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西電:一站式學生社區用實踐思政解碼紅色基因

發布時間:2023-03-23 15:37: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3月5日,西安電子科技大學(以下簡稱“西電”)竹園三號書(shu) 院傳(chuan) 來陣陣掌聲,“弘揚雷鋒精神 傳(chuan) 承紅色基因”沉浸式“紅色劇本+”青少年體(ti) 驗活動在書(shu) 院團工委誌願者的精心組織下順利開啟。

  “本次‘紅色劇本+’體(ti) 驗活動是以真實曆史為(wei) 背景,引導大家通過角色扮演、閱讀互動、邏輯推理等方式,重溫崢嶸歲月,傳(chuan) 承紅色基因。”西電《永不消逝的電波》“紅色劇本+”體(ti) 驗活動主創人、2020級本科生閆瑞鬆向參加活動的中學生介紹。

  近年來,在高校實施“大類培養(yang) ”的改革背景下,學生社區日漸成為(wei) 學生交流互動最經常、最穩定的場所。西電響應教育部“一站式”學生社區綜合管理模式建設工作要求,推動書(shu) 院製改革,建設了以宿舍集群為(wei) 基礎的7個(ge) 書(shu) 院。

  這其中,竹園三號書(shu) 院以紅色基因傳(chuan) 承作為(wei) 一站式學生社區文化的特色品牌,充分挖掘西電紅色資源,讓大學生在紅色文化中厚植情懷、積累智慧、增長才幹。

  沉浸式校史課堂,增強紅色校史體(ti) 驗感

  “‘半部電台起家,長征路上辦學’的故事,在新生前置教育中令我印象深刻。”2020級本科生韓柳葉在一次活動中分享。新生前置教育是每位西電學生入校前的必修課,也是書(shu) 院紅色基因傳(chuan) 承計劃的起點,更是將紅色校史資源轉化為(wei) 生動思想政治教育資源的重要一環。

  新生入校後的關(guan) 鍵前8周,書(shu) 院會(hui) 發布紅色資源教學任務,完善紅色校史菜單式學習(xi) 供給——通過新生導學課或周日晚點名時間,5000多名大一新生在輔導員或新生導師的生動闡述中係統體(ti) 驗西電的建校曆程。

  從(cong) 首任校長王諍的故事到畢德顯院士的照片、保錚院士的宣講視頻;從(cong) 院士手繪教學掛圖到教授的手抄油印教材、學長學姐的娟秀筆記……利用天然的空間優(you) 勢,書(shu) 院打造成紅色文化長廊,每麵牆壁上的紅色基因“遺傳(chuan) 密碼”都在靜靜等待學子們(men) 解鎖。

  3年探索實踐中,書(shu) 院打造了“理論課程、導學實踐、實景體(ti) 驗、社區熏陶”四位一體(ti) 的沉浸式校史課堂,使學生對紅色校史的體(ti) 驗感得以不斷增強,將紅色校史記憶根植於(yu) 每一個(ge) 人的心田。

  創意漫畫圖譜,用新鮮感賦能紅色資源

  2022年,《手繪校史——毛澤東(dong) 與(yu) 西電的故事》入選全國高校思政工作網《百年珍貴記憶——全國高校慶祝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成立100周年原創精品檔案》。這部由書(shu) 院“不秋草”文創團隊主創的係列紅色主題漫畫,以書(shu) 院新生“阿竹”(竹園3號書(shu) 院吉祥物)的視角,帶領同學們(men) 親(qin) 身體(ti) 驗紅軍(jun) 長征路上的坎坷與(yu) 挫折,見證西電從(cong) “半部電台起家”到“長征路上辦學”,再到新世紀蓬勃發展的光輝曆程。

  “為(wei) 慶祝建黨(dang) 100周年,我們(men) 錄製了黨(dang) 史中的校史故事係列宣講視頻。”書(shu) 院“聽我說”朗誦團學生王偉(wei) 旭告訴記者,視頻構思、錄製過程中遇到不少困難,“但是克服困難,迎難而上也正是對西電精神的一種延續”。

  這樣的特色社團,是西電書(shu) 院在發揮學生主體(ti) 意識中的嚐試——每個(ge) 團隊,都由書(shu) 院老師依托特點和優(you) 勢指導其開展活動,內(nei) 容涵蓋德、智、體(ti) 、美、勞五個(ge) 育人方向。3年來,在深耕興(xing) 趣“自轉”的同時,社團圍繞書(shu) 院紅色基因傳(chuan) 承計劃的“公轉”能力也在逐步提高——百餘(yu) 件紅色主題作品的產(chan) 出,讓學生在自主創作中對紅色基因的認同感與(yu) 獲得感不斷提升。

  “紅色,是中國人最鮮亮的底色,也是新時代西電學子最純淨的底色。傳(chuan) 承紅色血脈,僅(jin) 靠外界輸送遠遠不夠,必須激發學生內(nei) 生動力,才能將紅色血脈真正根植進新時代大學生的血液。”書(shu) 院黨(dang) 委副書(shu) 記穆宏浪說。

  原創“紅色劇本+”,激活紅色基因時代感

  “如果我是1949年時的李白,我會(hui) 如何選擇?”這樣的問題,反複出現在參與(yu) “沉浸式紅色校史劇本+體(ti) 驗”活動的學生腦海中。

  沉浸式“紅色校史劇本+”體(ti) 驗活動,是西電竹園三號書(shu) 院“劇說風華”社團精心打造的紅色基因傳(chuan) 承係列活動之一。劇本以西電校友李白為(wei) 原型,曆時半年,自主創作、自主設計、自主包裝,於(yu) 2022年3月發布。近3個(ge) 月的推廣過程中,西電8個(ge) 學院7個(ge) 書(shu) 院共舉(ju) 辦挑戰賽150場,累計超5000人次體(ti) 驗,線上點擊量30多萬(wan) 人次,深受西電學子喜愛。

  在西電校園,“紅色劇本+”成為(wei) 學校紅色基因傳(chuan) 承行動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樣的原創作品,既是學生接受隱性教育的過程,也是其進行自我吸收和內(nei) 化的過程。”西電團委書(shu) 記傅超表示。2022年暑期,“劇說風華”實踐團入選“井岡(gang) 情·中國夢”全國大學生暑期實踐季,赴井岡(gang) 山實地學習(xi) 體(ti) 驗,目前正集中力量謀劃為(wei) 井岡(gang) 山創作紅色劇本;從(cong) 創意到創新、創業(ye) ,劇本主創作者閆瑞鬆先後捧得“挑戰杯”大學生創業(ye) 計劃競賽、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ye) 大賽、中國大學生服務外包創新創業(ye) 大賽等多項大獎。

  “在西電,一站式學生社區的綜合改革創新始終立足學校紅色文化資源和電子信息科學優(you) 勢,已成為(wei) 培養(yang) 新時代德智體(ti) 美勞全麵發展的社會(hui) 主義(yi) 接班人的重要途徑。”西電本科生院黨(dang) 委書(shu) 記林波說。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孫海華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