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這個00後村醫成了村民的“小棉襖”

發布時間:2023-03-21 16:12: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在廣西柳州市魚峰區最偏遠的水山村,00後村醫韋冬梅守護著一方村民的健康。

  從(cong) 梧柳高速公路裏雍收費站下來,還要在曲折的公路上顛簸一個(ge) 多小時,才能到達韋冬梅工作的地方——坐落在水山村村口的衛生室。木門白牆,診斷室、觀察室、處置室、藥房一字排開,在最顯眼的地方掛著一塊“鄉(xiang) 村醫生去向公示牌”,上麵寫(xie) 著:韋冬梅,在村。

  3月10日,村衛生室外陽光燦爛,屋內(nei) 卻依舊有些寒意。在房間深處,甚至要開著燈才能工作。看到村裏的老人前來問診,韋冬梅趕緊收拾醫藥箱準備給老人量血壓。一個(ge) 人,一個(ge) 村,一個(ge) 藥箱,回到水山村的這大半年,她每天都覺得忙碌而充實。

  其實,韋冬梅的家就在不遠的奪豐(feng) 屯,考慮到水山的村民住得比較分散,往往一座山上僅(jin) 兩(liang) 三戶,怕來看病的鄉(xiang) 親(qin) 撲空,她幹脆就住在了村衛生室。她說,在村衛生室紮下根,既是工作的需要,更是對這片生她養(yang) 她的土地的回報。

  年幼的小冬梅一出生就被放在路邊,是身為(wei) 黨(dang) 員的“父親(qin) ”韋國欽收養(yang) 了她,父女兩(liang) 人相依為(wei) 命,日子過得清貧卻幸福。2015年開展脫貧攻堅後,韋國欽家建起了新房,日子剛好起來,養(yang) 父卻患上了重病,家裏一度又陷入了困境。

  在鎮政府的支持下,韋冬梅在村裏做起了扶貧信息員,既能照顧養(yang) 父又能為(wei) 村裏的脫貧事業(ye) 盡一分力,工作起來她格外認真。那段時間,為(wei) 鄉(xiang) 親(qin) 減輕病痛,成為(wei) 一名醫生的種子在她心裏紮下了根。在扶貧政策的支持下,她順利考上了定向村醫。養(yang) 父離世後,她毅然回到最偏遠的水山,成為(wei) 魚峰區最年輕的一名村醫。

  “其實剛開始一個(ge) 人住在這裏,晚上還是有點害怕的。”韋冬梅笑著說。她養(yang) 了一隻小貓,取名“佑佑”,“既保佑我工作順利,也保佑村裏的鄉(xiang) 親(qin) 都健健康康”。在偏遠的山村,“佑佑”成了她最親(qin) 密的夥(huo) 伴。在村衛生室的窗台,她種植了三株薄荷和一株茉莉,給簡陋的衛生室平添了幾分生氣,“村民來這裏看病,有這些花花草草會(hui) 少一些醫院那種冰冷的感覺。”她說。

  收拾好藥箱,韋冬梅來到旁邊的村委,專(zhuan) 職“司機”正在等著她。水山村地勢起伏,山路蜿蜒,村民住得又很分散,剛剛回到村裏的時候,她也曾經嚐試著騎著電動車下村入戶,但是幾次夜晚因為(wei) 路況不佳摔跤後,村委幹部和村民都很心疼這個(ge) 村裏的“小棉襖”,幾個(ge) 駐村工作隊員主動成了她的專(zhuan) 職“司機”,讓她能順利地給村民看病送藥。

  剛從(cong) 事村醫工作時,當地老百姓並不信任這個(ge) 年紀輕輕的姑娘。一開始,有人到衛生室看到她坐診,扭頭就出門,說要去鎮裏的衛生院找老醫生看病。韋冬梅並不氣餒,一有空閑她便找到鎮裏資曆深的醫生請教醫術,並利用業(ye) 餘(yu) 時間翻閱各類基層醫學專(zhuan) 業(ye) 書(shu) 籍,並撰寫(xie) 了大量學習(xi) 筆記,遇到難題更是從(cong) 不放過。後來,村民們(men) 發現新來的小姑娘醫術也不錯,態度也很熱情,認可她的人逐漸多了起來。

  水山村常住人口大多是留守老人和兒(er) 童,韋冬梅需要經常上門走訪,了解大家的健康狀況和就診需求。她發現,村民們(men) 健康意識薄弱,隻要不影響日常生活,一般不會(hui) 主動去衛生室。慢性病拖久了,終會(hui) 拖成大病。因此,她經常和村裏的“專(zhuan) 職”司機開著摩托車給村裏偏遠村屯的村民宣傳(chuan) 醫療政策,開展入戶診斷,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

  “今天我們(men) 要去的是水山村脫貧戶黃秀梅家,老人年紀比較大,血壓一直比較高。還患有糖尿病、腦梗死後遺症等,我們(men) 需要分幾次進行測量,才能進一步完善她的健康檔案,給出更有效的治療方案……”在黃秀梅家中,韋冬梅利索地給她量血壓,一遍又一遍地向她解釋醫保政策,勸導她及時到醫院就醫,控製病情。

  “韋醫生不僅(jin) 工作認真,而且對我們(men) 非常有耐心,以前檢查要到鎮上,現在她直接上門,方便多了!她就是我們(men) 的貼心‘小棉襖’。”工作大半年來,韋冬梅已經得到了十裏八鄉(xiang) 村民的認可和點讚,鄉(xiang) 村醫生要做到這一點很不容易。

  當韋冬梅走出很遠,黃秀梅依然站在家門口,向她揮手告別,看著她漸漸融入油菜花海之中。

  包華武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謝洋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