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雜交水稻香飄馬達加斯加 為全球糧食安全貢獻中國力量
央視網消息:馬達加斯加位於(yu) 印度洋西南角,與(yu) 非洲大陸隔海相望。從(cong) 前,這裏的水稻種植一直都是“靠天吃飯”,由於(yu) 缺乏優(you) 質的水稻種子和成熟的水稻種植技術,馬達加斯加每年都需要從(cong) 國外進口大米。中國專(zhuan) 家的到來為(wei) 當地農(nong) 民帶來了增產(chan) 增收的希望。
3月,一片片廣袤的稻田裏,青翠的稻穗正迎風生長。再過一個(ge) 多月,這片位於(yu) 馬達加斯加首都塔那那利佛附近的中國雜交水稻高產(chan) 示範田,將迎來新一年的豐(feng) 收。
2007年,中國與(yu) 馬達加斯加開始進行雜交水稻技術合作。2019年,中國-聯合國糧農(nong) 組織-馬達加斯加南南合作項目啟動,覆蓋雜交水稻從(cong) 育種到銷售全產(chan) 業(ye) 鏈。截至目前,中國雜交水稻在馬達加斯加的累計推廣麵積已達到5萬(wan) 多公頃,平均每公頃產(chan) 量可達7.5噸左右,是當地平均單產(chan) 的2—3倍。馬達加斯加成為(wei) 雜交水稻種植麵積最大、產(chan) 量最高的非洲國家。
因為(wei) 種植中國雜交水稻,馬達加斯加農(nong) 民蒂娜不僅(jin) 能滿足一家人的吃飯需求,還有多餘(yu) 的水稻能夠進行售賣。收入不斷增加的她,蓋了新房,對未來的生活充滿期待。
有人曾算過一筆賬,每年馬達加斯加大米缺口約為(wei) 70萬(wan) 噸。按雜交水稻平均單產(chan) 7.5噸計算,在馬達加斯加再種植約10萬(wan) 公頃雜交水稻,就能幫助馬達加斯加實現糧食自給自足。按計劃,預計在未來3至5年內(nei) ,馬達加斯加將在全國23個(ge) 大區內(nei) 全麵推廣種植雜交水稻。
自1979年起,中國在亞(ya) 洲、非洲、美洲、南太平洋近70國研究和推廣雜交水稻技術,累計為(wei) 80多個(ge) 發展中國家培訓超過1.4萬(wan) 名專(zhuan) 業(ye) 人才。如今,中國雜交水稻已在全球數十個(ge) 國家和地區推廣種植,為(wei) 全球糧食安全貢獻中國力量。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