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春耕正當時 盡顯“科技範”
一年之計在於(yu) 春,一年好景在春耕
以前到了耕種的季節
農(nong) 民總是起早貪黑
與(yu) 天氣“賽跑”
現在
隨著物聯網、人工智能等科技在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中大顯身手
“數字稻田”“無人農(nong) 機”等場景相繼出現
勾畫出一幅生機勃勃的現代農(nong) 業(ye) 春耕圖
農(nong) 資坐上“小火車”
在福建省永春縣
蘆柑多生長在山區丘陵地帶
春天肥料等農(nong) 資“上山”
秋天蘆柑果實“下山”
常需要肩挑背馱
如今農(nong) 資坐上了“小火車”——軌道運輸機
在山高坡陡的種植區
“小火車”的運輸效率5倍於(yu) 人工挑擔
施肥和采收
告別了人工挑擔的時代
從(cong) 空中俯瞰
蜿蜒數千米的軌道覆蓋山頭
穿過柑橘生長密集的地方
“小火車”一次可載重400斤
隨著發動機轟鳴聲響起
沿著“單道鐵軌”
在坡地上走走停停
不一會(hui) 兒(er) 便把肥料分卸到需要的區域
種菜不用土
在福建惠安的盛豐(feng) 農(nong) 業(ye) 科技有限公司
蔬菜住上了“樓房”
立體(ti) 種植架種了6層生菜
節約了約3倍土地
空心的種植架內(nei) 盛滿了營養(yang) 液
“水肥一體(ti) 化係統”為(wei) 蔬菜作物定時補水
營養(yang) 液的流量也可精準控製 實現精確培育
水培技術負責人劉豪俊說
相較於(yu) 土地露天種植
立體(ti) 種植能使蔬菜的生長周期快一個(ge) 星期左右
並且有效減少病蟲害
大大提高了口感
無人農(nong) 機耕田
春耕時節
在福建惠安的一片田地上
一台無人駕駛輪式拖拉機正進行耕地作業(ye)
這輛大型拖拉機安裝了北鬥導航自動駕駛係統
設定好程序後
拖拉機按照設定的路線勻速耕整土地
惠安縣金大地農(nong) 機專(zhuan) 業(ye) 合作社負責人陳鍾輝說
“無人”拖拉機耕地輕鬆多了
機手隻需要把拖拉機調好頭
剩下的交給自動輔助駕駛係統
駕駛員勞動強度顯著降低
有效作業(ye) 時間延長
穩產(chan) 增產(chan) ,科技是關(guan) 鍵
眼下,春耕備耕正在有序進行
各種新技術、新模式湧向田間地頭
智慧農(nong) 業(ye) 讓春耕跑出“加速度”
策劃:塗洪長
記者:龐夢霞、周義(yi)
新華社新媒體(ti) 中心
新華社福建分社
聯合出品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