju) 辦近50場,用獨具中國特色和審美特征的作品展現普通民眾(zhong) 生活。兔年春節前後,他專(zhuan) 門為(wei) 西班牙薩拉曼卡市創作的雕塑《玉兔送福》展示於(yu) 馬約爾廣場,為(wei) 當地民眾(zhong) 送上中國新春祝福,該市市長又專(zhuan) 門發來感謝信。
不久前,許鴻飛受邀參加廣州圖書(shu) 館與(yu) 智利駐廣州總領事館合作舉(ju) 辦的“正義(yi) 與(yu) 愛—讀智利當代詩人聶魯達與(yu) 米斯特拉爾”悅讀分享會(hui) —這兩(liang) 位都是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詩人。他認真聆聽分享,在詩歌中感受智利文化的魅力,以詩為(wei) 媒,以藝會(hui) 友,在增進雙方友誼的同時加深了中外文化交流與(yu) 互鑒。
每次交流都是一種學習(xi) ,每次出行都會(hui) 有收獲。許鴻飛常說:“展覽越多,作品就越多。”以前在意大利展覽時,他路過羅馬萬(wan) 神殿,偶遇街頭藝人拉小提琴,演奏激情四射,打動了雕塑家,情之所至,《仙樂(le) 飄飄》誕生了。每次展覽都會(hui) 激發創作靈感,催生新作,作品匯聚成展,不斷創新,不斷走向世界。
出國下鄉(xiang) ,他的作品能被世界知名美術館博物館收藏,也能在山鄉(xiang) 與(yu) 大家樂(le) 成一片。近期,他的作品正在海南博鼇美麗(li) 鄉(xiang) 村巡展,帶給當地南強村濃鬱藝術氣息和歡樂(le) 氛圍。自2018年至今,該巡展已是第四回在此舉(ju) 辦,給當地村民和遊客帶來一次次嶄新體(ti) 驗。藝術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這也是他前兩(liang) 年的兩(liang) 會(hui) 提案,仍在踐行中。
把準時代脈搏,麵向生活實踐,聚焦重大現實。最近,《白天黑夜》被中國人民革命軍(jun) 事博物館收藏,該作品是許鴻飛創作的抗疫係列作品之一,反映了普通醫護工作者抗戰在疫情最前線的場景——猶如戰鬥間歇休息的戰士,緊握手中鋼槍——作品用寫(xie) 意手法讓這“微不足道”的瞬間凝固成永恒。
長袖曼舞、打著長鼓、手捧哈達、端來葡萄……就這樣,他的少數民族人物群雕作品《大團結》誕生了。該作品以“促進各民族團結”為(wei) 主題,栩栩如生塑造了不同民族身著盛裝,載歌載舞的幸福場景,展現出團結一心、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著力刻畫中華民族的精神氣質,也對各個(ge) 人物麵部表情精雕細琢。
推動高質量發展,文化是重要支點。順應發展大勢,不斷實踐創新。過去一年,盡管受疫情影響,不少展覽難以如常,但許鴻飛卻依然靜心創作積極組織,舉(ju) 辦了十多場大中型個(ge) 展。他在用實際行動深入生活,紮根人民,展現文化自信,講好中國故事。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