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所高校學子用青春熱血傳遞“大能量”
“今天是我的生日。我一直都有獻血的念頭,剛好收到學校通知獻血車進校園了,所以我立馬就跑過來,想以這種特殊的方式來紀念一下。”剛剛獻完血的青島理工大學大一新生、環科221班的李元傑臉上掛著笑容,自豪地說道。
初春的三月,乍暖還寒,但阻擋不了青島理工大學學生的獻血熱情。3月7日上午9時左右,沒有課的學生便早早來到獻血車前排起長隊,大家填表、測體(ti) 溫、初篩、獻血……現場井然有序。200毫升、300毫升、400毫升……一袋袋“愛心紅包”傳(chuan) 遞著大愛情懷。
參與(yu) 獻血的隊伍中,有多次參與(yu) 獻血的“老將”,還有初次上陣的“新兵”,有剛下課便趕來獻血的低年級學生,也有剛從(cong) 考研複試忙碌準備中抽空前來的應屆畢業(ye) 生。
在青島理工大學,無償(chang) 獻血不僅(jin) 已內(nei) 化為(wei) 青年學子的行動自覺,同時成為(wei) 思政教育的特色內(nei) 容。該校以“無償(chang) 獻血進校園”實踐育人品牌活動為(wei) 載體(ti) ,以紅十字誌願服務團等社團為(wei) 抓手,通過加強宣傳(chuan) 科普、樹立先進典型、融入第二課堂成績單等方式,促進無償(chang) 獻血長效性開展,率先打造“小社團”撐起“大思政”的示範育人模式,實現理論學習(xi) 到支部、理論武裝到社團。
據不完全統計,8年來,該校開展無償(chang) 獻血活動38次,組織1.6萬(wan) 人次累計無償(chang) 獻血481.28萬(wan) 毫升,數次刷新青島市高校獻血紀錄。
“今年是我們(men) 最後一年在學校,我們(men) 是社工專(zhuan) 業(ye) 的學生,幫助他人、服務社會(hui) 本身就是我們(men) 專(zhuan) 業(ye) 一直貫徹的宗旨,所以想在畢業(ye) 前帶領班級同學以獻血的方式送給我們(men) 自己一份特殊的畢業(ye) 禮物。”人文與(yu) 外國語學院社工191班團支書(shu) 張成豔說,她特地帶著班裏的小夥(huo) 伴們(men) “組團”前來獻血。
以時間為(wei) 節點,該校的無償(chang) 獻血活動結合學雷鋒活動月的“奉獻之歌”,畢業(ye) 離校時的“畢業(ye) 紀念”,和新生入學的“成人禮”等誌願項目貫穿全年。
不僅(jin) 如此,青島理工大學校團委創新組織形式,鼓勵黨(dang) 團班以集體(ti) 形式報名參與(yu) 無償(chang) 獻血,開設集體(ti) 報名通道,充分發揮實踐育人對黨(dang) 團班集體(ti) 建設的積極作用。同時,倡導師生共同參與(yu) 無償(chang) 獻血。
信息與(yu) 控製工程學院教師李博從(cong) 當年作為(wei) 青島理工大學學生時第一次獻血,迄今20餘(yu) 年間,已累計獻血46次,捐獻全血5200毫升,血小板55個(ge) 治療量,還曾榮獲全國無償(chang) 獻血奉獻獎銅獎。
“李博用他堅持無償(chang) 獻血的大愛感動著身邊的每一個(ge) 人,用實際行動向學生詮釋著責任擔當。”該校信息與(yu) 控製工程學院黨(dang) 委書(shu) 記高潔感慨。
管理工程學院的方新龍是第4次參加學校組織的獻血活動。由於(yu) 經驗豐(feng) 富,得知這次的獻血活動後,她提前報名、規律生活,獻血當天吃過早飯後,就前來獻血點等待。
“通過無償(chang) 獻血去幫助他人,是一件令人激動的事情。在未來,我會(hui) 把無償(chang) 獻血行為(wei) 繼續堅持下去,承擔起我們(men) 年輕人應有的社會(hui) 擔當。”方新龍說。
在獻血的隊伍中,穿梭著許多身著“紅馬甲”的誌願者。他們(men) 是來自全國百佳學生社團——紅十字誌願服務團的同學,為(wei) 了使大家更好地了解獻血知識,紅十字誌願服務團經常性地組織開展“社團公益小課堂”趣味素質拓展、急救培訓等科普活動,影響帶動身邊同學。
紅十字誌願服務團的誌願者不僅(jin) 是校園無償(chang) 獻血的有力宣傳(chuan) 者,也是忠實踐行者,葉祥瑞就是其中的一位。上午的課程剛結束,他立刻穿上紅馬甲來到獻血車做誌願服務,中午在帳篷裏簡單地吃了幾口午飯後,又投入到誌願服務中,下午獻血快結束時,他走上獻血車挽起袖子獻出了他的愛心。
在青島理工大學,像葉祥瑞這樣的誌願者還有很多,他們(men) 臉上洋溢著快樂(le) 的笑容,熱心地為(wei) 獻血者提供服務,構成了校園裏一道亮麗(li) 的風景線。
“青島理工大學具有強烈的社會(hui) 責任感,非常重視和支持無償(chang) 獻血事業(ye) 。無論嚴(yan) 寒酷暑、刮風下雨還是時值考試周,隻要獻血車進校園,總會(hui) 有眾(zhong) 多同學排隊獻血,我們(men) 血站全體(ti) 工作人員很受感動和鼓舞。”青島市中心血站獻血服務部副主任戴梓寧有感而發。
戴梓寧回憶,2020年湖北省受疫情和持續暴雨等影響血液庫存告急,青島市中心血站致函請求協助時,第一時間得到了青島理工大學的支援,短短5天就有568名師生累計獻血量17.66萬(wan) 毫升,為(wei) 馳援武漢災區發揮了重要作用,“理工大學師生的愛心值得社會(hui) 稱頌”。
在學校濃厚的誌願服務實踐育人氛圍的熏陶感召下,先後有馬廣濤、許英立和丁磊3位校友分別於(yu) 2020年12月,2021年7月、8月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
“造血幹細胞捐獻配型成功率僅(jin) 為(wei) 幾十萬(wan) 分之一,3位校友不足一年相繼捐獻,彰顯了學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三全育人、五育並舉(ju) 要求,不斷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實效、培育和踐行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的生動體(ti) 現。”該校宣傳(chuan) 部副部長曹玉潔說。
談起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的經曆,該校2015屆紅十字誌願服務團團長、現任青島市西海岸新區綜合行政執法局團委副書(shu) 記馬廣濤說:“造血幹細胞移植對供者的骨髓要求極高,配型成功率極低,很多誌願者的血樣在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裏存放幾十年都未必有機會(hui) 捐獻。既然被命運之神選中,拯救患者的生命,就是我義(yi) 不容辭的責任。”
青島理工大學團委書(shu) 記蘇偉(wei) 介紹,下一步,該校將做好思政育人“助推器”,讓“大思政”沉澱“微課堂”,讓“小課堂”走進“大社會(hui) ”,以更生動立體(ti) 、更富有針對性的形式將思政元素與(yu) 實踐育人各項活動有機結合,引領廣大青年學子用青春熱血傳(chuan) 遞思政“大能量”,在強化使命擔當中淬煉青春底色。
“無償(chang) 獻血是愛心善心之舉(ju) ,是傳(chuan) 承和弘揚雷鋒精神的生動實踐,體(ti) 現了新時代大學生強烈的社會(hui) 責任感!”青島理工大學黨(dang) 委書(shu) 記王亞(ya) 軍(jun) 表示,“學校將堅持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社會(hui) 實踐、誌願服務等活動,培育和踐行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引導師生用實際行動證明雷鋒精神永不過時。”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邢婷 通訊員 胡彤 李曉霞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