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陝西平利:“小工程”解決鄉村治理“大問題”

發布時間:2023-04-03 14:51:00來源: 光明日報

  “從(cong) 太山廟村搬到新社區,沒想到年近花甲,還能找到一份工作,有了穩定的收入。”59歲的劉治琴是陝西省安康市平利縣老縣鎮錦屏社區居民,平時兒(er) 子媳婦都在外地,以前就自己在家閑著,現在她白天在工廠上班,晚上和老姐妹一起跳廣場舞,生活過得有滋有味。

  近年來,平利縣把社會(hui) 治理的重點、難點、落腳點放在鄉(xiang) 村基層,創新“小網格”“小顧問”“小切口”,畫好新時代鄉(xiang) 村治理“共建、共治、共享”同心圓,踔厲奮發建設國家鄉(xiang) 村振興(xing) 示範縣。

  剛搬到錦屏社區時,包括劉治琴在內(nei) 的不少群眾(zhong) 都有很多擔憂:以前的農(nong) 具往哪放?吃菜咋辦?他們(men) 沒想到,這些事情社區都替他們(men) 考慮了,現在農(nong) 具有“小庫房”放,吃菜有“小菜園”種。

  劉治琴的“安心小菜園”就在家附近。錦屏社區為(wei) 搬遷群眾(zhong) 準備了80畝(mu) 菜園,隻要從(cong) 距離錦屏社區超出2公裏之外地方搬來的居民,每戶都可以在這個(ge) 社區菜園免費申請0.1畝(mu) 菜地。

  “山上興(xing) 產(chan) 業(ye) ,山下建社區,社區辦工廠,這個(ge) 做法讓1000多戶4000多名群眾(zhong) 先後搬遷到錦屏社區。”錦屏社區黨(dang) 支部書(shu) 記江慧麗(li) 說,錦屏社區以“小課堂、小庫房、小菜園、小管家、小配套、小平台、小餐廳、小廳堂、小市場、小公墓”“十小工程”為(wei) 切入點,著力為(wei) 居民提供宜居、宜業(ye) 、宜養(yang) 的環境和惠民、利民、便民的服務措施。

  據悉,平利縣有近10萬(wan) 人口陸續搬遷到新居,先後建成了110個(ge) 安置區,一大批“以地為(wei) 生、以農(nong) 為(wei) 業(ye) ”的農(nong) 民,變成了“社區生活、務工為(wei) 業(ye) ”的居民。這些新居民管理難、生活融入難、就業(ye) 增收難……從(cong) 而產(chan) 生了大量新的矛盾糾紛。針對這些問題,平利縣創新探索推廣“新社區、新工廠、微服務、微治理”的“兩(liang) 新兩(liang) 微”模式,通過“十小工程”解決(jue) “大問題”,在微服務微治理中創造品質生活。

  “現在有了法律服務‘小顧問’,他們(men) 不僅(jin) 上門宣傳(chuan) 法律知識,還可以隨時隨地電話谘詢,真是太方便了。”來自平利縣綠康富硒獼猴桃現代農(nong) 業(ye) 園區開發有限公司的饒朝華說。

  “把市場主體(ti) 遇到的難題放在心上,解決(jue) 在實處。”平利縣農(nong) 業(ye) 市場主體(ti) 法律服務共同體(ti) 法律顧問辦公室黃維明說道。作為(wei) 法律顧問,每天要為(wei) 農(nong) 業(ye) 市場主體(ti) 提供法律谘詢,能及時解答就快速答複,不能當場答複的就轉交法律服務團隊快速辦理。

  2022年6月15日,平利縣成立農(nong) 業(ye) 市場主體(ti) 法律服務共同體(ti) ,選聘40名執業(ye) 經驗豐(feng) 富、專(zhuan) 業(ye) 素質過硬的法律工作者和專(zhuan) 業(ye) 人士擔任法律顧問,法律顧問辦公室設立在縣綜治中心,為(wei) 全縣800餘(yu) 家農(nong) 業(ye) 市場主體(ti) 提供法律服務。法律服務團隊先後接受農(nong) 業(ye) 市場主體(ti) 法律谘詢290人次,上門宣傳(chuan) 100餘(yu) 次,幫助解決(jue) 法律問題150件次。

  2022年,平利縣創新探索建立“一個(ge) 市場主體(ti) 一名法律顧問”機製,不僅(jin) 為(wei) 農(nong) 業(ye) 市場主體(ti) 上門開展法律服務,而且還開通了微信平台服務,線上線下幫助企業(ye) 解決(jue) 生產(chan) 經營中的涉法難題,引導農(nong) 業(ye) 市場主體(ti) 依法決(jue) 策、依法經營、依法管理、依法維權,用法律為(wei) 農(nong) 業(ye) 市場主體(ti) 保駕護航。

  “想要興(xing) 產(chan) 業(ye) ,有人想辦法;鄰裏有糾紛,有人來調解;小小網格分得更細了,村民辦事就更方便了。我擔任總網格長,村上3名支委委員擔任二級網格長,9名小組長擔任三級網格員,我們(men) 13個(ge) 人無縫對接全村9個(ge) 網格554戶人家。”平利縣洛河鎮蓮花台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黃宜山介紹。

  “人在‘網’中走,事在‘格’中辦,情在‘網’中留。”平利縣委政法委幹部張婷介紹,平利縣目前共建立一級網格152個(ge) ,二級網格482個(ge) ,三級網格1445個(ge) ,各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任總網格長,各村“兩(liang) 委”班子成員任二級網格長,在村民小組長、治安中心戶長、公益性崗位中擇優(you) 選聘三級網格員,圍繞社情民意收集、政策法律宣傳(chuan) 、矛盾糾紛調解、幫辦代辦服務等6個(ge) 方麵完成17項工作任務。

  據了解,平利縣整合綜治、基層黨(dang) 建、應急管理等多個(ge) 行業(ye) 領域基層網格,在網格內(nei) 落實到村到戶到人的6個(ge) 方麵17項責任,大小事務在網格內(nei) 一網通辦。另外,平利縣還創新探索了網格事項的發現、處置、上報、交辦、辦結、回訪運行機製,形成了“情況全掌握、責任全覆蓋、聯係無遺漏、服務無盲區”的工作格局。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