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更青,水更綠,發展永續
【新時代新征程新偉(wei) 業(ye) ·貫徹落實2023年全國兩(liang) 會(hui) 精神】
春風十裏,不如“植”此青綠。一場義(yi) 務植樹活動在貴州省貴陽市雙龍航空港經濟區小碧鄉(xiang) 小碧村展開。一鏟土,一桶水,小葉楨楠、金桂、香樟等一株株小樹苗被栽下,迎風而立,綠意盎然。
這是貴州連續第9年舉(ju) 行五級幹部義(yi) 務植樹活動。活動當天,貴州全省設1469個(ge) 義(yi) 務植樹點,共計13.8萬(wan) 人參加義(yi) 務植樹活動,植樹118萬(wan) 株,麵積1.76萬(wan) 畝(mu) 。
由各級幹部帶頭參與(yu) 、率先垂範的義(yi) 務植樹活動,已成為(wei) 貴州省深化落實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對貴州守好發展和生態兩(liang) 條底線殷切囑托的生動縮影。如今的貴州,森林覆蓋率達62.81%,擁有國家森林城市5個(ge) ,實現省級森林城鎮中心鎮創建全覆蓋,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貴州優(you) 良生態環境的名片更加亮麗(li) 。
不久前,在赤水市大同鎮中共赤合特別支部舊址門口,剛從(cong) 北京趕回家鄉(xiang) 的全國人大代表楊昌芹同鄉(xiang) 親(qin) 們(men) 圍坐在一起,向大家宣講全國兩(liang) 會(hui) 精神。楊昌芹說:“我們(men) 要把兩(liang) 會(hui) 精神落實落細,要帶領更多老百姓在家門口就業(ye) ,以特色產(chan) 業(ye) 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
竹林占國土麵積比例和農(nong) 民人均占有竹林麵積位居全國第一的赤水,作為(wei) “中國竹編工藝之鄉(xiang) ”而遠近聞名。楊昌芹所在的民族村是赤水市少數民族聚集區之一,也是赤水竹編的主要基地。2012年,這位赤水竹編第六代傳(chuan) 承人創辦了自己的公司,目前公司產(chan) 值超過2000萬(wan) 元,直接帶動大同鎮民族村500餘(yu) 人增收致富。
一根根竹子正在撬動綠色富民的“竹經濟”,成為(wei) 赤水發展的首位產(chan) 業(ye) 。數據顯示,赤水竹業(ye) 綜合收入占GDP總量的50%左右,生態經濟占比超過75%。竹材料被廣泛應用於(yu) 建築、樂(le) 器、服裝、藝術品等領域。在材料科學加持下,由赤水竹製成的竹纖維包裝,與(yu) 電腦等智能設備產(chan) 品一同銷往180個(ge) 國家和地區,不斷推動包裝材料實現“零塑轉型”。
“竹子一頭連著群眾(zhong) 、一頭連著發展。”在3月31日舉(ju) 行的“你好,中國竹”可持續發展行動啟動儀(yi) 式上,赤水市委書(shu) 記汪能科表示,在中國和國際竹藤組織共同發起的“以竹代塑”倡議下,赤水有信心、有能力推動竹產(chan) 業(ye) 向著綠色、優(you) 質、特色和品牌化方向高質量發展。
青山多嫵媚,綠水流不盡。
3月1日,《貴州省烏(wu) 江保護條例》正式實施,對烏(wu) 江幹流和重要支流岸線進行嚴(yan) 格管控。對烏(wu) 江流域河湖岸線實施特殊管製,劃定烏(wu) 江支流河湖岸線保護範圍,製定河湖岸線保護規劃,嚴(yan) 格控製岸線開發建設,促進岸線合理高效利用。
這是貴州貫徹落實習(xi) 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具體(ti) 體(ti) 現,也是實施長江保護法的重要舉(ju) 措。保護好烏(wu) 江碧水長清,不僅(jin) 是黨(dang) 中央交給貴州的一項重大政治任務,也是全省人民的殷切期盼和共同願望。
3月中旬,貴州省生態環境保護綜合行政執法磷化工行業(ye) 專(zhuan) 項培訓在黔南州福泉市展開。貴州是全國磷礦儲(chu) 量最豐(feng) 富的省區之一,也是全國主要磷化工行業(ye) 主要生產(chan) 基地之一,長期以來,磷化工行業(ye) 執法監管壓力較大。
“我們(men) 始終按照加強生態環境保護、促進綠色低碳發展的要求,深入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黔南州生態環境局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黔南州以磷汙染治理為(wei) 重點,全麵實施網格化巡查監管機製,持續推行“大數據+”環境監管機製,推動“三磷”行業(ye) 實施汙染防治能力提升工程。
通過對礦產(chan) 資源高端化、綠色化、集約化開發利用,位於(yu) 黔南州北部的福泉—甕安千億(yi) 級磷化工產(chan) 業(ye) 園區,已形成“礦采選—原料初加工—產(chan) 品深加工—耦合配套產(chan) 品生產(chan) —資源綜合利用—生產(chan) 性服務”的全產(chan) 業(ye) 鏈條,著力打造成為(wei) 世界知名磷化工產(chan) 業(ye) 聚集區、全國最大的磷係新能源電池材料集群基地。
“麵對磷石膏處置這一世界難題,我們(men) 圍繞建材、充填、製酸三大途徑深入探索,初步構建起磷石膏資源綜合利用產(chan) 業(ye) 鏈。”貴州省工業(ye) 和信息化廳黨(dang) 組成員、副廳長金必煌表示,以項目落地啟動為(wei) 契機,將進一步促進貴州磷化工產(chan) 業(ye) 綠色低碳轉型,為(wei) 貴州工業(ye) 領域碳達峰提供強力支撐。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