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掛牛頭賣豬肉”的調理肉,怎麽讓人放心買

發布時間:2023-03-17 15:55:00來源: 光明網-時評頻道

  作者:趙誌疆

  “蒙夏牧場涮鍋牛肉卷/羊肉卷500克,原價(jia) 32元,會(hui) 員價(jia) 29.9元。”北京市民崔先生在商超購物時被一款低價(jia) 牛肉卷的促銷吸引,仔細查看產(chan) 品標簽才發現,所謂的“牛肉卷”配料表首位竟是豬肉。

  媒體(ti) 記者走訪調查發現,市麵上,配料裏添加水、食用鹽、食品添加劑甚至豬肉、鴨肉等其他肉源的“調理肉片”“複合肉片”並不少見。據賣家介紹,這種鴨肉卷經牛油混合調味,用作紅油火鍋“一般吃不出來”。

  打著牛羊肉的幌子,做著“調理肉”的買(mai) 賣,不良商家將“掛羊頭賣狗肉”演繹得淋漓盡致。麵對質疑,有商家理直氣壯地表示,“加豬肉成分的肉卷是針對某一類消費人群,純牛羊肉片一斤要賣到七八十元”。言下之意,購買(mai) 此類價(jia) 格明顯低於(yu) 正常牛羊肉的“調理肉”,本就屬於(yu) “一個(ge) 願打,一個(ge) 願挨”。問題是,這種理由站得住腳嗎?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從(cong) 常理上說,麵對價(jia) 格畸低的商品,消費者應該保持足夠的警惕。但是,所謂“常理”並不是反對維權的理由。原因很簡單,篤信“便宜有好貨”者大有人在,盡管多數情況下這隻是消費者的一廂情願,但“貨真價(jia) 實”是一種最基本的商業(ye) 倫(lun) 理,同時也是不能逾越的法律紅線。商家自以為(wei) 能瞞天過海,卻將消費者權益與(yu) 法律尊嚴(yan) 置於(yu) 何處?

  更令人吃驚的是,有從(cong) 業(ye) 者表示,2020年以前,市場上七成牛羊肉片都是不同肉源複合而成,且部分廠家未如實標注。這個(ge) 數據讓人震驚,為(wei) 什麽(me) 大量食品商家敢如此明目張膽地“貨不對板”?由此很容易使人產(chan) 生疑問:麵對有違常規的標識和宣傳(chuan) ,在消費者“大膽相信”的同時,監管者是否做到了“小心求證”?針對各種消費黑幕,總是不乏業(ye) 內(nei) 人士曝光其中“潛規則”。問題是,業(ye) 內(nei) “公開的秘密”是否引起了監管者足夠的重視?

  “調理肉”大行其道還有一個(ge) 重要原因——根據國內(nei) 貿易行業(ye) 標準《速凍調製食品》,“菜肴製品”產(chan) 品命名時,主料物料占產(chan) 品淨含量分數≥20%即可。換句話說,現有標準並未明確規定速凍調理類肉片中的某種肉類必須在配料表中占據首位才能以其命名。但是,絕大多數不知情的消費者都會(hui) 默認商品名字對應的就是該食材。這樣的行為(wei) 雖不違反當前的食品安全法,但不代表其正當合理,而且會(hui) 誤導消費者。更何況,這種行為(wei) 本身就涉嫌虛假宣傳(chuan) 。有鑒於(yu) 此,不僅(jin) 應該嚴(yan) 厲打擊“掛羊頭賣狗肉”的行為(wei) ,而且有必要完善相關(guan) 行業(ye) 標準,不能給不良商家留下可乘之機。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據媒體(ti) 曝光,一些肥牛卷是由鴨肉、狐狸肉等其他肉源造假而成。對於(yu) 此類明目張膽地造假行為(wei) ,理應按照食品安全法懲治,絕不能允許其肆無忌憚地踐踏食品安全和消費者權益。在食品安全這件天大的事情上,監管體(ti) 係應該全麵徹底,責任追究必須硬起來。從(cong) 這種角度來看,每一次行業(ye) 大揭秘,都不失為(wei) 一封舉(ju) 報信。(趙誌疆)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