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迎來春分節氣 二十四節氣彰顯古人智慧
央視網消息:今天(3月21日)5時24分,我們(men) 迎來了春分節氣。春分者,陰陽相伴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這天之後,岸柳青青,鶯飛草長,桃紅李白迎春黃。春分在天文學上也有著重要意義(yi) ,今天,太陽直射赤道,全球在同一時刻迎來日出。那麽(me) ,二十四節氣作為(wei) 傳(chuan) 統曆法的重要部分,古人又是如何感知春分到來的呢?近日,記者走訪了北京古觀象台,看古人如何丈量時間的存在。
一分晝夜,二分春季,三分寒暑。2023年3月21日5時24分,我們(men) 迎來春分時刻。
總台央視記者 魯念:這是世界上最早的計時器之一——圭表。正午時分,表影投射到圭麵上,陽光穿過景符上的小孔,精確指示出影長的刻度。古人以此來測定節氣,推算曆法。
北京天文館副館長 齊銳:用我們(men) 古觀象台的這架圭表,通過測量發現春分這個(ge) 表的影子長度是六尺六寸六分。春秋分是冬至和夏至的時間中點。冬至的時候影長是最長的,長度達到了一丈五尺九寸,而夏至的時候影長最短,是二尺三寸。這就叫作一寸光陰一寸金,時間是永遠“買(mai) ”不回來了。
二十四節氣是中國人的時間哲學,古人借此來反映太陽在天空中運動的軌跡,從(cong) 而獲取冷暖雨量的變化,指導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
二十四節氣彰顯古人智慧
早在先秦時期,古人就根據圭表上日影的長短來量化時間,確認二十四節氣。春分是春季的第四個(ge) 節氣,那麽(me) ,二十四節氣是如何劃分的?最先被確認的節氣又是什麽(me) 呢?
古人最先確認冬至與(yu) 夏至,平分後得到四時。再平分確認八節,每節三等分,確認了二十四氣,其中分為(wei) 十二個(ge) 中氣和十二個(ge) 節氣,現代統稱為(wei) 二十四節氣。到了現代,天文學從(cong) 空間上將黃道劃分24段,太陽每移動15度為(wei) 一個(ge) 節氣。
北京天文館副館長 齊銳:這就是我們(men) 北京古觀象台的一件國寶,清代的天體(ti) 儀(yi) 。這跟節氣很有關(guan) 係,這個(ge) 線條叫作黃道,這條線條叫作赤道,太陽在黃道上向前移動,當它來到跟赤道相交的這一點的時候,就是春分的時間了。確切地說,春分在天文上是一個(ge) 時間點。春分這個(ge) 時刻,(太陽)正好直射在了地球的赤道上,使得地球從(cong) 時間上講,晝夜在這一時刻被正好平分成各半。
春分是暖的伊始,自春分以後,北半球各地白晝開始長於(yu) 黑夜,嚴(yan) 寒已經逝去,氣溫回升較快。民間也流傳(chuan) 著送春牛、吃春菜等不少習(xi) 俗,其中以立蛋最為(wei) 有趣。選一個(ge) 光滑勻稱的生雞蛋,輕手輕腳在桌上豎起來,以慶祝春天的到來。但是春分為(wei) 什麽(me) 有立蛋的傳(chuan) 統呢?
北京師範大學社會(hui) 學院人類學民俗學係主任 蕭放:其實四季立蛋都可以立,但是春分立蛋體(ti) 現中國人的一種人順天時的觀念。這個(ge) 季節的氣息是調和的,是人跟自然的一個(ge) 和諧的表現。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