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十四屆一次會議共青團和青聯界小組討論委員發言摘編
高校畢業(ye) 生是國家寶貴的人才資源,是“保就業(ye) ”“穩就業(ye) ”的重點群體(ti) 。做好高校畢業(ye) 生就業(ye) 工作,既要轟轟烈烈形成聲勢,又要紮紮實實追求實效。提三點建議:一是搭建平台載體(ti) ,做大就業(ye) “蓄水池”。通過搭建常態化招聘平台、舉(ju) 辦線上招聘會(hui) 、拓展基層就業(ye) 空間等方式,把用人單位需求有效傳(chuan) 遞到位,將結構性失業(ye) 轉化為(wei) 結構性就業(ye) 。二是聚焦重點需求,優(you) 化完善就業(ye) 服務。關(guan) 注重點群體(ti) ,為(wei) 一般院校低收入家庭學生提供有針對性的指導和服務。發現培養(yang) 和凝聚一批具有創業(ye) 潛力的大學生並提供支持,發揮倍增效應,帶動更多青年就業(ye) 。加強大學生職業(ye) 生涯規劃和就業(ye) 指導,組織開展求職能力培訓,增強就業(ye) 信心。三是加強就業(ye) 引導,打好促進就業(ye) “組合拳”。引導畢業(ye) 生懷著平常心,加大青年身邊的典型宣傳(chuan) ,樹立“有誌向就會(hui) 有事業(ye) 、有本事就會(hui) 有舞台”的就業(ye) 擇業(ye) 觀念。
王亞(ya) 平(全國政協委員、戰略支援部隊航天員大隊大校師級正職航天員)
針對當前就業(ye) 形勢,需要我們(men) 大力倡導,營造以市場為(wei) 導向的就業(ye) 格局和就業(ye) 模式,促進大學生高質量就業(ye) 。提四點建議:一是積極引導廣大青年學生轉變就業(ye) 觀念,鼓勵大學生多元就業(ye) 。開展就業(ye) 指導活動,引導廣大畢業(ye) 生提前做好規劃,樹立正確的職業(ye) 觀、就業(ye) 觀和擇業(ye) 觀。鼓勵大學生到民營企業(ye) 和中西部地區工作,完善自主創業(ye) 體(ti) 製,降低自主創業(ye) 門檻,提供創業(ye) 前培訓以及積極的市場引導。二是大力發展素質教育,加快建設高質量教育體(ti) 係。根據學生所學專(zhuan) 業(ye) 、興(xing) 趣愛好和發展潛力分層分類進行產(chan) 學合作教育,幫助學生精進專(zhuan) 業(ye) 、精進實踐,讓用人單位能夠得到真正需要的人才。三是強化高校就業(ye) 指導中心的作用,為(wei) 畢業(ye) 生提供詳實的就業(ye) 信息,幫助畢業(ye) 生分析就業(ye) 形勢,掌握擇業(ye) 技巧。四是完善軍(jun) 地大學生就業(ye) 政策製度銜接,相關(guan) 部門要加強協調聯動,推出更有針對性的政策舉(ju) 措,吸引更多的大學畢業(ye) 生到部隊工作。
劉明偵(zhen) (全國政協委員、電子科技大學材料與(yu) 能源學院副院長)
大學生就業(ye) 是政府、社會(hui) 、高校的共同大事。提三點建議:一是以國家需求為(wei) 導向,建立健全就業(ye) 思政體(ti) 係,引導大學生建立以國家需求和未來發展為(wei) 導向的就業(ye) 意識,樹立正確的職業(ye) 觀、就業(ye) 觀和擇業(ye) 觀。二是以學生需求為(wei) 中心,建設高質量就業(ye) 指導服務,一方麵開展分類就業(ye) 指導,另一方麵針對用人單位性質加強定向就業(ye) 指導服務。三是以企業(ye) 需求為(wei) 牽引,深化校企合作,推動更多企業(ye) 參與(yu) 課堂教學,完善大學生社會(hui) 實踐體(ti) 係。
劉洪悅(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廣播電視台衛視頻道中心主持人)
作為(wei) 來自媒體(ti) 行業(ye) 的全國政協委員,要結合自身領域聯係廣大青年,在采訪青年領袖、青年精英的同時,也要把“麥克風”留給更多閃閃發光的普通人,樹立典型示範,加強奮鬥觀教育,用青年影響青年,引導廣大青年明白“舞台不止一個(ge) ,行行皆可閃耀”,樹立正確的就業(ye) 觀、擇業(ye) 觀,在拚搏奮進中擁抱青春、享受人生。
田靜(全國政協委員、雲(yun) 南建水紫陶技能傳(chuan) 習(xi) 中心理事長、建水縣陶茶居紫陶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藝術總監)
大學生高質量就業(ye) 關(guan) 乎每一名大學畢業(ye) 生的發展,關(guan) 乎整個(ge) 社會(hui) 對人才的需求與(yu) 評價(jia) ,關(guan) 乎整個(ge) 國家和民族可持續發展的戰略與(yu) 未來。提兩(liang) 點建議:一是引導大學生樹立科學、積極、多元的就業(ye) 觀,推動大學生紮根鄉(xiang) 土。二是由團中央牽頭,繼續發揮組織優(you) 勢,聯動全國高校和地方團委,聯合一些有意願的企業(ye) ,擴大大學生“返家鄉(xiang) ”社會(hui) 實踐活動的覆蓋麵,從(cong) 大一開始,有計劃地引導大學生利用寒暑假開展相關(guan) 實踐活動,共同為(wei) 實現大學生高質量就業(ye) 搭建實踐平台。
王篤波(全國政協委員、共青團河南省委書(shu) 記)
就業(ye) 是最基本的民生,與(yu) 青年特別是大學生群體(ti) 息息相關(guan)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用大量篇幅和一係列數字總結了我國在就業(ye) 方麵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重大成績。結合高校和青年工作經曆,提兩(liang) 點建議:一要加強職業(ye) 生涯規劃教育,深度融入思想引領全過程,解決(jue) 大學生思想迷茫和就業(ye) 觀偏差的問題。二要加強實習(xi) 實訓實踐,深度融入社會(hui) 大課堂,解決(jue) 青年大學生社會(hui) 認知不足和個(ge) 人定位不清的問題。
陳槐(全國政協委員、致公黨(dang) 四川省直工委副主委、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副所長)
中共二十大報告和今年政府工作報告都突出強調了大學生就業(ye) 的重要性。提三點意見:一是要從(cong) 招生前置環節入手,主動對接地區產(chan) 業(ye) 優(you) 化布局和企業(ye) 人才需求,推動招生、培養(yang) 、就業(ye) 全鏈條實現閉環。二是要聚焦體(ti) 製機製,在協調統籌上下功夫。對於(yu) 就業(ye) 困難學生精準施策,實施“一對一”分類指導,持續開展精準幫扶。設置實習(xi) 崗位幫助慢就業(ye) 、緩就業(ye) 學生完成過渡期。拓寬就業(ye) 渠道,挖掘就業(ye) 空間,完善就業(ye) 資源的開發機製。三是要堅持質和量並舉(ju) ,完善評價(jia) 體(ti) 係。在提升高校畢業(ye) 生就業(ye) 率的同時,更加關(guan) 注就業(ye) 質量。建立畢業(ye) 生就業(ye) 台賬,落實動態評價(jia) ,推行實名製跟蹤監測服務,將評價(jia) 結果用於(yu) 改進就業(ye) 服務,實現良性循環。
周荃(全國政協委員、廣東(dong) 省建築科學研究院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節能所副所長、廣東(dong) 建科節能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當前,大學生就業(ye) 中存在結構性問題,大學生找不到工作和用人單位招不到合適人才的現象並存。提三點建議:一是引導大學生分層次就業(ye) ,滿足企業(ye) 不同層次需求。企業(ye) 講究團隊合作,所以招人講究級配。不同崗位定位不同、學曆要求不同,需要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ye) 觀念,並不是學曆越高越好。二是加強校企合作,適應市場需求培養(yang) 更多跨學科複合型人才。建議學校邀請企業(ye) 參與(yu) 製訂學生培養(yang) 計劃,邀請來自企業(ye) 的行業(ye) 專(zhuan) 家作為(wei) 聯合培養(yang) 導師,同時加強對跨專(zhuan) 業(ye) 複合型人才的培養(yang) ,讓高校畢業(ye) 生更好地適應市場需求。三是指導大學生做好職業(ye) 規劃,引導學生通過實習(xi) 等方式提前深入了解,避免學生需求和企業(ye) 崗位的錯配。
肖新光(全國政協委員、安天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黨(dang) 委書(shu) 記、首席技術架構師)
作為(wei) 一名來自東(dong) 北民營企業(ye) 的全國政協委員,深刻認識到青年高質量就業(ye) 與(yu) 東(dong) 北全麵振興(xing) 息息相關(guan) 。畢業(ye) 生的規模化本地就業(ye) ,是東(dong) 北人才振興(xing) 的基礎和關(guan) 鍵。提四點建議:一是國家在東(dong) 北多布局重大戰略基礎設施,創造戰略勢能和工作崗位,吸引更多優(you) 秀畢業(ye) 生留在東(dong) 北。二是構建更完善的專(zhuan) 業(ye) 和用人聯動統計分析機製,進一步提升普通院校教育質量,促進其向專(zhuan) 精化方向發展,打造差異化競爭(zheng) 優(you) 勢,縮小低需專(zhuan) 業(ye) 招生規模,鼓勵企業(ye) 將內(nei) 部培訓資源轉化為(wei) 公共資源。三是加大政府保障力度,提供免費宿舍、廉價(jia) 食堂、健身設施等,吸引全國人才“再闖關(guan) 東(dong) ”。四是抓住大模型平台需要大量標準訓練人員的機會(hui) ,創造規模化生產(chan) 就業(ye) 機會(hui) 。
鄭春陽(全國政協委員、天津強微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
新一代大學生更自信、更自立、更自強,更善於(yu) 表達自己,但也有一部分學生在就業(ye) 過程中存在以自我為(wei) 中心的傾(qing) 向。從(cong) 用人單位角度提三點建議:一是加強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教育,教育引導學生繼承和弘揚中華傳(chuan) 統美德,懂得感恩、懂得回報。二是加強奮鬥精神教育,教育學生吃苦耐勞,勇敢地應對在工作上和社會(hui) 中遇到的挫折。三是引導學生加強體(ti) 育鍛煉,提高身體(ti) 素質、練就強健體(ti) 魄,以更好的身體(ti) 狀態和精神麵貌投身強國偉(wei) 業(ye) 。
侯貴鬆(全國政協委員、共青團河北省委書(shu) 記)
幫助青年就業(ye) 要找準著力點,緊盯青年畢業(ye) 求職就業(ye) 、創新創業(ye) 需求,打好青年就業(ye) 工作的“組合拳”。提三點建議:一是加強青年思想引導,推動就業(ye) 觀念轉變,讓青年樹立正確、平實的就業(ye) 觀,評選表彰要多注重平凡勞動者。二是搭建就業(ye) 創業(ye) 平台,把青年方、需求方、創業(ye) 方、支持方對接在一起,促使產(chan) 生“化學反應”,整合各方資源為(wei) 青年提供機會(hui) 。三是服務為(wei) 黨(dang) 育人要求,擴大研究生支教團、西部計劃等品牌影響力,拓展服務範圍,深挖其社會(hui) 效應。積極在鄉(xiang) 村振興(xing) 、老齡化社會(hui) 相關(guan) 工作中發現共青團能為(wei) 可為(wei) 的空間,為(wei) 就業(ye) 與(yu) 育人工作開辟新領域。
倪邦文[全國政協委員、中央團校(中國青年政治學院)黨(dang) 委書(shu) 記]
多措並舉(ju) 促進大學生就業(ye) ,提四點建議:一是學生要發揮主觀能動性,告別“躺平”心態,積極接受就業(ye) 指導培訓和參加求職招聘,先就業(ye) 、再擇業(ye) 。二是高校要改革教學內(nei) 容和教育管理,提高課程設置科學性、合理性、係統性、前瞻性,加強就業(ye) 指導,動態調整各專(zhuan) 業(ye) 招生規模,避免結構性失業(ye) 。三是政府要建立統一勞動力市場體(ti) 係和大學生就業(ye) 信息係統,為(wei) 學生在全國範圍的配置和合理流動提供條件。要優(you) 化就業(ye) 政策,推動性別平等,完善社會(hui) 保障,改革戶籍製度,加速統一勞動力市場建設進程。四是社會(hui) 要建立各類就業(ye) 服務機構,完善包括政策谘詢、信息發布、職業(ye) 培訓等在內(nei) 的大學生就業(ye) 服務體(ti) 係功能。
楊政龍(全國政協委員、香港青年聯會(hui) 主席、英皇集團副主席)
作為(wei) 港區全國政協委員,我一直關(guan) 心支持青年就業(ye) 工作。提三點建議:一是引導更多青年積極投身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讓青年有更多獲得感,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二是大力發展創客、新媒體(ti) 等新就業(ye) 形態,為(wei) 青年就業(ye) 創造更多機會(hui) 。三是講好中國故事,引導更多香港青年奉獻自己的青春力量,推動“一國兩(liang) 製”實踐行穩致遠。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楊寶光整理)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