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電子運單加密處理!市場監管總局解讀兩項國家標準
市場監管總局今天(7日)召開專(zhuan) 題新聞發布會(hui) ,就近日批準發布的《快遞電子運單》和《通用寄遞地址編碼規則》兩(liang) 項國家標準進行解讀。《快遞電子運單》國家標準基於(yu) 2015年發布的郵政行業(ye) 標準製定。該國家標準規範了快遞電子運單的類別、層數及規格尺寸,推薦快遞企業(ye) 使用一聯運單,取消了原行業(ye) 標準中的三聯運單;明確了快遞電子運單上碼號區、目的地信息區、收件人信息區、寄件人信息區、內(nei) 件信息區、簽收區等不同區域及信息內(nei) 容要求,進一步優(you) 化區域劃分與(yu) 布局。特別是,該標準提出了快遞電子運單所用紙張、背膠、油墨,以及字體(ti) 字號、隱藏及加密處理、膠粘物理性能等一係列技術指標,並給出檢驗方法,進一步規範快遞電子運單的生產(chan) 、使用和檢測,更好地滿足寄遞用戶個(ge) 人信息保護和快遞業(ye) 綠色環保發展需要。
《通用寄遞地址編碼規則》國家標準順應我國郵政業(ye) 數字化轉型發展需要,提出了通用寄遞地址編碼的編碼原則、編碼規則和編碼維護要求。標準中給出的通用寄遞地址編碼由國家(地區)碼、衛星導航定位係統碼、寄遞位置碼等基礎編碼,以及企業(ye) 碼、物品屬性碼等擴展編碼兩(liang) 大部分組成。該標準的發布實施,首次實現全行業(ye) 地址信息及編碼體(ti) 係的統一,有利於(yu) 解決(jue) 各寄遞企業(ye) 編碼不一、維護成本高、無法共享的問題,推動實現共同收寄、分揀、配送;有利於(yu) 方便用戶下單、提升用戶體(ti) 驗,對於(yu) 幫助快遞小哥實現路徑優(you) 化和位置導航具有輔助作用。(總台央視記者 李晶晶)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