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三角海歸青年發出綠色倡議 以綠色共生促區域創新
中新網上海4月2日電(記者 範宇斌)第五屆長三角海歸青年創新創意創業(ye) 高峰會(hui) 議2日在上海市青浦區舉(ju) 行。會(hui) 議以“跨越一體(ti) 綠色共生”為(wei) 主題,滬蘇浙皖四地青年海歸人才齊聚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ti) 化發展示範區,助力長三角一體(ti) 化綠色低碳發展。
2023年2月,《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ti) 化發展示範區國土空間總體(ti) 規劃(2021—2035年)》正式獲批。規劃提出,要以生態優(you) 先、綠色發展為(wei) 導向,立足區域資源稟賦和江南水鄉(xiang) 特色,保護傳(chuan) 承文化與(yu) 自然價(jia) 值,促進形成多中心、網絡化、集約型、開放式、綠色化的區域一體(ti) 空間布局。
會(hui) 上,來自滬蘇浙皖四地歐美同學會(hui) 的青年海歸代表共同發布《長三角海歸青年綠色倡議》,倡議堅守綠色低碳發展理念,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傳(chuan) 遞當代中國綠色名片。
“區域創新力決(jue) 定國家的命運。”中國工程院院士、上海市歐美同學會(hui) 常務副會(hui) 長吳誌強提出關(guan) 於(yu) 城市創新要素和城市創新長短板的全新思考——和板理論,“要用一個(ge) 城市多餘(yu) 的長板去補其他城市的短板”。
吳誌強說,長三角各個(ge) 城市各有長板和短板,光靠一個(ge) 城市的崛起是不夠的。“我們(men) 在研究中發現,長三角各個(ge) 城市的長板可以補充其他城市的短板。此外,不僅(jin) 是長三角城市間長短板的互補,還可以通過城市間長板聯合,在全球範圍內(nei) 形成更大的競爭(zheng) 優(you) 勢。”
談及提升長三角整體(ti) 創新能力,吳誌強建議,要加強資源整合,提升創新能力,優(you) 化人才培養(yang) 與(yu) 引進,強化政策支持,鼓勵企業(ye) 創新投入,注重環境保護與(yu) 可持續發展,打造創新生態係統。
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ti) 化發展示範區離不開綠色家園的打造。“長三角三省一市同根同源,我們(men) 可以共同挖掘曆史文化,共同協力打造一個(ge) 水韻、活力、和美的綠色家園。”江蘇省歐美同學會(hui) 會(hui) 員、江蘇省城鄉(xiang) 發展研究中心高級城鄉(xiang) 規劃師樊思嘉說,城鄉(xiang) 建設是全麵推動綠色發展的主要載體(ti) ,如江蘇省擁有中國最多的國家生態園林城市,“我們(men) 肩負長三角一體(ti) 化發展的時代責任,要走綠色的城鄉(xiang) 協調發展之路,共同推進城鄉(xiang) 建設綠色低碳轉型,共建可持續的家園。”
浙江省歐美同學會(hui) 理事、浙江耘倉(cang) 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饒勝男談及,在農(nong) 業(ye) 高質量發展過程中,麵臨(lin) 著農(nong) 業(ye) 人才短缺、相關(guan) 機製不夠完善等瓶頸。“農(nong) 業(ye) 高質量發展需要多維度的人才,依托長三角一體(ti) 化發展機遇,將吸引更多年輕的農(nong) 業(ye) 人才助力現代化農(nong) 業(ye) 發展。”
“綠色共生包含自然環境的綠色共生和社會(hui) 發展的綠色共生。”中國科學院院士、上海市歐美同學會(hui) 會(hui) 長裴鋼表示,在倡導綠色、環保、低碳行動方麵,海歸青年應當成為(wei) 表率。同時,綠色代表著年輕,海歸青年有共同的留學經曆,親(qin) 身體(ti) 驗了世界上不同的社會(hui) 治理模式,可以為(wei) 長三角更高質量的融合共生、更深層次的共建共享貢獻智慧力量。“滬蘇浙皖四地歐美同學會(hui) 將繼續加強合作交流,充分利用長三角區域發展優(you) 勢,支持海歸青年參與(yu) 綠色產(chan) 業(ye) 發展,鼓勵青年在長三角發展平台上展現新作為(wei) 。”
據悉,此次會(hui) 議是上海創新創業(ye) 青年50論壇“1+N”品牌矩陣在2023年度開展的首場活動,由滬蘇浙皖四地歐美同學會(hui) 共同舉(ju) 辦。(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