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農村學子開拓一片新天地
為(wei) 了參加職業(ye) 技能大賽,在甘肅隴南師範高等專(zhuan) 科學校(以下簡稱“隴南師專(zhuan) ”)讀學前教育專(zhuan) 業(ye) 的李夢婷正加緊準備。“獲得省賽二等獎就可以享受升學考試推免,有機會(hui) 進入理想的本科院校繼續深造。”李夢婷下決(jue) 心要抓住機會(hui) 。
兩(liang) 年前,從(cong) 千裏之外的玉門市來到隴南成縣就讀隴南師專(zhuan) ,李夢婷還有點小失落。此前,她的高考分數和目標本科院校錄取分相差6分,遺憾落榜。
兩(liang) 年過去,李夢婷愈發覺得,雖然隻是所大專(zhuan) 學校,但這裏將是自己夢想起航的地方。“原來以為(wei) 學前教育就是帶孩子,現在看來遠沒那麽(me) 簡單。既要係統地掌握專(zhuan) 業(ye) 理論知識,也要全麵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其中,音樂(le) 、美術、舞蹈等藝術素養(yang) 和專(zhuan) 業(ye) 實訓十分重要。”李夢婷說。
“農(nong) 村生源多,很多孩子的藝術教育是空白,表達能力也欠缺,需要我們(men) 全方位地去教育和訓練。”隴南師專(zhuan) 學前教育學院黨(dang) 總支書(shu) 記李霞對自己學生的情況很清楚,在她看來,這些學生雖然基礎弱一些,但隻要用心用情去培養(yang) ,人人皆可成才。
學前教育專(zhuan) 業(ye) 課程開足開齊,還要補齊藝術教育的短板,強化實訓操作。為(wei) 了上好課,教師們(men) 一邊強化教研,抓住各種機會(hui) 外出學習(xi) 培訓,了解最新的專(zhuan) 業(ye) 成果和教學方法,同時,加強對學情的研究,探索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努力讓每一名學生都收獲成長進步。
音樂(le) 教師牛玲清楚地記得,剛上音樂(le) 課時,學生們(men) 基本都是零基礎,“樂(le) 譜都不認識,很多人從(cong) 沒摸過琴鍵,手指都是僵硬的”。起初,牛玲按照音樂(le) 專(zhuan) 業(ye) 課的要求上課,可她發現,學生學得很吃力,課堂也很沉悶,很多學生因為(wei) 消化不了課堂知識而產(chan) 生心理負擔。
在外出學習(xi) 交流和結合學情的反思中,牛玲主動調整了教學方式,根據學前教育的實際需求,立足學前教育音樂(le) 課的實際情況,先教學生們(men) 兒(er) 歌演唱,使他們(men) 掌握必要的樂(le) 理知識和基礎的彈奏技能,在此基礎上,根據學生的潛力和意願,再分層分類進行專(zhuan) 業(ye) 培養(yang) 。
來自臨(lin) 夏回族自治州和政縣的馬明是學前教育2021級1班為(wei) 數不多的男生,相比中專(zhuan) 升學上來的同學,參加高考入校的馬明對藝術課程沒有一點基礎,“剛開始一看到課表就心裏發怵”。後來,在老師循序漸進的教學中,他進步很快,如今已掌握了音樂(le) 演奏的基本技能,能很輕鬆地演奏兒(er) 歌。
在隴南師專(zhuan) 學前教育學院,除了專(zhuan) 業(ye) 課注重因材施教,校園活動也為(wei) 學生量身打造。針對學生表達能力欠缺、溝通組織能力不足、人際交往和社會(hui) 活動中自信心不足的問題,學院專(zhuan) 門設計了各類校園活動,並鼓勵全體(ti) 學生參與(yu) ,凡是表現優(you) 異或有進步的學生,都會(hui) 得到表彰獎勵,同時推送到更高平台參加各類競賽。
學前教育22級6班的馬海燕記得,剛入校參加各類活動時,自己十分緊張,即便有相關(guan) 能力也不敢表達。在後來的學習(xi) 中,老師們(men) 經常會(hui) 分組開展教學活動,鼓勵學生上講台進行分享。“對於(yu) 學習(xi) 中的重點難點,一遍又一遍地講,不厭其煩,直到我們(men) 完全掌握,真的令人感動。”和很多同學一樣,馬海燕每天收獲著成長,如今,不論是專(zhuan) 業(ye) 知識還是溝通表達,她都自信滿滿。
“經過係統的專(zhuan) 業(ye) 培養(yang) 和綜合素質拓展訓練,我們(men) 學前教育的學生陽光、自信、有活力,參加工作後上手快、能吃苦,深受用人單位好評,吸引了省內(nei) 外的學前教育機構前來招聘。”隴南師專(zhuan) 學前教育學院院長王小會(hui) 說。
“我們(men) 的學前教育專(zhuan) 業(ye) 點亮了很多學生的未來,有的畢業(ye) 生升入了本科學院繼續深造,有的回到了農(nong) 村,反哺家鄉(xiang) ,擔負起振興(xing) 鄉(xiang) 村學前教育的重任,還有越來越多的學生走進了大城市,開拓出了外出就業(ye) 的新天地。”隴南師專(zhuan) 副校長任永峰說。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馬富春 來源:中國青年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