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白鹿原》《隻此青綠》等28部舞台精品將綻放第七屆天橋·華人春天藝術節

發布時間:2023-03-24 11:07:00來源: 中新網

 

  中新網北京3月23日電 (記者應妮)天橋春至·北京(演藝)文化創新發展論壇暨第七屆天橋·華人春天藝術節啟動儀(yi) 式22日在京舉(ju) 行。藝術節以“追風逐月為(wei) 見春山”為(wei) 主題,來自全國各地28部舞台藝術精品、超80場精彩演出,將於(yu) 3月至6月綻放舞台。

  行業(ye) 資深代表、權威專(zhuan) 家學者、領軍(jun) 企業(ye) 掌舵人、舞台藝術家齊聚一堂,從(cong) 劇院、城市、行業(ye) 、觀眾(zhong) 不同角度,通過多元主題深入探討“北京演藝文化何以見春山”,為(wei) 繁榮發展首都文化,著力打造演藝之都獻計獻策。

  中演演出院線發展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北京天橋藝術中心總經理張利代表活動主辦方致辭,他就北京天橋藝術中心如何投身“演藝之都”的打造,夯實“大戲看北京”,助力北京全國文化中心建設,從(cong) 劇院定位、內(nei) 外兼顧、人才孵化、IP打造、空間運營、文化惠民等層麵,提出了文化企業(ye) 的解決(jue) 方案。

  北京京企中軸線保護公益基金會(hui) 副理事長兼秘書(shu) 長、北京文化產(chan) 業(ye) 發展研究院首席專(zhuan) 家梅鬆表示,北京中軸線申遺已進入衝(chong) 刺階段,他懇切邀請大家關(guan) 注、參與(yu) 到中軸線文化的申遺、傳(chuan) 承、保護中,共同推動北京曆史文脈傳(chuan) 承與(yu) 可持續發展,讓“古都之脊”閃耀新時代。同時,他還提前宣布了將推出首屆北京中軸線藝術節的好消息。

  中國文化管理協會(hui) 副主席、演藝工作委員會(hui) 會(hui) 長宋官林在發表《新時代新氣象新視角》演講時表示,今天的劇場不隻是演出場所,已經成為(wei) 劇目的生產(chan) 地,也是劇目人才培養(yang) 、藝術培訓的重要基地,劇場的功能拓展越來越寬,劇場已成為(wei) 文化的航空母艦。“因此構建城市與(yu) 劇院的新型關(guan) 係需要做好兩(liang) 個(ge) 把握,既要把握劇院的政治定位,也要把握劇院的文化定位,還要跟時代融合,跟社會(hui) 結構生態融合,跟觀眾(zhong) 的審美特征融合。”

  據介紹,第七屆天橋·華人春天藝術節展演劇目以“中國故事”“人物傳(chuan) 記”“戲曲百花”“現代都市”“東(dong) 方意象”五大板塊來展現,涵蓋音樂(le) 劇、戲曲、舞蹈、話劇等多個(ge) 藝術門類,展現華人藝術舞台的豐(feng) 富內(nei) 涵和多重維度。

  “中國故事”板塊包括由經典文學改編的話劇《白鹿原》,講述當代奮鬥者努力追夢的音樂(le) 劇《理想之城》,共訴兩(liang) 岸同胞血濃於(yu) 水、心手相連的大型史實音樂(le) 劇《戀曲》,道盡三十載簋街發展曆程的京味兒(er) 話劇《簋街》,謳歌“兩(liang) 彈一星”精神的芭蕾舞劇《壯麗(li) 的雲(yun) 》,以及展現中國近半個(ge) 世紀百姓心路、人間煙火的現實主義(yi) 話劇《人世間》。

  “人物傳(chuan) 記”劇目有展現氣節浩蕩、忠於(yu) 信仰的革命先烈的昆劇《瞿秋白》,將國風古韻與(yu) 搖滾電音完美融合的音樂(le) 劇《南唐後主》,以詠春拳一代宗師梁讚為(wei) 原型講述家國情懷的音樂(le) 劇《俠(xia) 影·詠春》,“史詩性交響芭蕾”、俄羅斯芭蕾泰鬥尤裏·格裏戈羅維奇芭蕾舞劇作品《斯巴達克》。

  “戲曲百花”板塊的劇目數量、場次、劇種都為(wei) 曆屆之最:北京曲劇《永生花》、黃梅戲《鐵畫情緣》、京劇《搜孤救孤》、昆劇《蝴蝶夢》《世說新語》《南昆經典折子戲》等都將競放天橋藝術中心舞台。

  “現代都市”板塊貼近當下,勾勒生活百態。熱門懸疑IP改編的音樂(le) 劇《隱秘的角落》、話劇《壞小孩》,一個(ge) 故事兩(liang) 種舞台表達,帶給觀眾(zhong) 差異化觀演體(ti) 驗。此外,音樂(le) 劇《我的遺願清單》中文版、高清放映《曖昧》《水中之書(shu) 》、舞蹈脫口秀《浩浩傳(chuan) 奇》等,也都以鮮活生動的故事,深入勾勒城市生活紋理。

  “東(dong) 方意象”板塊彰顯中華傳(chuan) 統藝術的獨特審美氣質,包括經典大熱的舞蹈詩劇《隻此青綠》、歡騰昂揚的非遺舞獅《獅王》、地道京味話劇《網子》、古箏情境音畫《如夢令》等。(完)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