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水潤華夏丨把黃河“裝”進計算機 “智能石頭” 守護黃河安瀾

發布時間:2023-03-22 15:21:00來源: 央視新聞客戶端

  今天(22日)是第31屆“世界水日”,聯合國確定2023年“世界水日”的主題是“加速變革”。3月22日到28日是第36屆“中國水周”,主題是“強化依法治水,攜手共護母親(qin) 河”。

  如何讓黃河安瀾,黃河水不再泛濫,是千百年治黃史裏的難題。現在,當黃河治理進入數字時代,這個(ge) 古老的難題有了新的解決(jue) 方法。先從(cong) 黃河大壩的一塊“智能石頭”說起。

  在黃河河南段馬渡險工27壩,這些石頭是壩體(ti) 的主要組成部分,它們(men) 的牢固與(yu) 否直接決(jue) 定了壩體(ti) 是否安全。為(wei) 了防止河水不斷地衝(chong) 刷把這些石頭衝(chong) 走,工作人員正在安裝一種特殊的設備,來對石頭的狀態進行一個(ge) 實時監測。

  河南智慧黃河研究院工程科副科長 王越洋:我手中這個(ge) 設備就是我們(men) 俗稱的“智能石頭”,為(wei) 什麽(me) 叫它“智能石頭”呢,因為(wei) 它由mcu模組(信息處理微型智能芯片)和電池兩(liang) 個(ge) 部分組成,待會(hui) 兒(er) 我就會(hui) 把它放在根石堆裏,連上傳(chuan) 感器以後,它就成了我們(men) 打入根石堆的一個(ge) 小小“偵(zhen) 察員”。

  隻要根石發生位移,係統就會(hui) 進行錄像抓拍並發出報警信號,一線巡查人員就能第一時間趕到出險現場進行險情處置。這個(ge) 係統能對黃河河道進行24小時全天候實時預警。

  河南智慧黃河研究院工程科科長 王琴:目前已經布控了鄭州和開封兩(liang) 個(ge) 市局,我們(men) 計劃在今年汛前,能夠按照省局的要求做到全覆蓋。

  “數字孿生黃河”

  預報預警預演預案全覆蓋

  其實,“智能石頭”隻是數字孿生黃河建設的一個(ge) 基礎應用。去年(2022年),《數字孿生黃河建設規劃(2022——2025)》發布,要求“十四五”期間加快構建具有預報、預警、預演、預案功能的數字孿生黃河。那麽(me) 這個(ge) “數字孿生黃河” 具體(ti) 是怎麽(me) 實現這些功能的?來聽專(zhuan) 家的介紹。

  數字孿生黃河建設工作專(zhuan) 班主任 侯紅雨:用一種形象的話來說,就是通過數字技術,把原型的和物理的黃河虛擬化,然後把它裝進計算機裏麵,就像雙胞胎一樣。

  目前,數字孿生黃河已基本完成黃河下遊L2級數據底板,初步搭建了小花間,馬渡段等典型三維場景,自主研發了“雲(yun) 河地球”數字孿生模擬仿真引擎,建成了黃河水旱災害防禦應用係統1.0版。

  數字孿生黃河建設工作專(zhuan) 班主任 侯紅雨:可以在這個(ge) 場景裏麵真實地模擬一場洪水的發生,看看會(hui) 對工程哪些薄弱環節造成衝(chong) 擊,反饋給我們(men) 之後,就可以對那個(ge) 工程進行防範或者處置。最終通過數字孿生黃河的建設,實現孿生黃河與(yu) 實體(ti) 黃河達到同步仿真運行,虛實可以交互,最後迭代優(you) 化。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