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後”全國人大代表楊登輝:高質量發展為技工教育提供新機遇
央視網消息:我們(men) 來關(guan) 注一位“95後”的人大代表,他的名字叫楊登輝。2017年,第44屆世界技能大賽,22歲的楊登輝獲得數控型項目的冠軍(jun) ,當時,他還是一名技校生。畢業(ye) 後,楊登輝成為(wei) 廣東(dong) 省機械技師學院的一名教師,今年,28歲的他作為(wei) 廣東(dong) 省1800萬(wan) 技能人才的代表,來到北京參加全國兩(liang) 會(hui) 。
在楊登輝看來,當下國家提出的“高質量發展”和“製造業(ye) 當家”,為(wei) 技工教育提供了新機遇,同時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全國人大代表 楊登輝:比如我帶的2022屆數控高級技工班畢業(ye) 生中,平均每人都能收到4—6家企業(ye) 的錄取通知書(shu) ,有的學生一畢業(ye) 年薪就達到10萬(wan) 元—15萬(wan) 元。現在,廣東(dong) 技工邁入了從(cong) 大到強的關(guan) 鍵階段,就讀技工教育的學生越來越多,但基礎建設、實訓設備、辦學條件等仍有待進一步提升。建議持續加大對技工教育的投入,推動更多資源要素向技工院校傾(qing) 斜,幫助其提高辦學質量。
作為(wei) 全國人大代表,楊登輝在走訪調研中發現,隨著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一方麵,企業(ye) 對高技能人才的需求越來越迫切,但另一麵,年輕人不願意做技術工人的瓶頸還是難以打破。
全國人大代表 楊登輝:建議進一步提高技能人才的待遇水平和社會(hui) 地位,在薪酬福利、落戶城市、子女入學、看病就醫、勞動環境等方麵增強保障,讓多勞者多得、技高者高薪,提高高技能人才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中的比例,推動更多技能人才在群團組織中兼職納入黨(dang) 委聯係專(zhuan) 家行列,讓技術工人成為(wei) 人人向往的職業(ye) 。
相比學生不願意進門的問題,更多的一線工人們(men) 則是關(guan) 注“成長”和“上升”。如何打破目前技能型員工晉升的“天花板”,進一步暢通技能人才職業(ye) 發展通道,也是關(guan) 鍵。
全國人大代表 楊登輝:建議充分發揮企業(ye) 在技能培訓中的主體(ti) 作用,健全終身職業(ye) 技能培訓體(ti) 係,推行職業(ye) 技能等級認定製度,落實新八級工製度,加快培養(yang) 更多特級技師、首席技師等拔尖人才。
從(cong) 世界冠軍(jun) 到廣東(dong) 省機械技師學院教師,再到全國人大代表,楊登輝對於(yu) 技能型人才的認識也在不斷深入。他認為(wei) ,技能型人才不光要會(hui) 技能,更要會(hui) 創新,技術工人已經從(cong) 過去的會(hui) “用”設備到現在的會(hui) “改良、升級”設備,而這背後應該是人才和產(chan) 業(ye) 共同成長搭建的製造業(ye) 高質量發展之路。
除了楊登輝之外,本屆兩(liang) 會(hui) 上還有多名在世界技能大賽上斬獲優(you) 異成績的人大代表,他們(men) 為(wei) 技能人才“代言”,為(wei) 一線技術工人發聲。隨著我國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企業(ye) 對高技能人才的需求越來越迫切,人們(men) 對技工教育的態度也在發生變化。相關(guan) 分析,來聽聽評論員白岩鬆的觀點。
白岩鬆表示,當世界技能大賽的金牌選手成為(wei) 全國人大代表,本身就體(ti) 現著社會(hui) 的一種肯定,同樣也體(ti) 現著社會(hui) 的一種呼籲和渴求,希望有更多這樣的人才脫穎而出。楊登輝的履曆不僅(jin) 證明了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更體(ti) 現了國家現在更加重視職業(ye) 技能人才,而以楊登輝為(wei) 代表的技能人才正是中國未來發展特別需要的一個(ge) 人群。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