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我國綠色製造體係基本構建

發布時間:2023-03-29 11:08:00來源: 人民日報

  圖①:廣東(dong) 省廣州市番禺區,一家新能源汽車企業(ye) 的車間內(nei) ,工人在進行安裝作業(ye) 。

  新華社記者 鄧 華攝

  圖②: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一家綠色工廠智能車間內(nei) 生產(chan) 正忙。

  許叢(cong) 軍(jun) 攝(影像中國)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昌吉回族自治州木壘哈薩克自治縣的光伏產(chan) 業(ye) 園。

  何 龍攝(影像中國)

  綠色製造是推動工業(ye) 綠色發展的重要抓手。今年全國兩(liang) 會(hui) 期間,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強調,推動製造業(ye) 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

  近年來,我國在綠色製造體(ti) 係建設方麵不斷取得新進展,綠色製造理念在各地廣泛推廣和普及。近日,記者在采訪相關(guan) 部門、專(zhuan) 家學者的同時,走訪綠色工廠、綠色工業(ye) 園區、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ye) 等,為(wei) 綠色製造推動高質量發展記錄更多生動的注腳。

  ——編 者

  綠色製造是推動工業(ye) 綠色發展的重要抓手。前不久,2022年度綠色製造名單公布,包括874家綠色工廠、47家綠色工業(ye) 園區、112家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ye) 和643個(ge) 綠色設計產(chan) 品入選,這意味著我國綠色製造體(ti) 係建設再次取得新進展。

  作為(wei) 國民經濟的主體(ti) ,製造業(ye) 是生產(chan) 方式和產(chan) 業(ye) 結構綠色低碳轉型的關(guan) 鍵所在。經過多年努力,我國綠色製造發展水平如何?進入新發展階段,實現綠色製造水平全麵提升還應從(cong) 何處發力?記者進行了采訪。

  綠色製造“基本麵”更加堅實

  浙江省桐鄉(xiang) 市,在新鳳鳴集團的長絲(si) 5G智慧生產(chan) 車間內(nei) ,基於(yu) 大數據+雲(yun) 計算係統,顯示大屏上,生產(chan) 全過程的能耗情況實時變化,一目了然——

  生產(chan) 源頭,通過創新采用原液著色技術生產(chan) 免染纖維,僅(jin) 印染工序每年就可減少汙水600萬(wan) 噸;中間環節,以塑料循環托盤替換木質托盤,每年可節約近300萬(wan) 個(ge) 木架;末端處理環節,借助超低壓蒸汽回收及凝液回收技術,每年可減少95%的固廢和65%的溫室氣體(ti) 排放……

  如今,綠色發展的觸角正從(cong) 生產(chan) 端、供應鏈延伸至基礎設施。在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金橋焊材智能製造工廠投產(chan) 在即,廠區內(nei) 新建的風電光伏設備年發電量為(wei) 4000萬(wan) 千瓦時,將全部用於(yu) 生產(chan) 環節,預計每年可節約近5000噸標煤。

  “通過設立綠色發展專(zhuan) 項資金、推行環保管家服務模式,園區加快推進綠色製造。”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有關(guan) 負責人說,截至目前,園區內(nei) 企業(ye) 累計獲評國家級綠色工廠21家、國家級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ye) 12家,初步實現區域綠色製造聚集示範效應。

  綠色工廠遍地開花,綠色工業(ye) 園區競相湧現,刻錄下近年來我國綠色製造體(ti) 係加快構建的足跡。“以重大工程和項目為(wei) 牽引,以綠色產(chan) 品、綠色工廠、綠色工業(ye) 園區和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ye) 建設為(wei) 紐帶,帶動綠色技術推廣應用、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協同轉型,支撐起綠色製造的‘基本麵’。”工信部節能與(yu) 綜合利用司有關(guan) 負責人說。

  能源資源利用水平顯著提升。規模以上工業(ye) 單位增加值能耗在“十二五”“十三五”時期分別下降28%和16%的基礎上,2021年進一步下降5.6%,大宗固廢綜合利用率達到56.8%,比2012年提高近16個(ge) 百分點。

  綠色製造產(chan) 業(ye) 初具規模。2022年,光伏產(chan) 業(ye) 鏈四大環節產(chan) 品產(chan) 量占全球比重均達到80%以上,全球前10名風電整機製造商中有6家中國企業(ye) ,新能源汽車產(chan) 銷連續8年保持全球第一。

  綠色製造體(ti) 係基本構建。截至目前,我國已培育建設3657家綠色工廠、270家綠色工業(ye) 園區、408家綠色供應鏈企業(ye) ,推廣近3萬(wan) 個(ge) 綠色產(chan) 品。初步測算,綠色工業(ye) 園區平均固廢處置利用率超過95%,一大批綠色工廠能耗水平優(you) 於(yu) 國家能耗限額標準的先進值,逐步構建起從(cong) 基礎原材料到終端消費品的全鏈條綠色產(chan) 品供給體(ti) 係。

  新發展階段,綠色製造有了新內(nei) 涵

  “進入新發展階段,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對經濟社會(hui) 綠色發展提出了新要求。”在賽迪研究院黨(dang) 委書(shu) 記、副院長劉文強看來,這就要求持續擴展和升級綠色製造的內(nei) 涵外延,不斷滿足新形勢新變化。

  從(cong) 定義(yi) 內(nei) 涵看,新發展階段下的綠色製造是一種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高效益的現代化製造模式。其本質是製造業(ye) 發展過程中統籌考慮產(chan) 業(ye) 結構、能源資源、生態環境、健康安全、氣候變化等因素,將綠色發展理念和管理要求貫穿於(yu) 產(chan) 品設計、製造、物流、使用、回收利用等全生命周期,以製造模式的深度變革推動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綠色轉型升級,引領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高起點綠色發展,協同推進降碳、減汙、擴綠、增長。

  從(cong) 實現路徑看,新發展階段下的綠色製造要推動製造業(ye) 全方位轉型、全過程改造、全鏈條變革、全領域提升,即推動產(chan) 業(ye) 結構高端化、能源消費低碳化、資源利用循環化、生產(chan) 過程清潔化、製造流程數字化、產(chan) 品供給綠色化全方位轉型,引領帶動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深度綠色變革,從(cong) 全地域全行業(ye) 推動提升產(chan) 業(ye) 綠色化水平。

  “邁向高質量發展,全麵推行綠色製造既是推進新型工業(ye) 化的必然選擇,也是實現製造業(ye) 高質量發展的關(guan) 鍵環節。”劉文強說。

  看產(chan) 業(ye) 發展階段,當前,我國單位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能耗約為(wei) 世界平均水平的1.5倍、傳(chuan) 統資源型產(chan) 業(ye) 占比仍然偏高。未來,我國能源資源需求仍會(hui) 保持剛性增長,向綠色低碳轉型壓力較大。必須走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汙染少的新型工業(ye) 化道路,使綠色製造成為(wei) 新型工業(ye) 化的堅實基礎。

  看產(chan) 業(ye) 能源結構,目前,我國產(chan) 業(ye) 結構和能源結構具有明顯的高碳特征,煤炭消費量仍占能源消費總量的56%左右,煤電發電量占全國總發電量的60%以上。這就要求經濟社會(hui) 發展建立在資源高效利用和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基礎上,以綠色製造推動生產(chan) 和生活方式轉型,支撐經濟社會(hui) 實現高質量發展。

  鍛造產(chan) 業(ye) 競爭(zheng) 的綠色新優(you) 勢

  全麵推動綠色製造,趨勢明朗,但挑戰猶存。

  “與(yu) 發達國家相比,當前我國綠色製造整體(ti) 水平仍有較大進步空間,東(dong) 西部之間的綠色製造水平還存在不小差距。”中國工程院院士單忠德表示,綠色製造技術研發投入較低、關(guan) 鍵核心技術短板突出、企業(ye) 主動投入實施綠色製造的意願不強等問題也成為(wei) 製造業(ye) 加快綠色轉型的掣肘所在。

  推動製造業(ye) 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已成為(wei) 加快建設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的重要內(nei) 容。“今年將加快構建政策、技術、標準、服務4個(ge) 體(ti) 係,推動建立完善標杆培育、產(chan) 業(ye) 引導和市場化促進3項機製,鍛造產(chan) 業(ye) 競爭(zheng) 的綠色新優(you) 勢,努力使綠色成為(wei) 新型工業(ye) 化的普遍形態。”工信部節能與(yu) 綜合利用司有關(guan) 負責人說。

  給政策、強技術,加快推進綠色低碳升級改造。一方麵,實行重點行業(ye) 清單管理,分類指導、分業(ye) 施策,建立工業(ye) 綠色發展項目庫,推動綠色升級改造;統籌用好中央和地方財政、稅收等各類政策資源,暢通產(chan) 業(ye) 與(yu) 金融部門溝通會(hui) 商渠道,引導金融資源加大對製造業(ye) 綠色發展的支持力度。另一方麵,立足製造業(ye) 綠色轉型需求,加快與(yu) 綠色製造密切相關(guan) 的基礎材料、基礎製造工藝與(yu) 裝備、高端元器件、關(guan) 鍵軟件等關(guan) 鍵技術攻關(guan) ,提高產(chan) 業(ye) 技術創新能力,同時加快科技成果轉化。

  定標準、優(you) 服務,加大綠色製造推廣力度。重點製修訂綠色製造術語、屬性和評價(jia) 指標等基礎共性國家標準,圍繞重點行業(ye) 、重點領域統籌規劃製定綠色工廠行業(ye) 標準,加快製修訂一批用能用水、減汙降碳等重點領域關(guan) 鍵標準。同時,加大綠色製造整體(ti) 解決(jue) 方案供給和推廣,培育一批優(you) 質、高效、專(zhuan) 業(ye) 的綠色製造服務企業(ye) ,形成綠色製造和服務融合發展的產(chan) 業(ye) 生態。

  樹標杆、育骨幹,不斷打造綠色增長新引擎。鼓勵在產(chan) 業(ye) 鏈發揮主導作用的鏈主企業(ye) 帶動供應鏈上下遊企業(ye) 建設綠色工廠,製定綠色工廠梯度培育及管理辦法,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和行業(ye) 開展全領域綠色工廠培育。同時,優(you) 化產(chan) 業(ye) 鏈區域布局,在新能源汽車、綠色環保等綠色低碳領域培育一批新型工業(ye) 化產(chan) 業(ye) 示範基地,打造各具特色、優(you) 勢互補、結構合理的綠色增長新引擎。

  據介紹,下一步工信部將探索綠色製造市場化促進機製。通過強化電價(jia) 、水價(jia) 等要素價(jia) 格政策與(yu) 綠色製造政策協同,推動能源資源要素向單位產(chan) 出效益高的產(chan) 業(ye) 、項目和地區傾(qing) 斜,將綠色優(you) 勢轉化為(wei) 綠色效益,激發轉型內(nei) 生動力。

  版式設計:張芳曼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