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著新時代春風,攜手建設美麗幸福西藏——西藏百萬農奴解放64周年發展成就綜述
新華社拉薩3月28日電 題:迎著新時代春風,攜手建設美麗(li) 幸福西藏——西藏百萬(wan) 農(nong) 奴解放64周年發展成就綜述
新華社記者
太陽啊霞光萬(wan) 丈,
雄鷹啊展翅飛翔。
高原春光無限好,
叫我怎能不歌唱……
——《翻身農(nong) 奴把歌唱》
癸卯春來,珠峰腳下草場開始泛綠,拉薩河旁垂柳換上新裝,林芝的桃花燦然開放。
在一片生機盎然中,雪域高原上的各族人民,迎來又一個(ge) 西藏百萬(wan) 農(nong) 奴解放紀念日。
1959年3月28日,在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下,一場以廢除政教合一的封建農(nong) 奴製為(wei) 核心的民主改革在西藏全麵展開。雪域高原告別舊製度,邁入曆史新紀元;百萬(wan) 農(nong) 奴得到徹底解放,成為(wei) 自己命運的主人,實現了做人的權利,享有法律規定的公民權利。
64年彈指一揮間。從(cong) 巍峨高聳的喜馬拉雅山到一望無垠的藏北草原,從(cong) 山穀縱橫的藏東(dong) 南鄉(xiang) 村到雄渾壯闊的天上阿裏,360多萬(wan) 高原兒(er) 女在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堅強領導下,共建團結富裕文明和諧美麗(li) 的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新西藏。
由苦到甜,雪域高原換了人間
當厚重的土地被農(nong) 機犁出一道道深深的壟溝,78歲的達國傑布滿皺紋的眼角泛出微笑——“今年又是一個(ge) 好光景。”
達國傑的家位於(yu) 日喀則市江孜縣江熱鄉(xiang) 加堆村。隨著近年來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大力推進,村裏麵貌煥然一新,藏式新房特色鮮明,硬化村道平整開闊,公共設施一應俱全。
“我生長在這裏,對土地有深深的感情。每年往地裏播種,等莊稼成熟打成糧食,我的心很踏實。而在舊西藏,這地上長出的所有東(dong) 西都要給農(nong) 奴主交稅,苦日子過怕了。”回憶中,達國傑思緒飄回從(cong) 前身為(wei) 農(nong) 奴的歲月。
加堆村一帶,在舊西藏時期是農(nong) 奴主的莊園——“亞(ya) 西平康莊園”。
舊西藏的農(nong) 奴分為(wei) 差巴、堆窮、朗生三種。當時,占人口不足5%的“三大領主”(官家、貴族和寺院上層僧侶(lv) )幾乎占有西藏全部財富,而占人口95%的農(nong) 奴和奴隸卻掙紮在生死線上。
“舊西藏是慘無人道的,那時候領主對農(nong) 奴比對牲口還要無情。”達國傑回憶道。有一年秋天,農(nong) 奴們(men) 沒日沒夜地為(wei) 領主收青稞,8歲的達國傑負責給監工的管家煮茶。由於(yu) 水沒燒熱,管家隨手就撿起一塊石頭向達國傑腦袋砸去,一瞬間他血流不止、暈倒在地。
達國傑遭遇的毒打深深地印刻在他幼年的記憶中,這也是黑暗殘酷的封建農(nong) 奴製給那一代人烙下的痛苦記憶。
“那時候,每到晚上望著天空,感覺我們(men) 受的苦比天上的星星還多,這漆黑的長夜什麽(me) 時候是個(ge) 頭啊?”達國傑說。
1959年3月,西藏地方政府和上層反動集團發動武裝叛亂(luan)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順應曆史潮流和西藏人民的願望平定叛亂(luan) ,並領導各族人民進行民主改革,為(wei) 腐朽的農(nong) 奴製敲響了喪(sang) 鍾。
同年,達國傑一家分得50畝(mu) 地、1頭牛、1匹馬和15隻羊。“有了自己的土地,幹再累的活都是開心的。那一年我們(men) 不僅(jin) 吃飽了,多餘(yu) 的糧食還賣了錢,真正體(ti) 會(hui) 到做人的滋味。”達國傑說。
民主改革,這場西藏曆史上最偉(wei) 大最深刻的社會(hui) 變革,掃清了舊社會(hui) 的陰霾,為(wei) 西藏開辟了光明的發展前景,也帶來了人的全麵解放。
從(cong) 那之後,雪域高原創造了“短短幾十年,跨越上千年”的發展奇跡:
——2022年,西藏地區生產(chan) 總值達2132.64億(yi) 元。而1951年西藏地區生產(chan) 總值僅(jin) 為(wei) 1.29億(yi) 元。
——2022年,西藏糧食、蔬菜、肉蛋奶產(chan) 量分別達到107萬(wan) 噸、93萬(wan) 噸、88萬(wan) 噸,均創曆史新高。而在民主改革前,廣大農(nong) 奴過著食不果腹、衣不蔽體(ti) 的生活,西藏的農(nong) 業(ye) 仍停滯在粗放耕作甚至“刀耕火種”的原始生產(chan) 方式。
——新時代的西藏現有各級人大代表超過3.5萬(wan) 名、政協委員超過8000名,90%是少數民族。而在舊西藏,“人有等級之分,因此命價(jia) 也有高低”“上等上級人命價(jia) 為(wei) 與(yu) 身體(ti) 等重的黃金”“下等下級人命價(jia) 為(wei) 一根草繩”。
……
經曆過嚴(yan) 冬,才倍加珍惜春天的溫暖;經曆過黑暗,才倍加珍惜光明的可貴。
在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堅強領導下,西藏將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為(wei) 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社會(hui) 麵貌日新月異,人民生活蒸蒸日上。
心手相牽,共同創造美好新生活
走進位於(yu) 拉薩市老城區的八廓街,這條有著1300多年曆史的老街,來自天南海北的各族商戶“比鄰而市”。在環繞八廓街的居民大院裏,人們(men) 團結互助,共建美好家園。
西藏人民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愛護民族團結,廣泛開展民族團結教育和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三個(ge) 離不開”思想深入人心,“五個(ge) 認同”“三個(ge) 意識”和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不斷鑄牢,各民族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
2020年5月1日,《西藏自治區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區創建條例》正式實施,西藏成為(wei) 全國首個(ge) 以地方立法形式提出模範區創建的省份;2021年11月,西藏自治區第十次黨(dang) 代會(hui) 提出,西藏著力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區。
三月林芝,桃花開放。
66歲的門巴族村民嘎迪措姆,不用像年輕時那樣為(wei) 生計忙碌,每月的養(yang) 老金讓生活不愁。現在依托村集體(ti) 經濟,她剛拿到今年首次分紅5000元。
“村集體(ti) 經濟一年分紅4次,我每次都能拿到幾千塊錢。”嘎迪措姆說,這一切都離不開村第一書(shu) 記黃家斌。
2018年,林芝市公安局刑偵(zhen) 支隊民警黃家斌主動請纓,到林芝市墨脫縣背崩鄉(xiang) 格林村當一名駐村民警,並擔任村第一書(shu) 記。
為(wei) 讓當地村民利用本地資源實現收益最大化,黃家斌通過開辦夜校、創辦積分愛心超市打開工作局麵,先後帶領村民種紅米和藥材、開茶園,並探索成立村辦企業(ye) ,打造紅色和生態康養(yang) 特色旅遊項目。在他的帶領下,格林村集體(ti) 收入從(cong) 2017年的5000餘(yu) 元增加到2022年的120餘(yu) 萬(wan) 元,村民人均收入從(cong) 2017年的6000餘(yu) 元提高到2022年的3.4萬(wan) 元。
開展對口援藏是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方式和渠道。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中央和國家機關(guan) 部委、對口支援省市、中央企業(ye) 派出大量援藏幹部人才,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為(wei) 主線,確保每項援藏工作都賦予民族團結進步的意義(yi) ,賦予改善民生、凝聚人心的意義(yi) ,都有利於(yu) 提升各族群眾(zhong) 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從(cong) 西藏職業(ye) 技術學院畢業(ye) 後,藏族小夥(huo) 邊巴次仁依托“就業(ye) 援藏”,選擇到河北一家畜牧公司工作。僅(jin) 僅(jin) 1年多,他憑借過硬的專(zhuan) 業(ye) 水平和刻苦耐勞精神被提拔為(wei) 部門主管,月工資從(cong) 4000元漲到1萬(wan) 多元。
“走出高原,讓我增長了見識,眼界和思維都得到很大提升。這幾年的工作生活,也讓我更能體(ti) 會(hui) 到國家對西藏的重視。”邊巴次仁說。
民族團結之花,盛開在雪域高原的每個(ge) 角落,也盛開在祖國的大江南北。
篤定前行,新時代黨(dang) 的治藏方略引領西藏現代化
蒼翠的雅魯藏布江河穀中,全新的複興(xing) 號列車呼嘯而過。
觀察西藏的發展,最直觀的是道路交通建設。
世界屋脊,山高穀深,地質複雜,加之高寒缺氧,曾經被形容是“隻有藏地雄鷹才能飛過的地方”。
十餘(yu) 年間,西藏交通網絡加速發展:拉日鐵路、拉林鐵路先後建成通車,川藏鐵路正在加緊施工建設,目前西藏鐵路運營裏程近1400公裏。截至2022年底,西藏公路通車總裏程達到12.14萬(wan) 公裏,鄉(xiang) 鎮硬化路通暢率達95%、通客車率達90.5%。
交通建設奇跡的背後,是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西藏經濟社會(hui) 的全麵發展,反映出新時代黨(dang) 的治藏方略的思想偉(wei) 力和實踐偉(wei) 力。
2013年3月,在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hui) 議西藏代表團審議時,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明確提出“治國必治邊,治邊先穩藏”重要論述,強調西藏工作在邊疆治理、國家治理中的特殊地位。
2020年8月,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hui) 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進一步豐(feng) 富和發展了黨(dang) 的治藏方略,鮮明提出“十個(ge) 必須”的新時代黨(dang) 的治藏方略。
新時代是西藏發展最好、變化最大、群眾(zhong) 得實惠最多的時期——經濟年均增速位居全國前列,農(nong) 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連續多年位居全國第一,城鎮化率穩步提升。
實踐證明,黨(dang) 中央關(guan) 於(yu) 西藏工作的方針政策是完全正確的。新時代黨(dang) 的治藏方略,為(wei) 西藏長治久安和高質量發展帶來堅實確定性。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guan) 情。一種新款高壓鍋的出現,證明西藏真正把工作做在老百姓的心坎上。
“這口鍋煮的肉軟爛適口,很好吃。”西藏聶榮縣牧民增措從(cong) 高壓鍋裏取出一塊犛牛肉,邊吃邊對記者說。
由於(yu) 西藏海拔高、氣壓低、沸點低,即使爐火再旺,水溫也僅(jin) 在80多攝氏度,所以一口適用於(yu) 高原的高壓鍋是群眾(zhong) 必備的烹飪器具。
為(wei) 更好滿足群眾(zhong) 需求,研發和推廣適合高原地區的多功能炊具,成為(wei) 西藏的一項民生工程。西藏自治區經濟和信息化廳廳長郭翔說,西藏現代化炊具產(chan) 業(ye) 體(ti) 係有效提升高原各族群眾(zhong) 的生活品質。
南非大學姆貝基非洲領導力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譚哲理說,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讓西藏實現經濟社會(hui) 巨大發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極大提高。中國政府製定了符合實際的政策,如今的西藏人民物質富裕,精神富足。
日喀則市市民邊瓊已年過古稀,春日裏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抱著孫子曬太陽。
“共產(chan) 黨(dang) 對老百姓的好,看得見摸得著,社會(hui) 主義(yi) 新西藏最得人心。”談起現在的生活,邊瓊豎起大拇指,“作為(wei) 曾經的農(nong) 奴,我從(cong) 冬天走到了春天。而我們(men) 的孩子,自打出生就一直生活在春天裏。”(記者沈虹冰、羅布次仁、翟永冠、陳尚才;參與(yu) 采寫(xie) :王澤昊、李鍵、格桑邊覺)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