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步擴大製度型開放
作者:李玉華(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法學院院長)
開放是當代中國的鮮明標識。中國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堅定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不斷以中國新發展為(wei) 世界提供新機遇。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穩步擴大規則、規製、管理、標準等製度型開放。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體(ti) 學習(xi) 時強調:“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穩步推動規則、規製、管理、標準等製度型開放,增強在國際大循環中的話語權。”
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需要推動高水平對外開放。同商品和要素流動型開放相比,製度型開放是更高水平的開放。改革開放40多年來,我國經濟發展在開放條件下取得巨大成就,中國開放的大門也越開越大,不僅(jin) 地域和範圍不斷擴大,質量和水平也在穩步提升。近年來,我國出台外商投資法及其實施條例,實施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麵清單管理製度,外商投資準入負麵清單持續“瘦身”,對外開放持續由商品和要素流動型開放向規則、規製、管理、標準等製度型開放拓展,有效提升我國參與(yu) 國際循環的質量和水平,推動國內(nei) 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
製度型開放主要包括規則、規製、管理、標準等方麵的開放。國際規則是國際社會(hui) 穩定發展的保障。幾十年來,國際社會(hui) 建立了以聯合國為(wei) 主體(ti) ,包括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世界貿易組織等機製的全球治理框架。遵守國際經貿規則是維護正常國際經濟秩序的基礎。我國堅持真正的多邊主義(yi) ,堅定維護以規則為(wei) 基礎的多邊貿易體(ti) 製,維護全球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安全穩定,構建開放、公平、非歧視的貿易投資環境。規製和管理水平是營商環境的重要體(ti) 現。我國大力轉變政府職能,推動“放管服”等改革,已取得顯著成效,營商環境持續改善。標準是經濟活動和社會(hui) 發展的技術支撐,是國家基礎性製度的重要方麵,在國際競爭(zheng) 中占據重要地位。目前,我國標準化國際合作深入拓展,標準製定透明度和國際化環境持續優(you) 化,國際標準轉化率持續提升。
製度型開放為(wei) 構建新發展格局提供重要保障。穩步擴大製度型開放有助於(yu) 高標準建設貿易強國,培育國際經貿合作新增長點,在更高層次、更大範圍深度參與(yu) 全球產(chan) 業(ye) 分工和合作,為(wei) 實現國內(nei) 國際兩(liang) 個(ge) 市場兩(liang) 種資源聯動循環創造條件;有利於(yu) 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更大力度吸引和用好外資,不斷提升國際貿易投資合作質量和水平。同時,中國作為(wei) 世界第二大經濟體(ti) ,穩步擴大製度型開放,堅定不移提高對外開放水平,能夠為(wei) 世界提供更多穩定性和確定性,為(wei) 各國提供更多發展機遇。
穩步擴大製度型開放需要多方用力、形成合力。對內(nei) 要加強規則、規製、管理、標準等製度建設,推動國內(nei) 國際標準接軌,完善涉外法律體(ti) 係。全麵實行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麵清單管理製度,持續放寬市場準入,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對外要積極推動完善全球治理,積極參與(yu) 國際經貿規則談判,為(wei) 推動形成開放、多元、穩定的世界經濟秩序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